-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精)衛三畏在東亞:美日所藏資料選編(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789236
- 條形碼:9787534789236 ; 978-7-5347-8923-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衛三畏在東亞:美日所藏資料選編(全2冊) 內容簡介
《衛三畏在東亞: 美日所藏資料選編》是衛三畏在東亞的活動資料匯編。由陶德民先生從耶魯大學檔案館里復制出來,并進行分類梳理匯編。是研究衛三畏的珍貴一手資料。
(精)衛三畏在東亞:美日所藏資料選編(全2冊) 目錄
卷首
圖1衛三畏肖像耶魯檔案
圖2衛三畏墓碑山口榮鐵攝
圖31854年《美日和親條約》漢文本首頁NARA
圖41854年《琉美條約》*后部分*外交史料
圖5蒲安臣使團合影(中間站立者為蒲氏)*
圖6-1衛三畏贈北海道松前藩官員扇面市立函館博物館
圖6-2扇面左側題辭衛三畏手書英文及羅森手書落款同上
圖7羅森手抄本吉田松陰下田獄中投訴狀耶魯檔案
圖8-1巴特爾教堂(BattellChapel)彩色紀念玻璃上的《論語》字句
陶德民攝
圖8-2彩色紀念玻璃下部的文字同上
圖9美國圣經協會會長紀念油畫同上
附:美國圣經協會會長紀念油畫由來說明耶魯檔案
第1部分會員證書與自傳
1.1會員證書
1.1.1美國地理統計學會(1864)耶魯檔案
1.1.2皇家亞洲學會北華分會(1865)同上
1.1.3加州科學院(1873)同上
1.1.4康州藝術科學院(1877)同上
1.1.5美國圣經協會會長當選賀信(1881)同上
1.2自傳
1.2.1衛三畏手稿本同上
1.2.2教務雜志刊本TheChineseRecorder/June1889
1.2.3中文譯本馬軍*譯
1.3《美國人名辭典?歷史卷》辭條:衛三畏?衛斐列D.A.B.
第2部分鴉片戰爭前后
圖像部分
圖1MACAOFROMPENHAHILL日譯版《遠征記》
圖2JESUITCONVENT,MACAO同上
圖3CHINESETEMPLEMACAO同上
圖4澳門的新教傳教士墓地同上
圖5VIEWOFHONG-KONGFROMEASTPOINT同上
圖6FISHMARKETCANTON同上
圖7美國領事館與上海港同上
圖8伯駕與郭士臘的肖像山口栄鉄*
圖9澳門街景陶德民攝
圖10《望廈條約》簽訂處澳門檔案館
文獻部分
2.1《中國叢報》所刊衛三畏文章清單耶魯檔案
2.1.1《中國叢報》第20卷第4號《瀛寰志略》介紹張西平*
2.2衛三畏與其兄W.F.Williams來往信件清單耶魯檔案
2.3報刊文章與晚年講座的清單同上
2.4衛三畏論“1840年以前的廣州”同上
2.5馬禮遜教育會組建倡議書同上
2.6馬禮遜號事件始末相原良一*
2.7衛三畏致美部會秘書安德遜信件耶魯檔案
2.8美方要求一體均沾照會草稿(1842年)及中方
回復美方照會信函(1843年)同上
第3部分遠征琉球與日本
(1)琉球
……
(2)橫濱
……
(3)下田
……
(4)箱館
……
第4部分天津締約與北京駐節
……
第5部分耶魯執教及身后哀榮
……
附錄一裨治文相關資料
……
附錄二衛三畏家族文書目錄(GuidetotheSamuelWellsWilliamsFamilyPapers)
……
附錄三編者相關論文及《每日新聞》報道
……
后記
(精)衛三畏在東亞:美日所藏資料選編(全2冊) 節選
《衛三畏在東亞:美日所藏資料選編(套裝上下卷)/衛三畏文集》: 與日人以詩相酬答 遙見春色偶為吟,日本山川雪盡侵。 古徑茶花紅滿簇,群岡松樹翠為陰。 沙鷗冒雨浮波面,海鳥隨風逐浪心。 岸側軍營煙漠漠,灣中戰艦霧沉沉。橫濱筑館應非遠, 江戶樓臺望轉深。未識人家何處是,泛舟搖漾到前林。 是日,予游橫濱,見郊外只有龍神古廟,以木為之,內懸鏡像,儼若興云致雨之意。有店燒瓦,其瓦堅實,灰色而厚,不同中國之式。再行二三里,則有人居屋,亦或灰或草結蓋屋,外多以紙符貼于門上。女畏見外方之人,予橫濱只見一婦人而已。 至下田 越數日,事畢,火船由橫濱一日而至下田。下田之港在地球圖緯線赤道之北三十四度三十九分,經線中華北京偏東二十二度二十九分。其處有山水灌溉,澤邊膏腴肥潤,以此名日下田。下田港心,有一小石島居中,以為該處之水口。船只泊入于內,但見山環海繞,垣局稠密,雖有颶風,亦甚堅穩。其時火船寄泊島邊,一望四圍之山,俱有大石盤腳,波浪故不撼塌之。山上樹木蔚茂,亦有雉雞、雁、鷹、鴉、水鴨、猓貍之類。 ……
(精)衛三畏在東亞:美日所藏資料選編(全2冊) 作者簡介
衛三畏是近代中美關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僅是來華的美國傳教士之一,也是美國早期漢學研究的先驅者。他在中國生活了40年,編過報紙,當過翻譯,還當過美國駐華公使代辦,對中國的情況十分了解,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是美國一位重要的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被稱為美國“漢學之父”,其名著《中國總論》把中國研究作為一種純粹的文化來進行綜合的研究,是標志美國漢學開端的里程碑,該書與他所編《漢英拼音字典》過去一直是外國人研究中國的用書之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