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12662
- 條形碼:9787518412662 ; 978-7-5184-126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 本書特色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是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專業與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實驗配套教材,主要內容包括:環境工程微生物實驗、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實驗、環境監測實驗、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環境土壤學、生態學實驗、數字模擬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等。《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實驗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環境保護的科研人員與技術人員參考。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 內容簡介
馬濤、曹英楠主編的《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材)》簡單扼要地介紹了實驗的基礎理論、實驗方法、實驗設計及數據處理等方面知識。根據實驗室的儀器、裝備、條件及環境類實驗教學需要的情況,編制了環境類相關的基礎實驗及綜合性應用實驗。從相關知識的交叉點和整體的學科系統性出發,加入了科研、生產實踐中的實驗操作方法。內容主要覆蓋了環境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實驗內容,含有基礎驗證、演示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開放性實驗等內容。實驗項目的選擇是以多方面的綜合要求為依據,整合環境類各門課程的單一實驗,以多方面知識點結合為依據,對各門課程所開設的實驗項目進行了設置和劃分,避免了實驗內容的重復性及單一性,并注意聯系生產實際中污染監測及關注技術發展趨勢。在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方法等方面,力求做到開放性、設計性及實驗項目的實用性、正確性和科學性,具有系統、科學、實用性強等特點。同時,加入新設備、新技術等方面的分析應用實驗,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開闊眼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 目錄
緒論
一、實驗的教學目的
二、實驗的基本程序
三、實驗的教學要求
**章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
**節基礎性實驗
一、光學顯微鏡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態的觀察
二、微生物的計數
三、微生物的染色
第二節應用微生物學基本知識點
一、培養基的制備和滅菌
二、微生物的分離、培養和接種技術
三、純培養菌種的菌體、菌落形態特征觀察
四、紫外線殺菌實驗
五、水體中細菌菌落總數的測定
六、水中大腸菌群數的測定
七、空氣中浮游微生物的測定
八、土壤中微生物的測定
第二章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
**節水處理基礎知識
一、水處理內容
二、水處理的方法分類
第二節基礎性實驗
一、沉淀基礎知識
二、澄清基礎知識
三、過濾基礎知識
第三節演示性實驗
一、濾池過濾與反沖洗實驗
二、普通快濾池實驗
三、虹吸濾池實驗
四、軟化實驗
五、氣浮法實驗
第四節好氧生物處理法基礎知識
一、活性污泥性質的測定
二、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實驗
三、清水曝氣充氧實驗
第五節綜合性實驗
一、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測定及廢水可生化性與毒性評價
二、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評價
第三章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
**節基礎性實驗
一、粉塵粒徑分布測定實驗
二、袋式除塵器性能測定實驗
三、靜電除塵器性能測定實驗
四、堿液吸收法凈化氣體中的二氧化硫實驗
五、吸附法凈化氣體中的氮氧化物實驗
第二節綜合性實驗
一、催化轉化法去除煙氣氮氧化物實驗
二、室內空氣中甲醛測定實驗
第四章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實驗
**節基礎性實驗
一、噪聲測量儀器的使用
二、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測定
第二節綜合性實驗
第五章環境監測實驗
**節基礎性實驗
一、廢水懸浮物濃度和濁度的測定
二、色度的測定
三、氨氮的測定
四、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
五、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六、水中氟化物的測定
七、水中鉻的測定
八、廢水中酚類的測定
九、污水中油的測定
十、廢水中苯系化合物的測定
十一、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十二、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
十三、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
十四、大氣中一氧化碳的測定
十五、土壤中金屬元素鎘的測定
十六、環境噪聲監測
十七、工業廢渣滲漏模型實驗
第二節綜合性實驗
一、城市區域空氣質量監測
二、河流環境質量基礎調查
三、校園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
第六章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
**節基礎性實驗
一、固體廢物熱值的測定
二、固體廢物的破碎篩分實驗
三、固體廢物的好氧堆肥實驗
四、污泥比阻的測定實驗
第二節綜合性實驗
一、土柱或有害廢棄物滲濾和淋溶實驗
二、生活垃圾厭氧堆肥產氣實驗
第七章環境土壤學、生態學實驗
**節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一、實驗目的
二、樣品采集方法
三、制備方法
四、需用儀器工具
五、注意事項
六、思考題
第二節土壤pH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二、測定方法
三、注意事項
四、思考題
第三節土壤有機質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儀器及試劑
四、樣品的選擇和制備
五、實驗步驟
六、結果計算
七、注意事項
八、思考題
第四節土壤可溶鹽總量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二、水浸提液的制備
三、可溶性鹽總量的測定
四、注意事項
五、思考題
第五節生態環境中生態因子的觀測與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儀器
三、實驗內容
四、思考題
第六節葉片缺水程度的鑒定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儀器
四、實驗內容
五、電導率儀操作
六、思考題
第七節溫度脅迫對植物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儀器
四、實驗內容
五、思考題
第八節鹽脅迫對植物的影響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儀器
三、實驗內容
四、思考題
第八章數字模擬技術在實驗中的應用與發展
**節數字模擬技術與實驗
一、數字模擬技術對傳統實驗的提升
二、多媒體仿真實驗
三、拓展演示實驗
四、優化實驗方案設計
第二節城市污水處理仿真系統
一、工程簡介
二、運行數據
三、污水處理方法及工藝流程
四、主要構筑物
五、工藝流程、工藝參數與控制方案
第三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應用
一、系統組成
二、系統參數
三、主要技術指標
四、系統功能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 作者簡介
馬濤,男,系主任,副教授,發表多篇環境相關論文。曹英楠,女,講師。兩人均為內蒙古工業大學能動學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