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孤獨癥兒童行為管理案例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91624
- 條形碼:9787508091624 ; 978-7-5080-916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孤獨癥兒童行為管理案例分析 本書特色
本書是由孤獨癥教育行業的專家,在多年針對孤獨癥兒童的教學實踐基礎上編寫而成的。面向孤獨癥兒童和家長,充分關注孤獨癥兒童心理及教育特點,且已經過了充分的教學培訓實踐驗證,具有良好的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針對孤獨癥兒童常見多發的心理、行為問題,結合深入淺出的案例分析,一 一給出了建議和對策,致力于幫助孤獨癥兒童健康發展能力、培育其社會性和溝通能力,解決廣大家長老師的困擾,幫助家長老師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和行為管理。
孤獨癥兒童行為管理案例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由來自北京康復醫院、北京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具有十余年孤獨癥教育培訓經驗的專家編寫。★為什么不能安靜地坐下來做手工?為什么閑來無事常常自言自語?為什么一不小心就哭鬧?孤獨癥孩子的這些問題,常常讓家長和老師疲于應付,處理不好,反而會讓孩子的情緒問題升級,讓自己也充滿焦慮。★這也是編者在教育培訓中*容易被家長問到的問題。為此,編者從大量的教研資料中,精心選擇了近60個案例,都是孤獨癥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現、*代表性的行為問題。按照“孩子的年齡和性別”—“行為描述”—“功能假設”—“解決方案”的順序,對問題行為的成因進行分析,通過與家長探討和問卷調查、直觀記錄等手段,確定干預方案,并記錄實施干預后孩子的反饋,和此后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后,將經過驗證的*策略,提供給閱讀本書的家長和老師,幫助預防和引導孩子消除或改善問題行為。★根據孤獨癥兒童行為問題的特點,本書將其分為感官刺激、獲取實物、引起關注、逃避行為等5個大類,再結合每個案例提供的年齡、性別信息,方便家長和老師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孩子或學生進行輔導。案例中的孩子均為化名。★本書充分關注孤獨癥兒童的特殊心理及教育特點,且已經過教學和培訓驗證,可操作性強。案例貼近生活,分析和建議深入淺出,可以有效地幫助家長及老師,科學積極地介入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社會性,提高溝通和表達能力,解決廣大孤獨癥兒童家長、老師在家庭和課堂中面臨的困擾,幫助家長老師有效地與孤獨癥孩子溝通,有效地幫助孩子進行自我行為管理。
孤獨癥兒童行為管理案例分析 目錄
**章 感官刺激自言自語扔東西吮手指依次擺放卡片反復敲擊東西看旋轉燈和電子屏幕左右晃動身體擺弄絲帶扭動身體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敲打著地板聽聲音晃手同時嘴里發出聲音揪著自己的胳膊使勁咬
第二章 獲取實物要東西、打人推人哭鬧并打自己的頭哭鬧打滾要東西掀翻東西、哭鬧哭鬧并躺在地上打滾打小朋友打老師
第三章 引起關注邊哭邊撓自己扔玩具吐水邊哭鬧邊看著小朋友家長打電話時不停打斷哭喊開關燈跑走推小朋友吵鬧、掀翻書本往墻上粘貼作品哭鬧邊對媽媽笑,邊強行關電腦吐口水扔玩具
第四章 逃避行為用下巴壓手背并且頭部顫抖用手堵嘴巴不進教室、哭鬧尖叫打滾號啕大哭扔鉛筆、揉紙團瞪大眼睛笑著看老師找托詞、不做任務打滾、咬人發脾氣、掀翻東西扔東西、哭鬧用手連續擊打頭部哭鬧、不拿勺子吃飯前后晃動椅子躺在地上打滾尖叫、甩手和打滾哭鬧和用手抓老師的臉
第五章 其他行為公共場合行為不當只喜歡玩小汽車語言理解能力差哭鬧并使勁抓自己的手
孤獨癥兒童行為管理案例分析 作者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隸屬于北京市總工會,由北京市殘聯和首都醫科大學共同建設,是集康復醫療、康復教育培訓、康復科學研究和康復醫學工程于一體的現代化學院型三甲康復醫院,康復診療水平國內領先。本書主編席家寧、公維軍系北京康復醫院康復學科主任醫師。本書作者郝曉燕、李蘊秋、張明法、白志華,在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多年從事孤獨癥兒童康復及行為疏導、培訓等各項內容,是具有豐富特殊兒童教學經驗及實踐策略的專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