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58077
- 條形碼:9787503258077 ; 978-7-5032-580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修訂版) 內容簡介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修訂版)/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統編教材》包含了旅游基礎知識,中國當代旅游業發展概況,中國歷史文化,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經驗,中國民族民俗,中國旅游景觀(包含山地、水體、氣象、氣候和天象旅游景觀),中國的世界遺產,中國四大宗教,中國古代建筑,中國古典園林,中國飲食文化,中國主要菜系,中國風物特產,中國旅游詩詞、楹聯、游記選讀,中國港澳臺地區和主要客源國概況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本次修訂充分考慮了導游人員的知識需求,秉承了原教材的優點,內容緊緊抓住導游人員的知識、技能需求,力求實用、簡練,內容基本是要點性的介紹與講解,做到易學、易記。本次修訂增加了戲劇戲曲,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重大歷史事件和成功經驗,古鎮古村等內容;刪除了自然保護區、宗教政策,浙、閩、徽、湘四個菜系,三大名錦、竹雕和貝雕、銅器等;同時也對一些內容進行了更新,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等;另外還對一些錯訛之處進行了訂正。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修訂版) 目錄
**節 旅游的概念、分類與特點
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旅游業與旅游市場
第四節 中國當代旅游業發展概況
第二章 中國歷史文化
**節 中國歷史概述
第二節 中國古代文化與哲學
第三節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第四節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常識
第五節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經驗
第三章 中國民族民俗
**節 中國民族民俗概述
第二節 漢族
第三節 北方部分少數民族
第四節 西南部分少數民族
第五節 南方部分少數民族
第四章 中國旅游景觀
**節 山地旅游景觀
第二節 水體旅游景觀
第三節 氣象、氣候和天象旅游景觀
第四節 動植物旅游景觀
第五節 中國的世界遺產及其他
第五章 中國四大宗教
**節 中國宗教概述
第二節 佛教
第三節 道教
第四節 基督教
第五節 伊斯蘭教
第六章 中國古代建筑
**節 中國古建筑文化概述
第二節 宮殿與壇廟
第三節 古城、古鎮古村與古長城
第四節 陵墓
第五節 古樓閣、古塔和古石橋
第七章 中國古典園林
**節 中國古典園林概述
第二節 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成要素與造園藝術
第三節 中國古典園林之構景手法
第四節 中國著名古典園林
第八章 中國飲食文化
**節 中國主要菜系
第二節 特色風味菜
第三節 地方名點小吃
第四節 名茶與名酒
第九章 中國風物特產
**節 陶瓷器
第二節 四大刺繡
第三節 玉雕、石雕、木雕
第四節 漆器、錫器
第五節 文房四寶、年畫、剪紙和風箏
第十章 中國旅游詩詞、楹聯、游記選讀
**節 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規律
第二節 詩詞格律及楹聯常識
第三節 旅游詩詞名篇選讀
第四節 旅游名聯選讀
第五節 游記名篇選讀
第十一章 中國港澳臺地區和主要客源國概況
**節 港澳臺地區概況
第二節 亞洲主要客源國概況
第三節 歐洲主要客源國概況
第四節 美洲主要客源國概況
第五節 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國概況
附錄 中國的世界遺產與國家A級旅游景區
參考文獻
后記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修訂版) 節選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統編教材》: 二、改革開放后(1978年至今) 這個時期為自1978年改革開放起至目前的30多年。旅游業發展走的是與西方旅游發達國家截然不同的道路,即先入境、后國內、再出境的發展途徑。在這個時期,我國旅游業實現了在產業屬性上從事業性質向經濟性質的轉變,產業體系從單一向綜合的轉變,旅游管理方式從微觀到宏觀的轉變,旅游業的發展從策略層面到戰略層面的轉變。這個時期我國旅游業大體上可以細分為打基礎、發展和提升三個階段! 1.打基礎階段(1978-1990年) 根據國際旅游業的一般發展規律,旅游業在其打基礎階段的顯著特點是高投入、高速度、低質量、低效益。首先,因為旅游業總體來說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但是在其打基礎階段,需要建設許多基礎設施和旅游設施,如機場、車站、公路、飯店等,要投入大量資金,以形成接待能力。其次,一方面由于打基礎階段接待設施不完善,從業人員缺乏經驗,因而服務質量較低,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接待人數基數小,一定數量接待人數的增加往往表現為增長速度較快。*后,在打基礎階段,旅游業的管理體制、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也有一個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過程。因此,在打基礎階段,旅游業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以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的規模擴大的速度型發展模式! ≡谶@一階段,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主要特征是:**,旅游業發展的重心是以增加旅游外匯收入為主的入境旅游,國內旅游除小規模的差旅和公務活動外,采取了“不提倡、不宣傳、不反對”的政策,因而入境旅游人數增長速度快于旅游收入的增長速度。第二,旅游業進入產業體系的培育和全面構建。1985年,國務院批轉國家旅游局《關于當前旅游體制改革幾個問題的報告》中提出,旅游業的發展要從只抓國際旅游轉變為國際、國內旅游一起抓;從只搞旅游接待轉變為開發、建設旅游資源與接待并舉;從以國家投資為主建設旅游基礎設施轉變為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起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起上;旅游經營單位(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汽車和游船公司等)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從所屬的行政管理部門獨立出來,自主經營! 2.發展階段(1991年至20世紀末) 在這個階段,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表現為規模進一步擴大,而且經濟效益也在穩步提高。其主要特征是:**,形成了入境、國內和出境旅游全方位發展的格局。2000年,入境旅游人數達8344.39萬人次,國內旅游人數為7.44億人次,出境旅游人數為1047.26萬人次。第二,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旅游產業體系。旅游活動的食、住、行、游、購、娛等供給要素成龍配套,使旅游供給能較好地適應旅游需求。第三,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從旅游管理部門到旅游企業的旅游市場促銷體系,實現了從旅游宣傳到目的地營銷的轉變。1992年的“中國友好觀光年”拉開了全國“旅游主題年”的序幕,此后每年都確定了一個主題,集中開展宣傳促銷和產品推廣活動。第四,旅游經濟效益大大提高,集中表現為旅游外匯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旅游接待人數的增長速度。1991-2000年,我國入境旅游人數年均增長10.8%,而旅游外匯收入則年均增長21.4%! 3.提升階段(2001年至今)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旅游業既面臨著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外旅游企業全面進入我國的嚴峻挑戰,也擁有我國國內旅游市場體系與國際旅游市場體系全面對接以及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的發展機遇。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國旅游業需要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改變發展方式。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