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43495
- 條形碼:9787509643495 ; 978-7-5096-434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 本書特色
我國民間金融在夏商時期就開始存在,之后歷經變革和演進,民間金融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為農村、牧區融資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國金融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金融創新與發展叢書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在草原文化和社會結構變遷背景下研究牧區民間金融發展的文化淵源、社會關系、個體行為、運行機制等。
《金融創新與發展叢書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不但拓展了民間金融研究的視角,而且豐富了民間金融研究的內容;既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研究的重要補充,也是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研究的深入探求,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 內容簡介
我國民間金融在夏商時期就開始存在,之后歷經變革和演進,民間金融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為農村、牧區融資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國金融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本書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在草原文化和社會結構變遷背景下研究牧區民間金融發展的文化淵源、社會關系、個體行為、運行機制等。本書不但拓展了民間金融研究的視角,而且豐富了民間金融研究的內容;既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研究的重要補充,也是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研究的深入探求,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 目錄
1.1 關于民間金融的文獻回顧
1.1.1 民間金融產生的原因
1.1.2 民間金融的作用
1.1.3 民間金融的優勢
1.1.4 民間金融利率的決定
1.1.5 民間金融發展的趨勢
1.2 評價
第2章 牧區民間金融發展現狀調查分析
2.1 牧民基本生活情況
2.1.1 牧民家庭結構
2.1.2 牧民家庭收入
2.1.3 牧民受教育程度
2.2 牧區民間金融發展狀況
2.2.1 牧區對民間資金的需求
2.2.2 牧區對民間資金的供給
2.2.3 牧民對民間金融發展前景的看法
2.3 牧區民間金融發展特征
2.3.1 利率非常靈活
2.3.2 形式多種多樣
2.3.3 合約欠規范
2.3.4 地區分布廣泛
2.3.5 違約率低
2.4 牧區民間金融活躍的原因
2.4.1 金融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
2.4.2 信用社“支農支牧”力度不足
2.4.3 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2.4.4 對牧區的財政投入不足
2.4.5 正規金融機構在牧區的缺位
2.5 牧區民間金融的影響
2.5.1 牧區民間金融的積極影響
2.5.2 牧區民間金融的消極影響
第3章 牧區社會結構變遷與民間金融發展
3.1 牧區社會結構的變遷
3.1.1 **階段:封建領主制階段
3.1.2 第二階段:集權官僚制階段
3.1.3 第三階段:社會主義發展階段
3.2 牧區家庭及社會倫理的變遷
3.2.1 牧區家庭形式
3.2.2 牧區社會倫理
3.3 牧區村莊與民間金融產生的社會基礎
3.3.1 牧區村莊的社會特征
3.3.2 牧區村莊信任與民間金融的產生
第4章 牧區草原文化與民間金融發展
4.1 文化、鄉土文化的定義及特征
4.1.1 文化的定義與特征
4.1.2 鄉土文化的定義與特征
4.2 草原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4.2.1 草原文化的起源
4.2.2 草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蒙古族文化
4.2.3 繼承草原文化的意義
4.3 草原文化的內涵與特征
4.3.1 草原文化的內涵
4.3.2 草原文化的特征
4.3.3 蒙古族文化的特征
……
第5章 牧區經濟金融環境與民間金融發展
第6章 牧區民間金融利率影響因素及運行機制
第7章 牧區民間金融組織發展模式
第8章 牧區民間金融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草原文化與社會結構變遷視角下-牧區民間金融發展 作者簡介
徐慧賢,漢族.1971年生.2007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獲金融學博士學位。現為內蒙古財經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內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金融工程)負責人,內蒙古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主要講授《金融工程》《期貨期權及金融衍生品》《國際金融》《金融英語》等課程。長期從事金融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具有扎實的金融學理論基礎和科學研究能力,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風險管理。出版了《資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反應研究》《人民幣區域化研究》《中蒙邊境貿易發展與金融服務研究》等6部著作;在《中國金融》《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7166202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No.13YJA850019)、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人才基金項目、內蒙古教育廳重點項目、內蒙古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基地重點項目、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重大項目等10余項國家、省部級研究項目。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