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北源山傳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51725
- 條形碼:9787537851725 ; 978-7-5378-517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源山傳說 本書特色
作者周彥文在經過大量走訪和搜集之后,撰寫了《北源山傳說》一書,雖不能將北源山歷史文化原原本本地再現于世人眼前,但卻窺到了一些脈絡,幸甚! 本書所搜集的民間傳說(亦稱榆社黑瞎話)涉及非常廣泛,大多是人們一代一代口口相傳下來。有的已殘缺不全,有的有著不同的版本。其內容涉及佛教文化、炎帝及祭祀文化、鬼谷子與孫臏文化、石勒文化、教育文化等諸多領域。撰寫中盡量使用榆社方言敘事,并盡可能地使內容保持原汁原味。
北源山傳說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小寺兒山的故事 ; 板山的故事 ; 羯人的故事 ; 石勒的故事 ; 石虎的故事 ; 社城脈山的故事 ; 龍門的故事 ; 民間故事幾部分, 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山獨高 眾山環抱 ; 小寺兒山上打石洞等。
北源山傳說 目錄
一山獨高 眾山環抱
小寺兒山上打石洞
雞冠花的傳說
虎踞龍盤小寺兒山
金香寺
金香寺的學校
農婦的嘴 神像的腿
鐵神像顯靈
四架名山落山坡
小和尚拘蛇金香寺 老和尚火燒紅頭蛇
孫臏山洞賜神藥 老父神壇取神水
鬼谷子撒籽種瓜 小寺兒滿山飄香
兒子就是“草”
七個神水壇
羊肚菌救人
迷棋導致爛繩山
貢貢蜜與貢貢茶
劉王后廟
小寺兒山頂建石塔
小寺兒山洞顯神奇
孫臏溝的怪事
羊胡王根有
板山的故事
板山為什么又叫臥山
板山洞中惡和尚
板山腳下的朱砂洞
鬼谷子命題考高徒
鬼谷子的故事
羯人的故事
羯人與羊
羯人與羊胡的因緣
糕與吃糕
石勒的故事
脈山龍
打出窯洞差三寸 半壁江山兩條龍
官民眾志修縣城
土灘秧歌出社城
背勒放牛顯聰智 山豹死在牛角上
背勒爺孫救童子
不同尋常的紅圪i達
紅圪撻上壘皇宮
狼襲羊圈的后果
榆社黑夜娶媳婦的由來
石勒與錢錢飯
后趙皇帝歸故里
三種植物的更名
石勒揮淚斬張越
劉金香入寺為尼 守墓僧緣來如此
石勒三鬧縣衙
石虎的故事
狼胡的來歷
背伢嶺與鱉伢嶺
兇惡殘暴老麻胡
作惡多端屎巴牛
從害塌天到狼胡
養虎為患
羯山異象
社城脈山的故事
榆社三臺嶺之說
皇城嶺與黃成嶺 皇城溝與黃澄溝
黃龍與黑龍的故事
南社城出了火龍駒
炎帝制香 榆社流芳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土地爺愛吃撈飯
濁漳河里夜溜神 濁漳河里一神燈
老漢漢一夢成真 南社城龍骨出世
三臺嶺上救小狼
社城的由來
龍門的故事
龍門有海眼南崖有金牛
能治病的泉水
方山韭菜的起源
雙峰古槐
民間故事
榆社龍骨的故事
戚繼光墓
武源村名源武館
武狀元躲難北余溝
圪麻窊店里打換親
候目村長工“升天成仙”
紅窮窮跟上夜柏虎
敗家子賈進成過年
“小镢的貨”的由來
“盜葬貨”的由來
北源山部分原始制作
洋取燈、洋旱煙,宣統坐了三二年
后記
北源山傳說 節選
《北源山傳說》: 雞冠花的傳說高志仁在小寺兒山半山腰打下石洞后,就一人住在洞內,母親則依舊在金香寺的尼姑庵內住。幾年后,高志仁已到適婚年齡,可他們家的情況想要成婚很難,母親心里很焦急。母子倆經過一番商量后就搬到了附近的溝兒嶺村居住。又這樣過了幾年相依為命的日子,高志仁已經二十八歲了,可還是未定下一門親事,母親就更加心急火燎了。 有一天高志仁到山上砍柴,回來時天色已晚,半明不明的月光照在小路上,小路上搖晃著一些明明暗暗的影子,有草的影子,有樹的影子,當然還有他自己的影子。忽然,前面傳來一陣哭聲,這哭聲就像高志仁腳下的影子一樣飄忽、鬼魅,伴著一些細細碎碎、窸窸窣窣的聲音由遠而近。雖說高志仁在山里摸爬滾打了多年,熟知山上的一切,可也不代表這山上不會發生一些異狀。想到這里,高志仁心里就一陣發毛,那哭聲卻越來越清晰,仔細聽還是個女人的聲音,這女人的哭聲真揪心!高志仁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只見一個比畫上的人兒還要好看的閨女迎面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自顧自地哭著,一張俏臉上亮晶晶的,不用看也知道那全是淚水。高志仁心一軟,早忘了害怕,也不想著去打問這閨女緣何這么晚了還一個人在這山上,只是想著這閨女一定是遇上了什么為難之事。他放下柴擔,幾步跨到那閨女跟前開口問道:“如此哭泣,可是有什么為難之事?”那閨女聽得有人問話,忙止住了哭聲,抬袖擦了擦臉上的淚水,一雙桃花眼淚汪汪地看著高志仁說:“俺爹給俺定了一門親,誰知還沒過門,女婿突然暴死了,俺去給他吊孝,走到這兒迷路了,回不了家啦,嗚嗚嗚……”高志仁一聽,心想:這姑娘沒去處,可憐又犧惶,再加上長得又好看,把她領回家,自己有了媳婦,姑娘也有了家,這不是兩好擱一好嘛!顧不得多問,他就把那閨女領回了家。志仁娘見兒子領回個姑娘,眉清目秀,還羞羞答答直喊“娘”,喜得不知說啥才好。 第二天,那姑娘早早起來,梳洗完畢,正要到廚房幫志仁娘做飯,不料身后一只大紅公雞,項毛倒豎,雙翅舞動,咯咯叫著向她撲來,嚇得她急忙躲在志仁娘身后。高志仁看到,拿起根棍子狠狠打了過去,那大紅公雞撲棱一下飛跑了。姑娘被嚇得生了病,志仁和娘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一天問候了好多遍,那姑娘緊皺眉頭,不斷呻吟說:“我要喝雞湯。”母子倆聽后一個忙著去逮雞,一個忙著去燒水。誰知那大紅公雞又飛又跑,瞅著姑娘的屋子直叫。高志仁氣急了,一坷垃砸在公雞身上,公雞在地上撲棱幾下便掙扎著向山上跑去。 大紅公雞跑了,那姑娘的病也慢慢好轉,但身體太虛弱,面黃肌瘦。一天晚上志仁娘去給姑娘送羊肚黨參湯,剛掀起門簾,見一條大蜈蚣躺在炕上,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啪啦”一聲,碗被打碎,湯流了滿地。志仁娘“哎呀”一聲叫,嚇得那蜈蚣翻了個身,轉眼又變成姑娘模樣從炕上跳下來。此時,高志仁正好回來進門,姑娘怕志仁娘揭露她的原形,就想法兒要把志仁娘逼走。只見她就勢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邊哭邊念叨:“唉呀呀,當媳婦真難啊,一句話說不對就把碗摔了,往后叫俺怎么過呀。”說著哭著,裝模作樣地就要走,志仁慌忙攔住,左勸右勸才勉強不鬧了,嚇得志仁娘當晚一夜沒合眼。 第二天,瞅了個空兒,志仁娘把高志仁叫到自己房間,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剛說完那姑娘就回來了。一進屋,她就知道事情已經敗露,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對志仁說:“我知道你娘嫌我,在說我的壞話,我也不難為你。”說罷哭哭啼啼地往外跑,裝著要去跳崖。高志仁舍不下這個撒嬌弄情的女人,急忙一把拉住。那姑娘便說:“我這個人啥都交給了你,到頭來落到這個地步。”一邊說一邊掙扎著要往外跑,高志仁用手指著他娘說:“娘唉,你呀老眼昏花了。”姑娘見高志仁不信他娘的話,就逼著問高志仁:“你是要你娘還是要我?快說!”事到如今,高志仁只好回答:“要你!要你!”志仁娘見兒子被迷了心竅,哭著離開了家。 又過了幾天,那姑娘對志仁說:“今天我想回家看看,你送我吧。”高志仁問:“你家在哪兒?”、姑娘說:“先不告你,去了你就知道了,行不行?”高志仁忙道:“行,行行行。”說完他倆就朝山上走去。原來這條蜈蚣精就是在板山后面的一個小山洞里成的精。它經常悄悄地襲擊路過的人,讓人無聲無息地死去,再把腦漿喝掉。年深日久,居然成精了。成精后它就更加肆無忌憚了,經常變成美女迷惑年輕人,有好多后生上當受騙,死在它的手里。志仁娘在家時整天不離左右,它沒機會下手,所以才干方百計要把志仁娘逼走。 當高志仁和蜈蚣精登上山時,看到四下無人,那蜈蚣精對高志仁噴出一股毒火,高志仁只覺得頭一暈,一跟頭摔倒在地上。蜈蚣精正要下毒手,只聽“咯咯咯”幾聲大叫,那大紅公雞不知從何而來,張開一張尖嘴對著蜈蚣精就啄,蜈蚣精就地一滾,現出了原形,張牙舞爪地迎上來。它們一來一往搏斗,從山上打到山下,又從山下打到山上,斗了半天時間,大紅公雞在蜈蚣精頭上啄了幾個洞,蜈蚣精抖動了幾下,死透了,大紅公雞也倒在了地上,它是被累死的。又過了幾個時辰,高志仁醒來,見身邊死著一條大蜈蚣,還有被自己趕跑的那只大紅公雞,這才明白過來為啥那女人見了大紅公雞就嚇出了一場病。他把大紅公雞埋在山頂上,痛哭了一場。后來在埋大紅公雞的地方長出一枝花,那花跟雞冠一模一樣,遠看就像一只大紅公雞昂首挺胸站在那里,人們都說是大紅公雞轉世,就給那花起名叫“雞冠花”,把大紅公雞和蜈蚣精斗法的那座山稱為“金雞山”。從此以后,但凡有雞冠花的地方,就絕對沒有蜈蚣出現了。 ……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