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55625
- 條形碼:9787508755625 ; 978-7-5087-556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 本書特色
喬運鴻*的《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梳理了關于鄉村治理與民間組織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分析了“鄉政村治”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存在的現實問題;對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的成長環境和發展歷程進行了細致的描述;探討了組織的內部機理、性質、功能和特點;論述了民間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角色、地位和路徑;對鄉村治理中民間組織的價值和作用進行了理論層面的分析和研究。
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 內容簡介
喬運鴻著的《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梳理了關于鄉村治理與民間組織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分析了“鄉政村治”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存在的現實問題;對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的成長環境和發展歷程進行了細致的描述;探討了組織的內部機理、性質、功能和特點;論述了民間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角色、地位和路徑;對鄉村治理中民間組織的價值和作用進行了理論層面的分析和研究。
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 目錄
**章 鄉村治理與民間組織一、鄉村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一)鄉村治理理論的提出(二)鄉村治理的含義(三)鄉村治理的實踐模式二、鄉村治理中的農村民間組織(一)中國民間組織的發展(二)農村民間組織的興起(三)鄉村治理中民間組織的參與三、農村民間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范例(一)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簡介(二)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的研究價值四、國外和我國臺灣地區民間組織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的一般經驗(一)歐美國家的農業合作組織(二)日本韓國的綜合農協(三)印度農村公共品供給中的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四)臺灣地區的農會組織
第二章 鄉村治理的“鄉政村治”模式一、“鄉政村治”治理模式的形成(一)從“政社合一”到“鄉政村治”(二)“鄉政村治”的治理主體(三)“鄉政村治”的運行機制二、“鄉政村治”鄉村治理模式的分析(一)“鄉政村治”的實踐意義(二)“鄉政村治”中的角色困惑(三)步履艱難的鄉村治理實踐
第三章 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的成長與內部治理一、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的成長(一)農資供給與技術培訓(二)婦女組織和文化活動(三)環境建設和村民教育(四)合作經濟與公共服務二、性質與理念(一)性質(二)理念三、組織結構:企業管理與社團治理(一)部門設置及職責(二)部門分類及功能(三)組織結構圖及其圖釋(四)企業管理的模式(五)社團治理的模式四、運行模式:內部循環與外部合作(一)內循環機制(二)外循環機制五、制度與規矩(一)人資制度(二)財務制度(三)獎懲制度(四)內部規矩
第四章 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的治理實踐一、治理資源(一)社區內外的人力資源(二)社區運行的財力保障(三)社區成長的精神動力(四)社區發展的智力支持二、治理行為(一)培育內生力量(二)發展合作經濟(三)致力公共服務(四)復興傳統文化(五)建設美麗家園三、治理路徑(一)理念團聚,文化先行(二)精英主導,村民自主(三)資源內生,借力合作(四)社企共進,多元互動四、治理功效(一)村莊經濟與會員收入(二)村莊供給(三)村莊環境(四)村莊文明(五)村莊社會
第五章 農村民間組織參與治理的鄉村多元共治一、自治組織:走出行政化的樊籬(一)村民自治的“自治”內涵(二)“行政化”的村民自治組織(三)村民委員會“去行政化”的困境(四)“非行政化”的鄉村民間組織自治模式二、公共服務:鄉村內生力量的參與(一)當前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基本狀況(二)政府的單一供給是制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體制因素(三)影響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其他因素(四)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五)農村民間組織參與公共服務供給的分析三、鄉村民眾:從弱勢的“小農”到強勢的“社團”(一)農民的“原子化”.狀態及其影響(二)農村民間組織——“原子化”農民的再組織(三)農村民間組織的價值(四)拓展農村民間組織的聚合功能四、村莊文明:失憶中的喚醒(一)失憶中的村莊文明(二)民間組織在重塑農村社區文明中的作用(三)重塑村莊文明——民間組織參與的多元主體合作共贏五、基層政治:危機中的新出路(一)農村基層政治危機的表現及原因(二)農村政治危機與鄉村社會的整合與治理(三)農村民間組織——農村政治危機的緩沖力量
參考文獻總目
后記
展開全部
鄉村治理:從二元格局到農村社會組織的參與-以山西永濟蒲韓鄉村民間組織為例 作者簡介
喬運鴻,1960年生,山西運城人,法學碩士。現任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員、縣級行政管理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社會發展、鄉村治理和非營利組織。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主持省級軟科學項目、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0多項。在《中國行政管理》《理論探索》等學術期刊發表政治發展、公共行政、鄉村治理等方面論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