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轉型中國的新聞話語與農民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15334
- 條形碼:9787565715334 ; 978-7-5657-153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轉型中國的新聞話語與農民工 本書特色
中國社會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億萬農民工是這一社會巨變過程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但同時也是以發展主義為核心的改革進程中的邊緣群體。在以*為核心的等級化公民權體系中,農民工群體處于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雙重“他者”地位,如何修補這一群體所集中體現出來的意識形態裂痕,成為改革時代執政黨-國家和以媒體為核心的公共論爭的焦點之一。
《大眾傳媒與現代中國(第2輯)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轉型中國的新聞話語與農民工》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對執政黨一國家話語對農民工群體的意識形態重構,以及公共輿論圍繞這一群體公民權狀況的基本維度所展開的話語論爭進行了系統研究。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轉型中國的新聞話語與農民工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億萬農民工是這一社會巨變過程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但同時也是以發展主義為核心的改革進程中的邊緣群體。在以戶口為核心的等級化公民權體系中,農民工群體處于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雙重“他者”地位,如何修補這一群體所集中體現出來的意識形態裂痕,成為改革時代執政黨-國家和以媒體為核心的公共論爭的焦點之一。本書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對執政黨—國家話語對農民工群體的意識形態重構,以及公共輿論圍繞這一群體公民權狀況的基本維度所展開的話語論爭進行了系統研究。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轉型中國的新聞話語與農民工 目錄
導論
改革時代的農民工
移民/人口遷移與媒體研究
研究問題與關鍵概念
各章概要
第1章 改革時代的媒體與農民工
改革與社會轉型
大變革
改革的局限性
傳媒制度:變化與延續
歷史淵源
改革時期的變化和延續性
中國媒體體制分析的不同路徑
改革時期的國內人口流動
遷徙權與前改革時代的人口流動
國家、市場和農民工
小結
第2章 公民權、公共商議和話語論爭
公民權及其在中國語境下的含義
西方起源
中國語境下的公民權觀念
公共領域與商議
公共領域
民主商議
溝通兩者
中國特色的商議政治?
傳媒與話語論爭
新聞媒體與公共論爭
意識形態、文化霸權和媒體話語
公共論爭中的話語架構
移民問題和媒體再現
媒體和移民研究領域的一般議題
中國農民工與媒體
小結
第3章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問題與分析框架
研究問題
相互構成的分析框架
方法論與分析方法
架構分析
歷史制度分析
新聞話語的批判分析
文本分析
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語境間的互動
個案研究和過程描述
數據搜集方法
個案、報紙和文章的抽樣方法
報紙抽樣
個案和文章的抽樣
政策檔案搜集和深度訪談
小結
第4章 農民工的意識形態再造
歷史制度背景
“工農聯盟”
市場化與農民工議題的意識形態挑戰
《人民日報》的農民工議題報道
黨報與《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的農民工議題報道:歷時性描述
命名方式的變遷
可控人口流動的合法化建構
控制“民工潮”
新階級的話語建構
小結
第5章 戶口論爭:融合與排斥的辯證法
戶口制度的政治經濟分析
歷史起源
戶口制度的社會后果
關于戶口制度的話語論爭
定義戶口
圍繞戶口改革展開的話語論爭及其與農民工問題的關系
危機框架和漸進主義策略
關于戶籍改革具體政策的話語論爭
戶口與農民工問題
小結
第6章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個案研究
個案
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關于工廠體制的話語論爭
背景
心理壓力框架和個體歸因
軍事化工廠體制框架與微觀體制歸因
權利貧困框架與宏觀體制歸因
“窮二代”的再生產:關于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的公共討論
背景
媒體報道和公共論爭
“窮二代”的再生產
“黑學校”與政府責任
草根偶像:身份建構與文化實踐
背景
農民工與春晚
小結
第7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公民權的話語建構-轉型中國的新聞話語與農民工 作者簡介
黃典林,江蘇南通人,獲中國傳媒大學和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雙博士學位,現就職于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會理論與傳播學基礎理論研究、傳媒文化研究、傳媒與社會邊緣群體等。譯作《數字化崇拜》(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編著《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格局》(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