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32844
- 條形碼:9787565032844 ; 978-7-5650-328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本書特色
薩本宜編著的《生命因奉獻而美麗》皆是作者晚年生活、感情、思考之點滴記錄,個人特色鮮明,充滿正能量。 池州市三獻志愿者協(xié)會,2015年3月8日成立,系“全省首家、全國首創(chuàng)”,旨在組織廣大三獻志愿者開展三獻宣傳、組織、登記、解疑、幫扶等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共發(fā)展注冊會員612人.企業(yè)會員12個,累計無償獻血數百人次,獻血量超過6位數,獻血小板60個治療量。協(xié)會成立2年來募集幫扶資金40余萬元。造血干細胞留樣已完成入庫任務(2016年),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86人,成功捐獻10人。2015年度的10位“*美池州人”中有3位來自三獻協(xié)會,2016年有2位三獻協(xié)會志愿者入選“*美池州人”。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作品主要包括: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讀書令我意氣風發(fā)、以書為鏡、設計未來、選擇、為之難亦易、走近冰心、學一次美國老太、把杯子放下、讀書治病、世上沒有完美、話說財富等。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目錄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讀書令我意氣風發(fā)
以書為鏡
設計未來
選擇
為之難亦易
走近冰心
學一次美國老太
把杯子放下
讀書治病
世上沒有完美
話說財富
交朋友
讀報的樂趣
認識并抵御憂慮
驟雨不終日
尊重與和諧
微笑是*親切的語言
教兒子做人的本領
每天都重要
孝心無價
為生命喝彩
學習,永遠不晚
把孤獨變成享受
感悟智慧
擁有青春
走進農貿市場
淺議“安樂死”
閱讀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老年大學——學習是晚年生活的*好選擇
三獻協(xié)會·活動風采(一)
抒情篇
給天堂的母親發(fā)短信
視頻祝壽
姐姐
人生能有幾回游
我的人生大學
夏日的早晨
那時正年輕
幸會中國小記者團
享受春天
與年輕人交往
池州晨韻
震撼心靈的母愛
貴中校園,我眷戀你
誠信之美
夢幻歲月
沸騰的校園
小路
泥巴*神奇
眷戀老歌
一幅織錦畫
我深深地敬仰董竹君——看電視連續(xù)劇《世紀人生》
寫作是幸福的
母親的微笑
時代楷模郭明義
寫在“世界讀書日”之際
孤獨之樂
愛自己
甜蜜的晚年生活
三獻協(xié)會·活動風采(二)
言論篇
愛國意味著什么
喜極而泣
老年大學與生命質量
老年人的價值
老年世界精彩紛呈
老年人心理當自立
把健康當“事業(yè)”來做的啟示
老人與假幣
關注老年用品與食品
說說老年人免費乘車
公德教育從孩子抓起
依法保障學生休息權利
焚燒垃圾應禁止
隨地吐痰陋習不容忽視
痛心憤慨至極
殯葬陋習擾民何時休
設立“社區(qū)道德點評臺”很必要
手帕與環(huán)保
雜議“醫(yī)藥分家”
贊池州老人跌倒有人扶
正確思維促和諧
讀書養(yǎng)心
有感于“早病是福”
養(yǎng)老還須靠自己
寫在“世界睡眠日”
有關“尊嚴死”
對“臨終關懷”的認識
新世紀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三獻協(xié)會·活動風采(三)
后記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節(jié)選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以書為鏡唐太宗有段名言日:“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在現實生活中則是以書為鏡。讀書,能使自己認識過去的我、修正今天的我和塑造明天的我。 一個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暫,我年輕的時候,糊里糊涂地過日子,光陰無情地蹉跎了,待到退休時,有時間靜下來讀一些書,咀嚼并享受著別人采擷的累累碩果,心中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是閱讀了一些女作家、女新聞工作者寫出的一本本好書和一篇篇精彩報道,自己觸動很深。我羨慕不已,也試著寫了一篇散文投到報社,不想一箭中的。于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與人在智力上的差異并不大,真正的差別是:一個肯干,一個不干。如果我從青少年時期起就努力學習,不斷筆耕到今天,也一定會有成果的,現在只能看著別人收獲果實了。像我這樣“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人是不計其數的。由此我想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太重要了,時間是常數,又是變數,善于利用,能把時間“拉長”,安排不當,時間就會“冷縮”。 我立志要修正自己,借助讀書開發(fā)自己的思想,將對人生的點滴體會和感悟付諸筆端,讓年輕一代少受點損失,希望他們更勤奮,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通過不斷讀書、思考,我的知識庫越來越豐富,我之所樂、所惡都變得十分鮮明,從而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個性與獨特的風格。我雖退休蝸居家中,但所接觸的世界不是縮小而是擴大了,讀書寫作過程中,我不斷探知人生的真諦,并認識、結交諸多良師益友。 宋代詩人黃山谷曾說:“人如三日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讀書,使我在精神領域內充滿智慧與魅力。 設計未來英國詩人雪萊有句名言:“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我很喜歡這句名言,它教導我: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無論是輝煌或者是失敗,現在再來追憶和懊惱,都是于事無補的,不如著眼未來,正視前方。 如果說,少年的未來是屬于父母的,青壯年的未來是屬于事業(yè)和家庭的,那么老年的未來的確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了。因為我們對社會已盡完了責任,對家庭也擺脫了撫養(yǎng)子女的辛勞,我們擁有時間,可以去做自己高興做的事,可以去做自己原來無法做的事。 但生命畢竟是進入了倒計時,設計未來是迫在眉睫的事了,我沒有五彩繽紛的夢,一切根據自己的實際出發(fā)。 有關生命:長壽而健康當然很好,但在人類社會中畢竟是少而又少,這樣的好事未必能輪到我。如果長壽而活受罪,給自己和家人背上包袱,給單位和社會增添負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和趣味,這時我要求“安樂死”。只要條件允許,我要獻出遺體作*后的奉獻。當然活著的時候,我會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不放棄每一次享受生活的機會:如外出旅游,集體活動,親友聚會,品嘗美味佳肴,聽音樂,讀一本好書……我會安排好每一天的膳食,保持營養(yǎng)的平衡,讓活著的每一天都健康、快樂、有意義。 有關求知:“至樂莫若讀書”,想讓晚年生活充實而快樂就離不開讀書。我從兩個方面來實現求知的目的,一是上老年大學,二是自己閱讀報紙雜志和書籍。老年大學是我參與社會的一個方面,這里不但能學到很多知識,還讓我重溫集體生活的樂趣和友誼的溫暖。我訂有三份報紙和一份雜志,并持有一個市圖書館借書證,這些是我晚年生活*有價值的精神源泉,它們使我富有知識和智慧。“爬格子”之緣當延續(xù)下去,從中認識他人,認識自己,認識真理,升華精神境界。同時,我盼著老年大學開辦電腦班,我想學電腦,走進互聯(lián)網,追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有關出書:很多老年朋友勸我出一本書。如今是市場經濟,出書要自己出錢,自己銷售,我沒有這么多的閑錢和精力,我不想為圖此虛名而打亂自己的生活秩序。每次走進新華書店,我都被浩瀚的名著所折服、傾倒,更加產生了自知之明的理智,我不會瞎去湊熱鬧的。但是我會把發(fā)表的文字自編成冊,給孩子們留作紀念。 我的未來不會是光彩照人的,但很實際,也很有意義。 ……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作者簡介
作者薩本宜是池州市三獻(無償獻血、獻造血干細胞、獻遺體器官角膜)志愿者協(xié)會的志愿者,82歲的薩老是三獻協(xié)會最年長的志愿者,也是安徽省內最早提出捐獻遺體器官的人之一。本書集結了她多年來的作品,內容涉及三獻志愿者活動風采、老年生活、健康、環(huán)保、讀書等,既有與時俱進的個人感悟,也不乏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關切之情,用文字記錄了“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快樂生活。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