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50438
- 條形碼:9787517050438 ; 978-7-5170-504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 本書特色
由吳義鋒、呂錫武*的《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是一本關于水體岸線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原理與實踐應用的圖書。本書緊緊圍繞當前被廣泛關注的河湖岸線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的熱點問題,基于河湖岸線生態功能及生境修復的理論基礎分析,全面介紹河湖岸線生態修復型多孔混凝土材料配比及構型優化設計技術,闡述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態岸線水質凈化效應、微生物富集效應、生態化岸線水土界面的物質交換機制,系統研究多孑L混凝土制備與構型優化設計、河湖岸線多孑L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展示多孔混凝土載體聯合植物群落應用于環境改善和生態修復的成功案例,提供多孔混凝土制備工藝與構型優化設計技術、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生態建設技術及應用兩部技術指南。
本書可供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學科的科研人員、大學教師及其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及水生態、水資源等領域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考。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于水體岸線生態修復關鍵技術應用及效應評價的圖書。僅僅圍繞當前被廣泛關注的河流岸線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的熱點問題,基于河湖岸線生態功能及生境修復的理論基礎分析,全面闡述河道岸線生態修復型多孔混凝土材料配比及構型優化設計技術、河湖多構型岸線生態修復構造關鍵技術及其應用規程,應用透水性多孔混凝土及其植物群落構建河湖復合生態護坡的關鍵技術,全面分析河湖生態岸線水質凈化效應、生態化水土界面物質交換機制,開展多孔混凝土載體聯合植物群落應用于環境改善和水質凈化工程的案例剖析,提供植被型多孔混凝土修復基質材料、水網密集區域水環境生態建設關鍵技術及應用等2部指南。
本書可供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水利工程等學科的科研人員、大學教師及其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及水生態、水資源等領域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考。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 目錄
目錄前言
第1章 緒論1.1 研究背景1.1.1 水環境現狀1.1.2 水環境生態修復1.1.3 提出問題1.2 河湖岸線生態化研究進展前言
第1章 緒論1.1 研究背景1.1.1 水環境現狀1.1.2 水環境生態修復1.1.3 提出問題1.2 河湖岸線生態化研究進展1.2.1 河湖岸線生態水文過程的環境效應1.2.2 岸線傳統護坡方式1.2.2 河湖岸線生態化構建1.2.4 岸線水土界面的生態效應1.3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生境材料及應用1.3.1 多孔混凝土修復材料1.3.2 多孔混凝土的水質凈化效應1.3.3 多孔混凝土生態護坡1.4 河湖岸線生態構建發展趨勢
第2章 河湖岸線生境修復型多孔混凝土材料及構型設計2.1 修復型多孔混凝土制備的配比設計2.1.1 多孔混凝土制備原料2.1.2 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2.1.3 多孔混凝土參數設計2.1.4 配合比設計計算方法2.2 多孔混凝土制備工藝2.2.1 拌和工藝2.2.2 混合漿料性能2.2.3 多孔成型工藝2.2.4 養護模式2.3 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態岸線構型設計2.3.1 生態岸線護岸構型設計2.3.2 預制單球組合2.3.3 多球連體砌塊組合2.3.4 凹凸連鎖具孔矩形砌塊2.3.5 方形組合自嵌式砌塊2.3.6 魚巢式砌塊2.3.7 直立岸線預制扇形塊體2.3.8 直立岸線連鎖砌塊2.4 多孔混凝土預制構型成型工藝2.4.1 成型控制與養護2.4.2 預制構型適用性2.5 本章小結
第3章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生態護坡效應評價實驗模型3.1 概述3.2 實驗材料3.2.1 模型構建3.2.2 多孔混凝土岸線生境植被3.3 水質分析方法3.3.1 常規水質分析3.3.2 有機物分子量分析方法3.3.3 微量有機物分析方法3.4 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微生物分析3.4.1 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3.4.2 基質脫氫酶活性的測定3.4.3 基質脲酶活性的測定3.4.4 基質微生物活細菌測數3.4.5 氮轉化功能菌群分析方法3.5 實驗模型微型生物群落分析3.5.1 微型生物群落分析方法3.5.2 浮游生物監測方法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多孔混凝土岸線修復實驗模型的水質改善效應4.1 實驗期間原水水質4.2 岸線生境模式對水質改善效果的影響與對比4.2.1 氨氮的去除效果對比分析4.2.2 高錳酸鹽指數的去除效果對比分析4.2.3 總氮的去除效果對比分析4.2.4 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對比分析4.3 本章小結
第5章 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實驗模型中污染物去除過程5.1 不同水動力條件下的水質凈化效應5.1.1 常水位模擬時污染物去除效應對比5.1.2 動態水位模擬時污染物去除過程5.1.3 實驗河道的抗污染沖擊效應5.2 岸坡特定生境下的脫氮機理分析5.2.1 11H3-11和T11的去除效果5.2.2 實驗模型脫氮動力學模擬5.2.3 脫氮的影響因素與機理討論5.2.4 實驗渠中氮類污染物去除機制5.3 生態修復條件下水體中微量有機物的去除效應5.3.1 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5.3.2 酞酸酯類化合物的去除效果5.3.3 氯苯類化合物的去除效果5.3.4 氣相色譜有機物出峰圖譜分析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多孔混凝土岸線特定生境水土界面微生物富集特性6.1 特定生境微生物采集6.2 岸線特定生境微生物特定的時空規律6.2.1 基質微生物量的動態特征6.2.2 脫氫酶活性的動態特征6.2.3 脲酶活性的動態特征6.2.4 纖維素酶的動態特征6.2.5 微生物量及細菌種群的時空規律6.3 多孔混凝土岸坡基質生化特性6.3.1 硝化潛力6.3.2 反硝化作用強度6.3.3 基質氮釋放速率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岸坡特定生境對水中微型生物群落結構功能的影響7.1 水質化學綜合污染指數7.1.1 污染指數計算方法7.1.2 水質化學綜合污染指數變化7.2 特定生境對微型生物群落的影響7.2.1 微型生物群落結構與功能參數計算7.2.2 微型生物群落種群結構特征7.2.3 微型生物群落群集過程分析7.2.4 PF11微型生物多樣性分析7.3 特定生境對浮游生物動態變化的影響7.3.1 浮游細菌動態變化7.3.2 浮游植物動態變化7.3.3 浮游動物動態變化7.4 底棲生物動態變化7.5 生態護砌河道污染物行為機制探討7.6 本章小結
第8章 岸線多孔混凝土生態護坡實驗模型的流態分析8.1 水力計算方法8.1.1 斷面流速測試8.1.2 斷面流速分布8.2 護砌面粗糙系數計算
第9章 多孔混凝土河湖岸線生態修復技術與應用9.1 岸線多孔混凝土生態修復9.2 多孔混凝土岸線構建9.2.1 坡面基礎工程9.2.2 反濾層9.2.3 多孔混凝土預制構型與鋪裝9.2.4 種植土回填9.2.5 植物選配9.2.6 養護與管理9.2.7 施工及驗收9.3 特定生境植物群落構建9.3.1 黏土質岸線修復后生境植物群落設計9.3.2 砂土質岸線修復后生境植物群落設計9.3.3 含鹽砂質岸線修復后生境植物群落設計9.3.4 岸線植物群落構建9.4 岸線多孔混凝土生態建設工程案例9.5 本章小結
第10章 岸線修復型多孔混凝土制備與預制構型設計技術指南10.1 總則10.2 術語、符號10.2.1 術語10.2.2 符號10.3 制備原材料10.3.1 -般要求10.3.2 骨料10.3.3 水泥10.3.4 膠結材料10.3.5 拌和用水10.4 配合比設計10.4.1 -般要求10.4.2 配合比計算10.4.3 配合比設計10.4.4 配合比施工調整10.5 多孔混凝土及拌和物性能指標10.5.1 -般要求10.5.2 混合料制備工藝10.5.3 混合料性能指標10.5.4 硬化多孔混凝土性能指標10.6 多孔混凝土預制構型lO.6.1 -般要求lO.6.2 多孔混凝土預制單球組合10.6.3 多孔混凝土預制球連體砌塊10.6.4 多孔混凝土凹凸連鎖具孔矩形砌塊10.6.5 多孔混凝土預制方形組合自嵌式砌塊10.6.6 多孔混凝土魚巢式砌塊10.6.7 多孔混凝土直立岸線預制扇形塊體10.6.8 多孔混凝土直立岸線連鎖砌塊10.7 多孔混凝土預制構型養護10.7.1 振動成型10.7.2 養護模式10.8 多孔混凝土檢驗規則10.8.1 檢驗分類lO.8.2 取樣與批號10.8.3 判定與復檢10-附錄A 多孔混凝土抗壓強度測試10-附錄B 滲透系數測試10-附錄C 孔隙率測試10-引用標準名錄
第11章 河湖岸線生態建設技術指南11.1 總則11.2 河湖岸線生態建設概述11.2.1 河岸岸線生態與生境特征11.2.2 河湖岸線生態建設解決的問題11.2.3 河道堤岸生態建設技術要求11.3 河道堤岸生境建設方法11.3.1 土壤修復材料11.3.2 河湖岸線多子L生境修復基材11.3.3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生態建設構型11.3.4 河湖岸線多子L混凝土預制構型選用11.3.5 多孔混凝土生態護坡構建11.4 植物群落設計與重建11.4.1 黏土質岸線修復后植物選擇11.4.2 砂土質岸線修復后植物選擇11.4.3 含鹽砂質岸線修復后植物選擇11.4.4 植物群落配置與構建11.4.5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生境推薦植物群落11.4.6 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的植物效應11.5 河湖岸線植物自然養護11.6 施工與驗收11.6.1 施工期主要技術環節驗收11.6.2 竣工時主要技術驗收環節11.6.3 驗收時質量檢查11-引用標準名錄
參考文獻收起全部>>
展開全部
河湖岸線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 作者簡介
吳義鋒,副教授,國家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主要從事水環境修復工程技術、水污染控制等相關領域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2項,參與國家水污染控制重大專項、浙江省水利科技及其水環境治理橫向課題30余項。在水污染控制、生態岸線物質交換、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國際會議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檢索13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出版論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