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論法學研究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00225
- 條形碼:9787519700225 ; 978-7-5197-002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法學研究方法 本書特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層出不窮的中國法律問題,面對浩如煙海的法學文獻,研究者要想在法學研究中做出理論上的貢獻,就必須保持開放豁達的胸襟和與時俱進的精神,改善自己做學問的方法,逐步學會從社會生活的經驗中發現規律、提出理論的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對于那些正在嘗試進入法學之門的青年學子而言,對各種法學方法都加以了解,并進行相應的學術嘗試,從而發現一條適合自己的研究路徑,是進入法學研究世界的必由之路。 本書是一部有關法學研究方法的學術著作,記錄了筆者八年來在這一問題上的所思所想。本書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做研究""如何寫文章"的問題,全書主要包括法學方法的基本要素--關于法學研究方法的對話之一、法科學生如何撰寫學術論文--關于法學研究方法的對話之二、社會科學對法學方法的影響等內容。
論法學研究方法 內容簡介
◎作者將從事法學研究近三十年的的各種體會都通過一種非學院式的表述方式進行了記錄。◎與傳統的學院式風格相比,本書所具有的鮮明的口語化特點以及特有的概念化總結,可能要比一些相關學術論著更容易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論法學研究方法 目錄
——關于法學研究方法的對話之一
附錄一中國的問題,世界的眼光
法科學生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關于法學研究方法的對話之二
附錄二穿越經驗事實的迷霧
社會科學對法學方法的影響
附錄三如何研究法律問題
如何進行原創性法學研究
附錄四驚心動魄的跳躍
法學研究的第三條道路
——連接經驗與理論的法學研究方法
附錄五法學研究方法的反思
法學研究的社會科學轉型
附錄六法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范式與方法問題
附錄七制度問題與理論問題的區分
參考書目
論法學研究方法 作者簡介
陳瑞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刑事訴訟法、證據法、司法制度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曾被中國法學會評選為“第四屆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被教育部遴選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在正式的學術研究之余,致力于法律理念的普及和啟蒙工作。在堅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前提下,更追求“做萬場講座”,努力向法科學生、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普通公眾傳播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