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智能化大趨勢-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66482
- 條形碼:9787302466482 ; 978-7-302-4664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化大趨勢-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 本書特色
自2015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先后組織近300位院士及專家對我國在信息技術、智能材料、智能制造、智能能源、智能生活等重點領域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創新力進行了研判與評估,從多個側面分析和揭示了我國在這些領域重點方向的科技發展水平及國際定位。本書系統總結與匯編了上述研究成果,全書由三部分組成: 在*部分“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定性評估”中,通過專家對相關創新力評估指標打分的方式,對五大重點領域中31個方向的科學創新力、技術創新力和產業創新力進行了評價,從而形成各方向的創新力定性評估結論; 在第二部分“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定量評估”中,通過對文獻、專利進行計量統計的方式,對五大重點領域中的27個方向進行了評價,從而形成各方向的創新力定量評估結論; 在第三部分“面向智能社會的若干產業創新力評估”中,對大數據、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終端四個典型產業的國內外產業生態進行了分析。 希冀讀者通過本書對我國在重點領域的科技發展水平有一個系統而全面的認識。
智能化大趨勢-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科協組織300余位院士及學科專家對國家重點科技領域的發展水平進行的評估與分析,并對大數據、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終端四個典型產業的國內外產業生態進行了分析。專家組成員包括潘云鶴院士、鄔賀銓院士、葉恒強院士、包信和院士、鐘掘院士、盧秉恒院士、丁漢院士、蔣德莊院士、雒建斌院士、任露泉院士、譚建榮院士、田紅旗院士、熊有倫院士、楊華勇院士、田中群院士、金紅光院士、謝毅院士、祝世寧院士、龔旗煌院士、周炳琨院士、李國杰院士等。本書是一部600頁有關智能化發展趨勢及產業現狀的政府解讀讀物。迎接智能社會變革浪潮,開展國家創新力評估,解析創新產業生態的百科全書。全書為硬殼精裝,彩色印刷,值得珍藏!
智能化大趨勢-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 目錄
一創新力定性評估概述
(一) 創新力定性評估的基本方法
(二) 創新力定性評估的重點領域
二創新力定性評估結論
(一) 創新水平
(二) 創新潛力
(三) 創新生態
(四) 創新力
(五) 綜合評估結論
三信息技術領域創新力定性評估
(一) 網絡與通信
(二)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三) 新型計算與存儲
(四) 微電子與光電子器件
(五) 量子信息
(六) 人機交互技術
四智能材料領域創新力定性評估
(一) 智能超構材料
(二) 超導智能材料
(三) 智能控釋材料
(四) 智能仿生材料
(五) 智能金屬材料
(六) 智能陶瓷材料
(七) 智能有機高分子材料
(八) 智能復合材料
(九) 智能流變體
五智能能源領域創新力定性評估
(一) 能源獲取
(二) 能源轉換
(三) 能源存儲
(四) 能源輸送
(五) 能源使用
(六) 能源回收與集成
六智能制造領域創新力定性評估
(一) 流變成形制造
(二) 切削加工制造
(三) 智能設計
(四) 仿生制造
(五) 微電子制造
(六) 智能裝備與系統制造
七智能生活領域創新力定性評估
(一) 服務機器人
(二) 智能交通系統
(三) 智能健康系統
(四) 泛在安防
第二部分面向智能社會的國家創新力定量評估
一創新力定量評估概述
(一) 創新力定量評估的基本方法
(二) 創新力定量評估的部分指標含義及計算方法
(三) 創新力定量評估的重點方向
二創新力定量評估結論
(一) 科學產出貢獻率和學科相對強度
(二) 技術產出貢獻率和技術創新相對活躍性
(三) 主要國家論文和專利產出傾向性的比較
(四) 創新力總體表現及國際地位比較
三信息技術領域創新力定量評估
(一) 第四/五代移動通信技術(4G/5G)
(二)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三) 新型計算與存儲技術
(四) 量子信息
(五) 人機交互技術
四智能材料領域創新力定量評估
(一) 超構材料
(二) 低維材料
(三) 超導材料
(四) 智能控釋材料
(五) 智能可穿戴材料與器件
(六) 智能仿生材料
(七) 智能金屬材料
(八) 智能陶瓷
(九) 智能高分子材料
(十) 智能復合材料
(十一) 智能流變體材料
五智能能源領域創新力定量評估
(一) 能源轉換方向
(二) 能源存儲方向
(三) 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和接入技術)
(四) 智能電網
六智能制造領域創新力定量評估
(一) 微納制造
(二) 增材制造
(三) 合成生物學
七智能生活領域創新力定量評估
(一) 服務機器人
(二) 智能交通系統
(三) 無人駕駛交通工具
(四) 智能健康系統
附錄120個方向Top20國家/地區的創新力
附錄227個方向Top20國家/地區的科學創新力
附錄320個方向Top20國家/地區的技術創新力
第三部分面向智能社會的若干產業創新力評估
一大數據產業
(一) 全球大數據產業生態
(二) 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
二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產業
(一) 全球5G產業生態
(二) 中國5G產業生態
三無人駕駛汽車產業
(一) 全球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生態
(二) 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生態
四智能終端產業
(一) 全球智能終端產業生態
(二) 中國智能終端產業生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