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16763
- 條形碼:9787030516763 ; 978-7-03-05167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 本書特色
本書論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形成的地質背景:通過大量野外調查,系統總結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在拉張盆地區群發、沿活動斷裂帶集中、順地貌變異帶展布、在地面沉降區出露、在黃土濕陷區散布的發育分布規律;通過各種勘探和監測手段,發現了汾渭盆地地裂縫走向分段、平面分支、垂向分異、剖面分帶的立體結構特征,揭示了其垂直位錯為主、水平拉裂較小、水平扭動甚微的運動規律以及周期性開裂、分段活動性差異和人類營力增強的活動規律;通過模型試驗、數值模擬和理論分析,揭示了地裂縫的區域群發機制、盆地同生機制、斷裂共生機制和水動力再生機制,提出了構造控縫、應力導縫、抽水擴縫和浸水開縫的地裂縫成因理論;揭示了工程建(構)筑物在地裂縫活動下的致災規律,提出了控制采水、合理避讓、適應變形、局部加固的減災技術;研究了高鐵與地裂縫相交以及地鐵與地裂縫小角度相交時的變形破壞特征及致災機理,提出了高鐵及地鐵T程的地裂縫減災技術體系。
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 內容簡介
彭建兵、盧全中、黃強兵等著的《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精)》論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形成的地質背景:通過大量野外調查,系統總結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在拉張盆地區群發、沿活動斷裂帶集中、順地貌變異帶展布、在地面沉降區出露、在黃土濕陷區散布的發育分布規律;通過各種勘探和監測手段,發現了汾渭盆地地裂縫走向分段、平面分支、垂向分異、剖面分帶的立體結構特征,揭示了其垂直位錯為主、水平拉裂較小、水平扭動甚微的運動規律以及周期性開裂、分段活動性差異和人類營力增強的活動規律;通過模型試驗、數值模擬和理論分析,揭示了地裂縫的區域群發機制、盆地同生機制、斷裂共生機制和水動力再生機制,提出了構造控縫、應力導縫、抽水擴縫和浸水開縫的地裂縫成因理論;揭示了工程建(構)筑物在地裂縫活動下的致災規律,提出了控制采水、合理避讓、適應變形、局部加固的減災技術;研究了高鐵與地裂縫相交以及地鐵與地裂縫小角度相交時的變形破壞特征及致災機理,提出了高鐵及地鐵T程的地裂縫減災技術體系。本書可供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工程勘察與設計、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等領域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高校教師、研究生和大中專院校學生參考。
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 目錄
第1章 汾渭盆地地裂縫形成的大陸動力學背景
1.1 大同盆地地裂縫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質背景
1.1.1 區域構造演化背景
1.1.2 深部構造模型
1.1.3 基底構造模型
1.1.4 第四紀結構模型
1.1.5 水文地質結構模型
1.1.6 活動構造模型一斷層活動
1.1.7 地震活動
1.1.8 構造應力場
1.2 太原盆地地裂縫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質背景
1.2.1 區域構造演化背景
1.2.2 深部構造模型
1.2.3 基底構造模型
1.2.4 第四系結構模型
1.2.5 水文地質結構模型
1.2.6 活動構造模型一斷層活動
1.2.7 地震活動
1.2.8 構造應力場
1.3 臨汾盆地地裂縫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質背景
1.3.1 區域構造演化背景
1.3.2 深部構造模型
1.3.3 基底構造模型
I.3.4 第四系結構模型
1.3.5 水文地質結構模型
1.3.6 活動構造模型一斷層活動
1.3.7 地震活動
1.3.8 構造應力場
1.4 運城盆地地裂縫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質背景
1.4.1 區域構造演化背景
1.4.2 深部構造模型
1.4.3 基底構造模型
1.4.4 第四系結構模型
1.4.5 水文地質結構模型
1.4.6 活動構造模型一斷層活動
1.4.7 地震活動
1.4.8 構造應力場
1.5 渭河盆地地裂縫地面沉降形成的地質背景
1.5.1 區域構造演化背景
1.5.2 深部構造模型
1.5.3 基底構造模型
1.5.4 第四系結構模型
1.5.5 水文地質結構模型
1.5.6 活動構造模型一斷層活動
1.5.7 地震活動
1.5.8 構造應力場
第2章 大同盆地地裂縫
2.1 地裂縫區域分布規律
2.1.1 歷史與現狀概況
2.1.2 地裂縫分布規律
2.1.3 地裂縫發育特征及活動性
2.2 大同市地裂縫
2.2.1 大同市地裂縫分布及特征
2.2.2 大同市地裂縫成因分析
2.3 大同應縣地裂縫
2.3.1 應縣石莊村地裂縫基本特征
2.3.2 應縣石莊村地裂縫成因分析
第3章 太原盆地地裂縫
3.1 地裂縫區域分布規律
3.1.1 歷史與現狀概況
3.1.2 地裂縫分布規律
3.2 晉中交城一文水地裂縫
3.2.1 地裂縫概況
3.2.2 地裂縫的平面分布特征
3.2.3 地裂縫的剖面特征
3.2.4 地裂縫的活動特征
3.2.5 地裂縫的成因模式
3.3 祁縣一太谷地裂縫
3.3.1 地裂縫概況
3.3.2 地裂縫的發育特征
3.3.3 孕災條件
……
第4章 臨汾盆地地裂縫
第5章 運城盆地及峨眉臺地地裂縫
第6章 渭河盆地地裂縫
第7章 汾渭盆地典型地區地面沉降發育規律、成因與防控研究
第8章 地裂縫三維地震探測新技術及其應用
第9章 黃土開裂力學機制與地裂縫成因關系
第10章 汾渭盆地地裂縫成因機理綜合研究
第11章 地裂縫對高鐵工程的危害及減災措施研究
第12章 地裂縫對地鐵工程的危害及減災措施研究
第13章 地裂縫對工程建(構)筑物危害及防治對策研究
第14章 汾渭盆地地裂縫危險性分區與風險預測
第15章 汾渭盆地地裂縫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后記——汾渭地裂縫研究心路歷程..
《新世紀工程地質學叢書》出版說明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