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民國時期新舊文學關系散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6311
- 條形碼:9787516196311 ; 978-7-5161-963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時期新舊文學關系散論 本書特色
縱觀一百多年來中國思想文化歷程,因應時勢變遷、國力強弱,新舊之辨、新舊之爭既有思想文化論爭的學術意圖,更是現實政治參與下的意識形態斗爭。就思想文化論爭層面而言,注重學理層面闡發,探幽燭微,以真知為皈依,是那些堅守學術倫理的知識精英內在追求,他們心懷與“價值無涉”的倫理標準,并不在意外在的價值判斷。就意識形態斗爭層面而言,著眼于現實實踐,以排除異己力量為己任,以戰勝為皈依,有鮮明的價值觀為判斷標準,這個標準往往以“進步”和“落后”為標簽,激起價值觀的沖突和對抗,貼合時代潮流的被認定為“進步”,和時代潮流有抵觸的往往被貼上“頑固”或“倒退”的標簽。順應時代潮流,迎合公眾心理,也成為意識形態斗爭中常見策略。
民國時期新舊文學關系散論 內容簡介
本書從晚清民國初期的啟蒙思潮談起,蓋因白話的倡導萌蘗于啟蒙思潮中啟迪民智的原初理想。白話*終替代文言成為主要交際工具,由原初部分的、功能性設計,一變為整體的、結構性實踐。這個變化是相當巨大的,在其建構過程中伴生著種種問題,具體過程之復雜,決不是文學革命倡導者所言的那樣順暢、簡單,即便到今天這一過程是否終止也是一個問題,可以說,文白之間的內在緊張與和解,一直持續著。筆者以為舊體文學并沒有消隱在歷史的忘川之水中,而是幻化千身,融入到新文學。
民國時期新舊文學關系散論 作者簡介
尹奇嶺,男,安徽鳳臺人,文學博士,阜陽師范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版專著《民國南京舊體詩人雅集與結社研究》一部。在《中國現代文學叢刊》、《學術界》、《出版科學》、《江淮論壇》等刊物發表論文三十多篇。主持國家社科項目一項,省部級課題三項。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近年來對舊體詩詞在民國時期的表現,以及與白話新文學之間關系問題關注較多,同時對新文學形式制度建構(如白話語體形式、橫行的排版形式、標點的句斷形式等)方面亦有濃厚興趣。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