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和志武學術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225843
- 條形碼:9787548225843 ; 978-7-5482-25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志武學術文選 內容簡介
《和志武學術文選/云南文庫·學術名家文叢》是和志武先生納西學研究的成果集萃之一。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東巴文化論,主要綜述作者對東巴文化、東巴文、象形文字、東巴經等納西學內容的研究和思考;下篇為歷史語文論,主要論述納西族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例如:口傳文學、民歌、“拇瓜”制度、殉情的社會歷史原因等內容。全書所論均為納西學研究的重點內容,具有很好的實用參考價值。
和志武學術文選 目錄
納西族的社會歷史與東巴教的形成和發展——《中國原始宗教資料叢編·納西族卷》前言
略論納西族的東巴教和東巴文化
炎黃、古羌與納西東巴文化
納西族原始巫教古文化之淵源
麗江下長水古許群體之祭天
東巴文原名內涵
納西東巴經中的tsho21“人”和lv23“牧奴”
納西東巴經語言試析
納西族古文字概論
試論納西族象形文字的特點——兼論原始圖畫字、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區別
從象形文東巴經看納西族社會歷史發展的幾個問題
藏文化對納西文化的影響
論《魯般魯饒》
東巴經中的木氏土司事跡
關于納西族天文學方面的若干資料
日文版《納西東巴文化》序
下篇 歷史語文論
納西語概況
納西人學漢語的語音矯正
納西新文字的制定和試驗推行
試論漢語在納西語豐富和發展中的作用
納西族支系研究一題
納西族口傳文學概論
納西族的民歌
麗江江邊調
古代納西族的“拇瓜”制度
近代納西族的歷史發展
納西族的道德觀念
納西族民間殉情的社會歷史原因
附錄:和志武先生學術年譜
后記一 致力于納西學的崛起
后記二
后記三 做學問必須做老實人
后記四
和志武學術文選 節選
《和志武學術文選/云南文庫·學術名家文叢》: 六、祭村寨神和尊重優待老人的傳統 下長水村本來有傳統的祭寨神,納西語叫zzee we biuq(孜汶本),意為祭村寨部落神;村后馬鞍山頂南端是豎立寨旗處,至今仍稱豎寨旗處。到20世紀40年代,已沒有祭寨神之活動了,卻被古許祭天群保留下來,與祭天結合在一起,保持了古代社會長老會議的遺風。寨神祭壇在祭天壇的西北角,祭寨神于正月九日下午舉行,立三棵青栗樹和三個動魯神石,立一松樹,上掛一塊紅布為寨旗,以米、肉、酒為牲品,另立一桿白楊頂災棍,上放一個雞蛋,內容與前述相同。主持者除東巴祭司外,必有一位本祭天群的*年長者(男性)為主祭,代表這一祭天群的主人家。所祭寨神之三尊神靈(三棵栗樹)為“孜巨徹”*早一代寨神、“孜律徹”中間一代寨神、“孜命徹”*后一代寨神。祭祀寨神的目的是緬懷先祖遷徙歷史和建寨業績,祈求全寨人丁興旺,六畜增殖,五谷豐登。 寨神壇下方也是老人舉行會議、休息、會餐的特設場所。長水古許祭天群祭祀四尊神靈,熟獻時由*年長的四位老人上祭壇,分別跪拜親自祭獻酒肉飯湯,此四老人稱“哈時希孟”,即獻飯老人,加上一個替補者共有五人,再加一個本祭天群的東巴(五十來歲),共有六個,成為該古許祭天群的“長老會議”。凡屬本祭天群的一切祭祀活動中的大事,都由長老會議協商定奪。若有人在外地吃了狗肉,則不準參加祭天活動;如為減輕輪豬戶負擔,經長老會議協商決定,大豬從180斤減為120斤(老稱每斤16兩),小豬從120斤減為80斤;本群體中如有虐待老人、偷盜、調戲婦女、惡霸等劣跡,長老會議有權令其家長或本人到祭寨神處,接受老人們的教育和感化,雖無近代法律和法庭之權威,但有傳統教育感化和群眾輿論之作用。納西古諺稱:“未出禍害前,先請酋和老。”老人、耆老、長老、老民皆稱為mul目;“酋”稱為zzee主,在古代社會中,“目”的地位頗高,“主”離不開“目”,受“目”的制約。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