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科學的終結-(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62156
- 條形碼:9787302462156 ; 978-7-302-46215-6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的終結-(修訂版) 本書特色
《科學的終結:用科學究竟可以將這個世界解釋到何種程度(修訂版)》: 這本書告訴我們,西方前沿科學究竟發展到了在國人看來如何荒誕離奇的程度?還有,被我們無比崇拜的霍金,以及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他們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在他們的同行眼里是怎樣的一種奇葩存在? 歐美大眾對于前沿科學的了解和感知到底達到了一種什么程度?他們和我們一樣將科學實用了?還是,真的理解了一些和我們普通大眾,甚至某些科學家想象中不一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 這些科學精神和思想,真的影響了美國社會的全面創新了嗎?又是如何影響的? 作者作為《科學美國人》的資深記者,如何利用工作之便,到*科學家家里登堂入室,設法將科學家不與他人言說的秘密挖出來,且如何規避法律風險,將這些秘密和盤托出? 他做這一切就是他自己宣稱的,有責任和義務將真正的科學和真實的科學家普及給大眾?美國大眾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和了解了這些瘋狂得讓人窒息的科學,或者更應該說是文學評論似的反諷的科學? 科學的終結插圖創意 以洞察世間萬物的眼睛為起始點,流動的線條代表著復雜的思維。不同的分割色塊代表著空間的不同。沉穩的黑色代表未知,流動的白色代表探索的已知。黑白同時結合人臉也是一種陰陽矛盾的同體。有限既是無限,無限又可化為有限。
科學的終結-(修訂版) 內容簡介
《科學的終結:用科學究竟可以將這個世界解釋到何種程度(修訂版)》: 《科學的終結》同時入選“新中國60年600本影響力圖書”及“改革開放30年300本影響力圖書”兩個書系,是終結系列《科學的終結》《自然的終結》《歷史的終結》之中*受歡迎且影響*為深遠的一部,該書實際上討論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科學觀問題。不過在許多人看來,所謂科學的終結僅僅是對西方現代古典科學的又一次質疑,或許這是庫恩所說的下一次“科學革命”。
科學的終結-(修訂版) 目錄
科學的終結-(修訂版) 相關資料
“在這本雄辯的佳作中……霍根引領著我們,旁觀他對數十位科學家的采訪。他的采訪策略是揪住這些科學家不放,一定要他們坦露自己對于科學發展到了何等地步、*終將發展向何處等問題的看法;而這些科學家們,則是當今地球上*特立獨行、*有思想,當然也是*難纏的人物……他們都在霍根娓娓道來的行文中,栩栩如生地躍入我們眼前。”——《華盛頓郵報書評世界》 “由于霍根那流暢的文筆、帶有惡作劇色彩的幽默感和善于捕捉細節的犀利眼光,他筆下所描述的一系列采訪令人讀來饒有趣味,有時甚至會令你忍俊不禁……這*是一部好書。”——《華爾街日報》 “作為一位技巧嫻熟的語言大師和目光犀利的觀察家,霍根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清晰而又流暢的世界,從超弦理論和托馬斯·庫恩對科學革命的分析,到生命起源和社會生物學。”——《商業周刊》 “該書*的閱讀樂趣,源自霍根與那些以科學為終生目標的人們之間的遭遇戰。”——《舊金山紀事報》 “引人入勝的觀點和極富洞察力的描述比比皆是。”——《圖書館學報》 “科學寫手約翰·霍根的《科學的終結》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書,堪稱該文體的代表之作,也有著該文體所固有的優點和缺點。讀來引人入勝,且能引人思考。”——《美國理性雜志》 “這是一場橫掃一切的雄辯盛宴,勝人一籌的喜悅隨處可見。”——《華盛頓時報》 “約翰·霍根刺激得每個人都不吐不快。也許近年來描寫科學的著作中,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引發如此之多的評論。”——《落基山新聞》 “《科學的終結》一書深入揭示了當代諸多*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內心世界。閱讀它,享受它,并且感悟它吧!”——《哈特福德新聞報》 我們很可能已經發現了正在苦苦追尋的終極答案。當然,據說就在一個世紀以前,物理學家們也曾提出過類似的完成論觀點,但現在的情況顯然已與那個時代完全不同了。真的嗎?這本身就是個重大問題。——戴維·L. 古德斯坦(David L.Goodstein)摘自《科學》第272卷,1996.6.14 《科學的終結》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當然,有的讀者偏好那些論旨宏闊嚴肅、有著大量腳注和參考書目的著作,有些人則喜愛那類可改變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其作者能敏銳地把握歷史嬗變潮流的書,這兩類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受益。如果有誰正準備舉辦一次高朋滿座的晚會,而與會嘉賓們又都是非凡俗之輩,那么,你也可讀一讀霍根這本書,輔以精心的籌備,保你會在宴會上制造出一種熱烈的氣氛——從主菜上桌直到*后一道甜食。——查里斯·帕提特(Charles Petit)摘自《舊金山紀實報》,1996.6.23 對于任何一位關注基礎科學或科學哲學之前沿領域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惹人矚目的,更不用說對那些獻身于這些領域的人們了。——保羅·R. 克魯斯(Paul R.Cross)摘自《威爾遜季刊》第20卷,第3期,第98—99頁 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仍想當然地認為,科學將永遠是個獲得愈益重大真理的進步事業。霍根讓我們從這種教條的迷醉中驚醒過來,并促使人們理智地重新思索這種浪漫的科學觀。——安東尼·J. 德桑提斯(Anthony J.Desantis)摘自《奧蘭多衛報》,1996.8.4
科學的終結-(修訂版)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約翰·霍根(John Horgan)是《科學美國人》雜志《Scientific American》(其中文版為《環球科學》)的資深撰稿人。他曾兩度獲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與社會關系促進獎。他著有四本書,包括《科學的終結》(The End of Science,Addison Wesley,1996)和《戰爭的終結》(The End of War,McSweeney's, 2012)。他的文章登載在《紐約時報書評》《發現》《新科學家》《科學》和《集萃》等雜志上。《科學美國人》是美國歷史最長的、一直連續出版的雜志,也是著名的《科學》(Science)的姊妹刊。大眾化的高水平學術期刊,有151位諾貝爾獎得主撰稿。自2005年起,霍根就職于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全美工程類大學排名前五,畢業生就業率和薪資排名前三,被稱為“工程師的搖籃”),講授科學史。 譯者簡介: 孫雍君,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原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擅長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其科學方法論思想為指導,采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綜合考察、分析比較與理論論證等方法。著有《現代科學技術與馬克思主義》(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譯著《高級迷信: 學術左派及其關于科學的爭論(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歷史上的書籍與科學》(當代科學文化前沿叢書)(【美】格羅斯、萊維特著,孫雍君、張錦志譯),《書寫生物學: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文本》,科研項目“《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教學內容改革研究”曾獲一等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