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3235
- 條形碼:9787516193235 ; 978-7-5161-932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研究 本書特色
語法學界對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的性質一直認識不一。由劉探宙*的《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研究/文學語言研究系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全面系統地研究了現代漢語的同位同指句法關系,給同位同指關系設立了明確的形式定義和鑒別標準,并窮盡性地考察了兩項至多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在比較辨析同位同指組合與偏正結構、主謂結構、并列結構異同的基礎上,本書揭示出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的實質是后項對前項的闡釋關系。這呈現出明顯的在線組合特征,這種亦動亦靜的特點并不適用于生成語法的DP理論。
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研究 內容簡介
語法學界對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的性質一直認識不一,本書全面系統地研究了現代漢語的同位同指句法關系,給同位同指關系設立了明確的形式定義和鑒別標準,并窮盡性地考察了兩項至多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在比較辨析同位同指組合與偏正結構、主謂結構、并列結構異同的基礎上,本書揭示出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的實質是后項對前項的闡釋關系,這呈現出明顯的在線組合特征,這種亦動亦靜的特點并不適用于生成語法的DP理論。
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研究 目錄
導言
**章 為什么要研究同位同指組合**節 漢語同位語法現象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一 概念:漢語傳統語法論著對“同位語”的論述二 結構關系:從同位語到同位結構三 解釋:從專項研究到多維視角四 對話:不同學派的交流第二節 漢語同位句法現象值得研究和重視一 同位關系的研究薄弱點和重點二 同位關系研究的理論價值三 例句來源說明
第二章 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的性質**節 同位關系和偏正關系一 前項是否為后項劃定外延二 前項是否為后項增加信息量三 對前項進行疑問詞替代測試四 兩項之間是否包含“的”或可以插入“的”五 說話人對定中偏正關系和同位關系的信息編碼模式不同第二節 同位關系和主謂關系一 同位關系和主謂關系有相通之處二 雖相通但有差異三 從漢語本質語法關系看同位與主謂第三節 同位關系和并列關系一 有共同點:并立、同位二 語義、識解策略和句法上都不同本章小結
第三章 同位同指組合的句法實現方式**節 同位關系:動靜之間一 上古漢語同位關系的形成:經濟而高效的“補釋”二 “闡釋”重于“并立”三 動靜連續統:從同位同指組合的答問看第二節 同位關系的句法實現:在線組合一 非靜態詞組層面的同位同指現象二 同位同指組合的句法實現:“在線生成”是實質本章小結
第四章 同位同指組合的形式鑒別**節 識別同位同指組合一 識別同位關系的三個要點二 測試同指的形式手段第二節 跨語言同位現象的差異一 相同語用需求的不同句法表現二 與各自語法體系的自洽第三節 哪些成分能做同位項一 陳平(1987) 的七類名詞性成分二 能做同位關系成分項的八類名詞性成分第四節 地點直示成分充任同位項的規律一 定中名名組合:地點直示成分不充任同位項二 同位同指組合:地點直示成分充任同位項三 臨近影響效應——虛化的PD四 名詞性成分后做狀語的PD五 小結本章小結
第五章 雙項同位同指組合**節 雙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一 普通名詞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二 專有名詞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三 人稱代詞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四 照應詞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五 “數量名”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六 “一量名”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七 “指量名”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八 “時地直示詞”居首的組合序列類型第二節 雙項同位同指組合搭配規律一 不同名詞性成分充任同位同指組合前項的能力級差(hierarchy)二 不同名詞性成分充任同位同指組合后項的能力級差第三節 雙項同位同指組合的句法能力和句法類別一 雙項同位同指組合的句法分布傾向二 雙項同位同指組合的句法關系類第四節 五類句法關系難斷定的雙項“名名組合”一 “專有名詞(包括‘類專有名詞’) 稱謂詞”組合二 “王念孫父子”“他爺仨”“小張幾個醫生”“小李他們”組合三 “博士鄉長”“鄰居夫妻”類不是同位同指組合四 貧嘴張大民和快嘴李翠蓮:發展中的同位和偏正五 “我們出版社”類:可以是同位關系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三項以上的多項同位同指組合**節 三項同位同指組合一 三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二 三項組合同位項的搭配序列表第二節 四項同位同指組合一 四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二 四項同位同指組合各序列的搭配表第三節 五項同位同指組合一 五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序列二 五項同位同指組合的搭配序列表第四節 六項同位同指組合一 六項同位同指組合的類型二 六項同位同指組合的搭配序列表第五節 七項以上同位同指組合一 七項同位同指組合二 八項同位同指組合第六節 多項同位同指組合搭配規律一 多項組合的考察方法二 搭配序列測試結果分析本章小結
第七章 同位同指組合的結構特點及分析方法**節 同位同指組合的結構特點一 同位同指組合的句法框架二 A區域——語用區三 B區域——語義核心區四 C區域——照應定位區五 各句法位置的同位同指組合的項數容納差異第二節 漢語同位關系DP分析的適用性問題一 漢語同位關系的兩種DP分析法及其困境二 漢語同位關系有不同于英語等印歐語的獨特性三 漢語同位關系的語用特性與X—bar理論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漢語同位同指組合研究 作者簡介
劉探宙,副研究員,1973年7月出生于山東省煙臺市。2001年至今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室工作。曾先后獲得山東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12——2014年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先后被聘為研究助理和執行研究員。專業領域包括漢語語法語義和方言語法等,曾在《中國語文》、《方言》、《語言科學》等專業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