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建設年鑒: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01372
- 條形碼:9787112201372 ; 978-7-112-2013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建設年鑒:2016 本書特色
《天下大同:北魏平城遼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綱》由段智鈞、趙娜冬編著。1933年梁思成、劉敦楨、林徽因等中國營造學社前輩學者在大同實地調查后發表重要學術論文《云岡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筑》和《大同古建筑調查報告》,并藉此契機逐步開創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學術研究體系!短煜麓笸:北魏平城遼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綱》秉承梁思成等先生指明的學術方向以及歷史文獻與實物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進一步系統梳理相關建筑遺存、遺跡和歷史文獻;并結合數十年來的考古發現和深入調查成果,嘗試在更加寬廣的北魏平城、遼金西京都城視野內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探索和推證,力圖描繪這兩個大的時間段數百年間的城市建筑輪廓。
中國建設年鑒:2016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特載、專論、建設綜述、名地建設、法規、數據統計與分析、部屬單位、社團及部分央企。主要內容包括: 法規建設 ; 住房保障 ; 城鄉規劃 ; 標準定額 ; 房地產市場監管等。
中國建設年鑒:2016 目錄
前言
上篇 北魏平城
1 奮翼幽裔,翰飛京師——北魏定都平城的人文背景
1.1 北魏定都平城的環境條件
1.1.1 北方地區環境變化與拓跋鮮卑內遷
1.1.2 平城地區農牧整合與拓跋鮮卑定都
1.1.2 北魏定都平城的文化生態
2 衢交問鼎,路盈訪璽——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設
2.1 平城城市建設與布局探微
2.1.1 平城的外城與郭城
2.1.2 平城的城門與城墻
2.2 平城遺跡所見建筑形象拾零
2.2.1 屋頂形式
2.2.2 建筑構件
2.2.3 建筑結構
3 化由禮治,政以寬成——北魏平城的宮室殿宇
3.1 宮殿建筑考證
3.1.1 宮城范圍:考古證據與文獻推理的結合
3.1.2 宮城遺跡:對大同操場城北魏一、二號遺址原有建筑的一些討論
3.1.3 鄴城模式:道武帝、明元帝時期的宮殿建設(398—423年)
3.1.4 大朝永安: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時期的宮殿建設(425—458年)
3.1.5 太和新制:孝文帝時期的宮殿建設(477—492年)
附記之一:白臺與白樓
附記之二:平城宮殿的東、西堂
附記之三:平城的儒學
3.2 郊壇明堂考論
3.2.1 郊壇
3.2.2 明堂
附記:平城的籍田
4 望儀神婉,即象心虛——北魏平城的佛教寺院
4.1 平城佛寺之鉤沉
4.2 云岡石窟的興建
4.3 平城佛塔之形象
下篇 遼金西京
5 遼金西京城市建設概覽
5.1 遼
5.1.1 城池
5.1.2 官署建筑
5.1.3 學校建筑
5.1.4 宗教建筑
5.2 金
5.2.1 城市
5.2.2 宮殿
5.2.3 官署
5 2.4 宗廟
5.2.5 宗教建筑
5.2.6 普通住宅
6 遼金西京佛寺建筑英華
6.1 華嚴寺
6.1.1 關于寺院建造年代的討論
6.1.2 關于寺院朝向的討論
6.1.3 關于寺院布局形制的討論
6.1.4 大雄寶殿
6.1.5 薄伽教藏殿
6.1.6 海會殿
6.2 菩化寺
6.2.1 概況與沿革
6.2.2 大雄寶殿
6.2.3 普賢閣
6.2.4 三圣殿
6.2.5 山門
6.3 木構建筑實例的構造特點
6.3.1 用材
6.3.2 構架類型
6.3.3 鋪作
6.4 相關建筑研究的深入
6.4.1 引言
6.4.2 關于營造用尺的推算
6.4.3 對用材的一些討論
余論
圖片索引
著者后記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