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對話: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89607
- 條形碼:9787307189607 ; 978-7-307-1896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穿越時空的對話: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 本書特色
由范司永所*的《穿越時空的對話--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以史為線,系統地梳理西方傳統互文思想和現代西方互文理論資源,分類歸納其文學和語言學研究成果,借以引入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視域,并針對國內外文學文本翻譯互文研究現狀,進而闡明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理論研究和實踐推廣之價值。從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理解和表達的兩個階段,即從文本理解的闡釋學角度和文本創作的語言學、文藝學、美學、文化學視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展開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采用跨學科、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系統化研究方法,在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領域內,梳理和統一學科范疇,嘗試性地構建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理論。
穿越時空的對話: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 內容簡介
本研究以史為線,系統地梳理西方傳統互文思想和現代西方互文理論資源,分類歸納其文學和語言學研究成果,借以引入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視域,并針對國內外文學文本翻譯互文研究現狀,進而闡明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理論研究和實踐推廣之價值。從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理解和表達的兩個階段,即從文本理解的闡釋學角度和文本創作的語言學、文藝學、美學、文化學視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展開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采用跨學科、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系統化研究方法,在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領域內,梳理和統一學科范疇,嘗試性地構建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理論。
穿越時空的對話: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 目錄
**章 互文性視角與文學文本翻譯的關聯**節 西方傳統互文觀念與現代互文性理論一、西方傳統互文性觀念:模仿互文觀二、西方現代互文性理論:對話、互涉、顛覆、重構第二節 翻譯研究與文學文本互文性研究一、翻譯研究與互文性的關聯二、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現狀
第二章 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分類**節 文本互文性的類型一、文本含義的擴大:基本性質與新的意義二、文本與互文、互文性:前文本與后文本三、內互文性、外互文性、跨文本性:互文性含義的細化第二節 文學文本英漢互文性翻譯的分類一、翻譯概念的延伸:語內、語際與語符翻譯二、文學文本互文性翻譯的英譯漢、漢譯英的不同取向
第三章 文學文本翻譯的闡釋學互文性**節 闡釋學翻譯思想的演進模式一、西方闡釋學翻譯觀的演進:創生、發展到多元二、中國闡釋學翻譯思想的演進:從譯介到闡發三、闡釋學翻譯觀的局限性第二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生產性與二度創作一、從現象文本到生產文本二、互文性隱喻的二度創作第三節 文學文本翻譯主體間的互動性一、文學文本原文本的作者:互文記憶性寫作二、文學文本翻譯的讀者:互文識別與闡釋三、文學文本翻譯的譯者:互文二度創作第四節 經典文學文本復譯的互文對話及未完成性一、經典文學文本復譯的必然性:時代的需要二、經典文學文本復譯的異質性:詩學的制約三、經典文學文本復譯的未完成性:科學的發展
第四章 文學文本翻譯的語言學互文性**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語言形式互文性一、文學文本翻譯的語音互文:聽音見意二、文學文本翻譯的語詞互文:文化會意三、文學文本翻譯的語法互文:句法限意第二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語義互文性一、文學文本翻譯的語義之關聯:準確認知二、文學文本翻譯的語義之表達:經濟簡約三、文學文本翻譯的語義形態:協調統一第三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語用場域互文性一、文學文本翻譯的語境互文:自律語境與他律語境的重構二、文學文本翻譯的語篇互文:形合與意合的協同
第五章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藝學互文性**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學主題互文性一、文學典籍文本主題淵源:典故之源二、文學典籍文本主題翻譯的內涵外化:變隱為顯第二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創作互文性一、文學文本的翻譯與文學文本的創作之間:互動生成二、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學創作互文手段:互文借用第三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學體裁互文性一、體裁互文性的索源及關聯因素:混合交融性二、文學文本翻譯的體裁互文性:意識形態性三、文學文本翻譯的體裁互文性:對話性四、文學文本翻譯的體裁互文性:語境性
第六章 文學文本翻譯的美學互文性**節 中西美學翻譯思想的互文比照一、文學翻譯中國美學之源及內涵:直覺性體驗二、文學翻譯西方關學之源及內涵:邏輯性推理第二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意象審美的互文對話一、文學文本中文化意象的含義及互文性二、文學文本中文化意象和翻譯審美互文性的關聯三、文學文本翻譯中文化意象審美的互文性策略第三節 文學文本翻譯風格審美的互文對話一、文學文本中風格含義的演繹比照二、文學文本風格翻譯的互文關聯性三、文學文本風格翻譯的互文策略
第七章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學互文性**節 中西文學文本文化翻譯策略的互文比照一、西方文化翻譯策略的演進歷程二、中國文學翻譯文化策略研究的蹤跡第二節 文學文本文化翻譯場社會歷史文化的互動性一、文化翻譯的真實含義二、文學翻譯社會歷史文化互文性:超越理解的蔽障三、文學翻譯意識形態文化互文性:遭遇權力話語的制約第三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適應互文性一、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特性二、文化的自我定位三、文化的認同機制第四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譯者的主體性一、文學文本翻譯的不同文化系統的交流:多重文化身份二、文學文本翻譯的不同文化文學系統之交流:文學視域的融合三、文學文本翻譯的譯者主體性:個性化的文化交流第五節 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互文性策略一、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歸化傾向:譯語化二、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異化傾向:原語化三、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互文糅雜:集合語化
結語 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理論建構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穿越時空的對話:英漢文學文本翻譯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簡介
范司永,湖北文理學院,博士,副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文學文本翻譯的文化誤讀研究”(2009)、重點項目“文學文本翻譯的語言互文性研究”(2013),2010年赴英國參加“英語口語強化培訓”項目。主編《新編大學英語讀想用》(2004),參編中央電大教材《高等文秘寫作》(2012),在《外國語文》、《小說評論》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常年從事《大學英語》、《英語語法》、《基礎英語寫作》、《詞匯學》課程教學,一直擔任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指導,并獲得湖北省畢業生優秀論文獎(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