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顏真卿-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48664
- 條形碼:9787548048664 ; 978-7-5480-486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顏真卿-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 本書特色
古代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可以說從先祖結繩記事起,便有了文字的象形意義,也有著書法審美的萌芽。許裕長編著的《顏真卿》是“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系列之一,選擇中國歷代書法名家顏真卿的代表作品,是練習好書法的精華,供廣大書法愛好者參閱、臨摹及創作。本書具有很強的參考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是廣大書法愛好者練習書法**的*佳范本,極具典藏價值。
顏真卿-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 內容簡介
古代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可以說從先祖結繩記事起,便有了文字的象形意義,也有著書法審美的萌芽。甲骨文是迄今能夠發現的*早的書法形式與藝術,其后產生金文、石刻文、磚瓦文、帛文等,從比較質樸的象形文字,逐步發展出大篆、小篆、隸書、章草、楷書、行書、小草、大草等書法造型藝術。在歷史的演變中,書法藝術的發展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由于中國文字的象形意義,書法也成為我國獨有的造型藝術,歷來為社會上層建筑及文人士子重視。從漢魏時期,眾多士大夫階層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杰出的貢獻,奠定了書法藝術的理論與創作基礎。如東漢梁鵠、崔瑗、蔡邕、杜度等,魏晉時期的鐘繇、索靖、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皇象、陸機、衛瓘、衛恒、衛夫人、謝安、張芝等,隋唐時期智永和尚、薛稷、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李世民、鐘紹京、國仝、歐陽通、裴休、徐浩、李邕、張旭、懷素、高閑、李賀等,兩宋時期的楊凝式、蘇軾、米芾、蔡襄、蔡京、趙佶、黃庭堅、薛紹彭、釋夢英、趙構、陸游、張即之、趙孟堅等,元代趙孟頫、吳鎮、倪瓚、鮮于樞、康里巎巎、鄧文原、耶律楚材等,明清時期的宋克、宋璲、宋廣、李東陽、吳寬、張弼、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王寵、張瑞圖、徐渭、沈度、徐霖、解縉、邢侗、米萬鐘、董其昌、黃道周、倪元璐、王鐸、趙宦光、石濤、朱耷、傅山、鄧石如、金農、鄭板橋、黃易、粱同書、丁敬、吳大澂、吳熙載、何紹基、楊沂孫、吳昌碩、趙之謙等,近代齊白石、林散之、李叔同、于右任、沈伊默、黃賓虹、溥儒等?梢哉f在中華數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文字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書法藝術在文人士大夫及民眾的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書法作為國人*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在今天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重視,是人們豐富精神生活的*,并成為中小學生必修的傳統課目。為弘揚我國書法藝術,我們從歷史上眾多書法家中,選取每個時代*有代表性的書家,向讀者展示他們*有代表性的創作,并從藝術上做出賞析,以便于讀者更好地領悟書家的創作內涵,領略不同時代的書風。 有別于一般此類讀物,我們編排的這套書法讀物開本精巧、版式靈活,展現書家更多的傳世書跡,滿足讀者欣賞的需求。
顏真卿-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 目錄
顏真卿-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 作者簡介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生于京兆(今陜西西安)。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御史,為監察遷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亂』爆發,顏真卿對平定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歷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要職,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又叛亂,顏真卿再次臨危受命,親赴敵營,反為賊所害。顏真卿(709—785),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生于京兆(今陜西西安)。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御史,為監察遷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亂』爆發,顏真卿對平定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歷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要職,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又叛亂,顏真卿再次臨危受命,親赴敵營,反為賊所害。 顏真卿是繼東晉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響*的書法家,出身世家,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及教育家,著有《顏氏家訓》,流傳至今。顏真卿天資聰穎,幼年時即接受良好的傳統教育,酷愛書法,勤學苦練,很快其書法就達到一定的水平。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對書法的酷愛與提倡,唐朝書法異彩紛呈,書法家群星燦爛,顏真卿因此得以博采眾人之長。初學飄逸瀟灑的褚遂良,后又師從草圣張旭而得其筆法,特別是重點吸收了秦漢以來的篆隸和北魏筆意,終成一家。其書法成就是多樣的,諸體皆擅,而最為人稱道及研習最多的乃其楷書。其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變瘦硬勁健而為雄渾厚重,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弘,骨力遒勁而結構疏朗,用筆勻而藏鋒,內剛勁而外溫潤,字的曲折處圓而有力,具有獨特的美感,被稱為『顏體』,與后來的大書法家柳公權并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其行書也是一絕,筆法上仍然借鑒篆隸,結構上注重內部空間的緊湊與疏朗,既渾然一體又巧妙留白,特別是在用墨上干濕濃淡焦渴枯潤隨性變幻,營造出獨特的書法意境。他曾奮筆寫下《祭侄文稿》,本無意于書法的營造,而無意間將高超的技法與國家、政治、家庭、親情等濃烈的感情完美結合,使之達到了『筆落驚風雨,字成泣鬼神』的境界,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是『無意于佳乃佳』的典范。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