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446982
- 條形碼:9787040446982 ; 978-7-04-04469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內容簡介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及其當代價值》介紹了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背景,比較了官窯與民窯體系之間的異同和聯系,多角度揭示官窯文化對促進當時的陶瓷行業發展、推動技術進步所產生的正反作用,以期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明清時期中國陶瓷發展史,挖掘中國陶瓷文化的內涵。并通過進一步研究中國明清官窯文化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發展和屬陛,為當代中國陶瓷行業的優化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目錄
**章 中國明清陶瓷官窯模式的產生和發展
**節 官窯的概念及早期官窯概述
一、官窯的相關概念
二、早期官窯概述
第二節 明清官窯模式的產生和發展及其社會背景和原因
一、景德鎮及其周邊的瓷業資源
二、明代之前的景德鎮瓷業基礎
三、明清景德鎮官窯建立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四、明代景德鎮官窯概況
五、清代景德鎮官窯概況
第二章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和民窯體系的關系
**節 官窯與民窯體系的差異性
一、管理機構及管理制度的差異
二、資金來源及匠役制度的差異
三、生產及用瓷制度的差異
第二節 明清時期景德鎮官民窯的共性特征
一、官民窯共存的發展模式
二、官民窯均具有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
三、官民窯均具有精細的分工和規范的程序
第三節 明清時期景德鎮民窯對官窯發展的貢獻
一、景德鎮民窯悠久的制瓷歷史和優秀的制瓷技藝使官窯*終落戶于此成為可能
二、民窯為官窯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技術資源
三、民窯為官窯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條件
四、民窯是官窯的有力后盾和補充體
第四節 明清時期官窯模式對民窯發展的影響
一、官窯對民窯發展的不利影響
二、官窯對民窯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章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瓷業技術及區域經濟的影響
**節 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瓷業技術發展的影響
一、匠籍制度的變革對瓷業技術的影響
二、官窯管理方式對瓷業技術的影響
三、皇權對瓷業技術的影響
第二節 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第四章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反思
**節 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的實質
一、文化的內涵
二、制度文化
三、明清陶瓷官窯文化概述
第二節 明清時期官窯文化的優秀元素
一、以創新為核心的價值體系
二、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識
三、組織嚴密的管理制度
四、精致的分工和協作
第三節 明清陶瓷官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反思
一、當代中國陶瓷行業的發展現狀
二、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當代中國陶瓷行業發展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節 官窯的概念及早期官窯概述
一、官窯的相關概念
二、早期官窯概述
第二節 明清官窯模式的產生和發展及其社會背景和原因
一、景德鎮及其周邊的瓷業資源
二、明代之前的景德鎮瓷業基礎
三、明清景德鎮官窯建立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四、明代景德鎮官窯概況
五、清代景德鎮官窯概況
第二章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和民窯體系的關系
**節 官窯與民窯體系的差異性
一、管理機構及管理制度的差異
二、資金來源及匠役制度的差異
三、生產及用瓷制度的差異
第二節 明清時期景德鎮官民窯的共性特征
一、官民窯共存的發展模式
二、官民窯均具有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
三、官民窯均具有精細的分工和規范的程序
第三節 明清時期景德鎮民窯對官窯發展的貢獻
一、景德鎮民窯悠久的制瓷歷史和優秀的制瓷技藝使官窯*終落戶于此成為可能
二、民窯為官窯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技術資源
三、民窯為官窯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條件
四、民窯是官窯的有力后盾和補充體
第四節 明清時期官窯模式對民窯發展的影響
一、官窯對民窯發展的不利影響
二、官窯對民窯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章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瓷業技術及區域經濟的影響
**節 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瓷業技術發展的影響
一、匠籍制度的變革對瓷業技術的影響
二、官窯管理方式對瓷業技術的影響
三、皇權對瓷業技術的影響
第二節 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第四章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反思
**節 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的實質
一、文化的內涵
二、制度文化
三、明清陶瓷官窯文化概述
第二節 明清時期官窯文化的優秀元素
一、以創新為核心的價值體系
二、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識
三、組織嚴密的管理制度
四、精致的分工和協作
第三節 明清陶瓷官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反思
一、當代中國陶瓷行業的發展現狀
二、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對當代中國陶瓷行業發展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展開全部
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官窯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作者簡介
吳雋,男,1969年生,博士,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及技術帶頭人,上海古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會副理事長,《硅酸鹽學報》編委。從事陶瓷技術史等方面研究,研制了世界首套古陶瓷專用無損測試標準參考物質。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1部、編著2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