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美育學刊》文萃第一輯.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6757
- 條形碼:9787516176757 ; 978-7-5161-767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育學刊》文萃第一輯.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 內容簡介
《美育學刊》自創刊起即將刊物定位于面向國內外學者的美育研究學術刊物。刊物由北京大學教授葉朗、山東大學教授曾繁仁、浙江大學教授徐岱、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張法擔任顧問,著名美育專家杜衛教授擔任主編。2015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美學類論文轉載數據中,《美育學刊》列全國第1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中國文化遺產》2011年第28期也刊發了介紹《美育學刊》的文章,并全文刊發了《美育學刊》的發刊詞。2015年,《美育學刊》被評為“中國*美期刊”。為展示《美育學刊》創刊以來的學術成果,本書選擇2010年至2015年間的論文先行出版3卷,分別為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美學研究卷、藝術研究卷。各卷所收論文按發表之先后排列(同期發表者,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我們希望通過此輯“文萃”的展示,既作為辦刊初期的學術小結,又能體現我國學者在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乃至美學、藝術研究領域的一些成果,更期待得到國內外學者對《美育學刊》的大力支持,共同為我國的美育事業貢獻智慧,以順應時代之呼喚。
《美育學刊》文萃第一輯.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 目錄
中華民族母語音樂教育中的審美觀念
美術文獻與美術教育
“詩樂”教育的理念與其傳統
重評鮑姆嘉滕的“感性教育”思想
21世紀初中國基礎教育改革中綜合美育發展的
新形態
面向社會的創新美術教育
美育的游戲與會通之道
論美育功能的多層次性
1990-2010年中國美育研究脈絡
論美育學學科的三維構成及內在機制
美育與人生
引領全社會重視藝術教育
藝術審美并不等同于藝術欣賞
——由“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理念引發的思考
戲劇美育與公共生活
——論盧梭與狄德羅的戲劇之爭
審美教育與人格塑造
深層審美心理與人格的完善
——深層審美心理與思維藝術綜合型人格
論日本明治時代美術教育的特征
我與《美育》雜志
“視覺性”的培養
——一個當代美育需要關注的話題
席勒《美育書簡》的漢譯
戲劇藝術的審美價值
碰撞與融合
——對中國當代專業音樂創作審美價值的思考
適應引領創造
——美育的時代之變漫談
《美育學刊》文萃第一輯.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 節選
《文萃**輯: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 從審美教育作為一種實踐活動的歷史來看,它與人類自然人化的歷史、與人類文化建構的歷史同樣漫長;從美育學作為一般知識來看,也同樣與人類的美學思想、教育思想一樣久遠。但是作為一種獨立形態的理論,它的歷史還是很短暫的。自從德國美學家席勒**次直接提出審美教育的思想以來,至今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在其理論形態以及研究的方法上,都顯得比美學、教育學要稚嫩得多。故在當今學界有人認為,對于審美教育的研究尚不能得到“學”的獨立稱號。審美教育理論與審美教育研究作為一種知識,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就如同審美教育實踐那樣,只是教孩子唱唱歌、跳跳舞的不足為正業的那么一種東西;如果再對其進行研究,就更顯得貽笑大方了。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現象本身就隱含著審美教育研究的根本危機。對審美教育的研究如果不能獲得知識學意義上的承認與許可,那么,審美教育實踐及其相關研究就只能停留在淺薄而浮泛的層面上。在當代美育研究中,關于學科建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參與審美教育研究的人員人數眾多,但在構成上極為蕪雜、在質量上參差不齊。其中不僅有大專院校的專業研究人員與專家教授,而且有在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的承擔語文與藝術教育課程的教師,甚至歷史、政治、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地理課程的任課老師也參與進來。他們在各種學術期刊乃至于形形色色的報刊上,發表了數量極為可觀的文章。例如,根據清華大學中國期刊網全文檢索,以“美育”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僅僅在2002-2003年這一年的時間里,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就達773篇之多。當然,在參與學術研究與學術爭鳴的權利方面人人平等,但是現代學術與現代知識在形態上早已過了“混沌”的開創時期。如果缺少必要的知識與學術的儲備,以及對本學科特性的把握,任何人都無法進行合乎現代學術規范的研究,盡管研究熱情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從審美教育的研究作為一種知識學來看,已有的學術研究成果除了少數文章與著作達到邏輯嚴密、選題合理的內在要求外,大多數已發文章都存在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把美育研究與某一個案、某一極細微的文學藝術現象相等同,通常就是這樣一種極其八股的思維模式:由某一首詩歌、一篇散文、一個故事、一首歌曲、一部電影等來談僅僅局限于這一案例本身的美育作用。這大多是中小學教師的教案,當然有一些也來自大專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的從事藝術類課程教學的教師,其所撰文章的題目大多是“從……看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作用”或者是“如何從……之中對學生實行審美教育”。比如《給學生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淺談高二詩歌單元的美育》、《在小學古詩教學中進行美育》就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從他們所利用的案例或使用的對象來看,是屬于文學藝術作品的。從作為審美教育的資源來看,這樣的一種選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只是就案例來談案例,也就當然只能是在審美教育的范圍之內;但是,如果把這一案例提升到美育的理論層面,就不僅僅是畫蛇添足,甚至會遠遠走出審美教育的范圍之外了——原因就在于這樣一些文章命題的背后其實是隱藏著這樣一個可能,那就是所采取的案例除了可以充當審美教育之外,當然還可以充當其他教育的資源。 ……
《美育學刊》文萃第一輯.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卷 作者簡介
《美育學刊》于2010年6月獲批創刊,2010年11月出版創刊號,自2011年1月起逢單月出版(雙月刊),每期120頁,統一刊號為CN33-1367/G4(ISSN2095-0012),系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總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主要欄目有美育研究、藝術教育研究、文藝理論研究、藝術研究、審美文化研究等,并適時設立專稿,開展美育相關前沿問題的研究。《美育學刊》由杭州師范大學編輯出版,為目前國內唯一的美育研究學術刊物。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