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非洲鳥類 本書特色
本書的*特點是,除收錄了勒•瓦揚《非洲鳥類》當中的鳥類圖譜之外,還首次引進翻譯了原書當中的20余萬字的觀察筆記。閱讀時,除了欣賞到精妙絕倫的鳥類彩圖之外,還能欣賞到古爾德觀察入微的細致描寫,鳥類的生活習性、遷徙路線、繁殖特點、被羽的具體特征等,再輔以鳥類的中文名、英文名、學名以及生態類群、科、屬、種名稱等詳盡資料,讓鳥類圖譜升級變成一本深入了解鳥類知識,學習自然觀察的偉大工具書,既適合帶到戶外親身體驗,也能夠把你帶到令人神往的荒野戶外。
本書還是一本杰出的旅行記,勒•瓦揚奔波在非洲土地上,與霍屯督人、納瑪夸蘭人等土著親密無間,其民族性格躍然紙上,再加上用各種音樂來形容鳥兒的叫聲,其美感如同隨身攜帶的巴黎樂團。
非洲鳥類 內容簡介
現代鳥類學著述的真正創作人
首創旅行寫作文體,首次在作品中使用彩色插圖,對奧杜邦產生極大影響
*精美的鳥類圖譜,甄選135幅手繪彩圖
*生動的20萬字觀察筆記,國內首次中文迻譯
真正將你帶入荒野戶外,自然科學從這里起始
勒•瓦揚喜歡過一位非洲土著Narina,并用她的名字為Narina trogon(綠頂咬鵑)命名
他是*個使用音符來描繪鳥兒歌聲的人
他還是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的叔公
非洲鳥類 目錄
前言 / 1
卷一 猛禽
猛雕 / 3
高冠鷹雕 / 7
非洲冕雕 / 10
非洲海雕 / 13
白腹海雕 / 17
短尾雕 / 21
肉垂禿鷲 / 25
南非兀鷲 / 29
白兀鷲 / 32
蛇雕 / 35
非洲鳥類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勒•瓦揚(François Levaillant,1753—1824)
生于荷屬圭亞那(今蘇里南),父親是法國領事。他在森林中度過了童年,對當地的動物群產生興趣。1763年,返回歐洲,開始學習自然歷史。1777年,在巴黎親眼看到了自然歷史的收藏,對鳥類學的興趣也空前增加。1781年,通過荷屬東印度公司來到南非好望角,開始了富有冒險精神的非洲之旅。在旅行當中,他的船只曾經被英國人擊沉,隨身只剩下一點錢和幾把槍。1793年,他在巴黎又被捕入獄,直到法國大革命結束才被釋放。之后,勒•瓦揚回到了在塞扎納朗烏埃(馬恩)的一處莊園,在那里生活;1824年,死于貧困。
作為一名旅行家,勒•瓦揚不帶偏見地描繪非洲人民,認為他們是“高尚的野蠻人”,而作為作家和鳥類學家,勒•瓦揚則出版了《非洲內陸旅行》《非洲內陸的第二次旅行》《非洲鳥類》《天堂鳥自然史》《傘鳥和短尾鴗科鳥類自然史》等多部作品。在鳥類學著作當中,他首創旅行寫作文體,對鳥類行為的描寫也是開創性的;他為多種鳥類命名,這些名字至今仍被作為鳥類常用名使用;他也是第一個在自己的著作當中使用彩色插圖的作家。這些創舉對奧杜邦等后來的鳥類學作家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