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學問-中華文藝復興論-4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81901
- 條形碼:9787536081901 ; 978-7-5360-8190-1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問-中華文藝復興論-4 本書特色
學問叢書之一種。輯錄劉再復、夏濟安夏志清兄弟、孫郁、林崗等若干學人、作家的文章,或研究作家創作軌跡,或探討城市影像。既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審度,亦有國際視野下的人文思考,從自身與他者的不同角度,解讀中國文學文化。
學問-中華文藝復興論-4 內容簡介
展現哲學思辨 解讀文學密碼 探隱塵封歷史 研析藝術之道
學問-中華文藝復興論-4 目錄
中華文藝復興論壇
李 森 《心經》的漂移說解讀之一—六 孫 郁 廢名的轉向 陶東風 張蘊艷 吳娛玉 新文化運動:未完成的啟蒙還是走火入魔的反傳統? 百家
劉再復 劉再復海內外散文詩選 林 崗 學問與散文的雙重求索 李春紅 理性視角下的文學史寫作(上) ——論劉再復對“重寫文學史”的思考 文心雕龍
[美]歐陽楨(Eugene Eoyang) 著 楊慧儀(Jessica Yeung) 譯 賈平凹、仁及小說閱讀 [美]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 著 林 源 譯《廢都》英文版譯者序 [美]羅 鵬(Carlos Rojas) 著 王 浩 譯 重望廢城 ——空間具體性與時間短暫性之反思 詩品
沈 奇 小于“一”,或大于“十二” ——有關北島評價的一個個案分析 敬文東 嘆詞魂歸何處?(下) 民國學術
王 洞 季 進 整理 編注 夏氏兄弟通信選刊 游于藝
楊小濱 楊德昌電影的精神分析研究 同文館 [美]史蒂文 ·納普 瓦爾特·本·邁克爾思 著 徐亮 譯 反理論
李 森 《心經》的漂移說解讀之一—六 孫 郁 廢名的轉向 陶東風 張蘊艷 吳娛玉 新文化運動:未完成的啟蒙還是走火入魔的反傳統? 百家
劉再復 劉再復海內外散文詩選 林 崗 學問與散文的雙重求索 李春紅 理性視角下的文學史寫作(上) ——論劉再復對“重寫文學史”的思考 文心雕龍
[美]歐陽楨(Eugene Eoyang) 著 楊慧儀(Jessica Yeung) 譯 賈平凹、仁及小說閱讀 [美]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 著 林 源 譯《廢都》英文版譯者序 [美]羅 鵬(Carlos Rojas) 著 王 浩 譯 重望廢城 ——空間具體性與時間短暫性之反思 詩品
沈 奇 小于“一”,或大于“十二” ——有關北島評價的一個個案分析 敬文東 嘆詞魂歸何處?(下) 民國學術
王 洞 季 進 整理 編注 夏氏兄弟通信選刊 游于藝
楊小濱 楊德昌電影的精神分析研究 同文館 [美]史蒂文 ·納普 瓦爾特·本·邁克爾思 著 徐亮 譯 反理論
展開全部
學問-中華文藝復興論-4 作者簡介
李森,1966年11月6日生,云南省騰沖縣人。當代著名詩人、學者。1988年畢業于云南大學并留校任教。現任云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云南大學中國當代文藝研究所所長。中華文藝復興研究小組組長、論壇主席。已在國內外出版《李森詩選》《屋宇》《中國風車》《春荒》等詩集與《畫布上的影子》《荒誕而迷人的游戲》《蒼山夜話》《動物世說》《美學的謊言》等16部著作,主編《新詩品——昆明芝加哥小組》詩刊和《復興紀》叢刊。《他們》詩派成員。“漂移說”詩學流派的創始人。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