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孫過庭·宋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2076119
- 條形碼:9787102076119 ; 978-7-102-0761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孫過庭·宋詞 本書特色
孫過庭(六四六—六九一),字虔禮,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吳郡富陽(今浙江富陽)人,一作陳留(今河南開封)人。曾官右衛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他擅長楷、行、草三種書體,尤以草書為妙。 《宣和書譜》評價孫過庭:『好古博雅,工文辭,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于用筆。俊拔剛斷,出于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至。善臨摹,往往真贗不能辨。』孫過庭的草書被認為是王羲之、王獻之嫡派,但又在繼承的基礎上自成一家,其書法筆勢堅勁,點畫之內給人以豐滿圓轉、輕重映帶、變化無窮的藝術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言:『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傳世墨跡《書譜》是他的代表作,其點畫之多姿、結字之遒麗、行筆之流暢、草法之周詳、布局之奇巧,很好地繼承了王羲之中鋒用筆、側鋒取妍、似斜反正、若斷還連、婉轉婀娜、飄逸沉著的今草體勢,體現的是晉人草書風骨與唐草縱橫灑脫的氣象的完美結合。孫過庭的《書譜》被后人予以極高評價,如王世貞《述書賦》曰:『《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后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朱履貞《書學捷要》中稱贊:『惟孫虔禮草書《書譜》,全法右軍,而三千七百余言,一氣貫注,筆致具存,實為草書至寶。』《書譜》不僅是草書藝術之典范,更是一篇文辭優美、影響深遠的書學理論文章。孫過庭的書論繼承儒家傳統,從時代和藝術『古質而今妍』的流動變化及『文質彬彬』的互為表里的思想出發,評述鐘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四大書家的藝術為『古今特絕』。提出『同自然之妙有』的命題,以說明書法藝術的審美意象不僅和自然物態相似,而且能表現出宇宙萬象的本體和生命,具有與造化自然同樣完美、生動的性質。**次明確提出書法藝術*重要的美學特征是表現和抒發書家的主觀情性,認為『書之為妙,近取諸身』,『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強調書家只要『極慮專精』『傍通』『博究』,充分掌握書法藝術特有的審美規律和筆墨技巧,便能達到『窮變態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無間心手,忘懷楷則』的境界。總結書家藝術技巧發展過程為『平正——險絕——平正』。認為『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強調『骨力』與『遒麗』、『燥』與『潤』、『濃』與『枯』、『留』與『遣』應『兼通』『盡善』,特重『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就能臻于『完美』『絕倫』之妙。這些論點至今仍為學書者所引用和稱道。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孫過庭·宋詞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之孫過庭·宋詞, 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