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吳兆祥醫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7918
- 條形碼:9787513237918 ; 978-7-5132-3791-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吳兆祥醫案 本書特色
他,師出名門,文藻可觀,潛心醫道,安享高壽。《吳兆祥醫案》精選其驗案,并附以分類證治法,愿有心者受益。
吳兆祥醫案 內容簡介
《吳兆祥醫案》精選了老中醫吳兆祥(1895-1987)的醫案,涉及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傳染性疾病,皮膚疾病,限、耳鼻喉及口腔疾病,婦科疾病,兒科疾病等,醫案后為吳兆祥和作者吳中云撰寫的按語。書后附部分疾病分型證治法和吳兆祥為紀念施今墨先生所撰之“我對先師的回憶”等內容。 吳兆祥曾得到“北平四大名醫”之施今墨、汪逢春的親傳,行醫近50載,其辨證思路和遣方用藥頗有獨到之處,可供中醫臨床人員學習參考。
吳兆祥醫案 目錄
十二指腸潰瘍兼貧血——心脾不足,大便出血過多案
十二指腸潰瘍兼反酸——心脾不足,風濕性心臟病術后案
十二指腸潰瘍兼反酸——心脾陽虛案
十二指腸潰瘍兼胃痛——十二指腸潰瘍病史10余年案
十二指腸潰瘍——大便帶血案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兼胃下垂——心脾不足,消化失職案
胃竇炎兼十二指腸潰瘍——心脾不足,胃酸多案
慢性膽囊炎兼十二指腸潰瘍——肝膽蘊熱案
胃潰瘍——胃酸多,脾失運化案
慢性胃炎——肝郁脾困,脾胃衰弱,下焦濕濁案
慢性胃炎——脾腎兩虧案
慢性胃炎——肝郁脾困,下焦濕濁,氣血不足案
慢性胃炎——嗜食冷食傷及胃腸案
呃逆——腎不納氣,氣逆上沖案
胃脘嘈雜——肝郁脾困,胃脘嘈雜,半身麻木案
胃脹——肝郁氣滯,胃脘脹悶且痛,飲水不化案
消化不良——感受風寒,消化失職案
消化不良——寒濕互阻案
消化不良——濕阻中焦案
消化不良——肝郁氣滯案
消化不良——肝胃失和案
消化不良——胃受濕滯案
急性胃炎——冷食積滯,寒濕互阻案
肝大——肝郁脾困,血不養肝
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肝郁氣滯,濕熱內蘊案
肝硬化合并腹水——濕熱甚重案
慢性膽囊炎——脾腎陽虛,肝胃失調案
……
第二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三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四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五章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第六章 傳染性疾病
第七章 皮膚疾病
第八章 眼耳鼻喉及口腔疾病
第九章 婦科疾病
第十章 兒科疾病
第十一章 其他疾病
附錄
后記
吳兆祥醫案 節選
《吳兆祥醫案》: 【病例】 劉某,女,16歲,中學生。1981年6月18日,初診。 近2年來,患者每當換季或氣溫下降時哮喘發作,呼吸困難,吐白色痰塊,平時易出汗,惡風,小便頻,色黃,飲食、睡眠尚可。月經錯后,色較暗。舌苔糙薄略澀,脈細弦數,兩尺甚弱。 此屬肺腎陰陽兩虛之證。 熟地黃10g,玉竹12g,遠志6g,橘紅6g,山藥15g,川貝母3g,云苓12g,海浮石6g,地骨皮7g,桂枝3g,枸杞子12g,佩蘭7g,南沙參10g,北沙參10g,五味子6g,生杜仲12g。5劑,每日2次,早、晚各服1煎。 1981年6月28日,二診。 患者喘息若干年,冬天易發,冬病夏治,繼續調養,再以前方加減。 熟地黃10g,南沙參10g,北沙參10g,桂枝4g,云苓12g,山藥15g,玉竹12g,五味子7g,枸杞子12g,地骨皮7g,川貝母3g,遠志6g,生杜仲12g,佩蘭7g,橘紅6g,海浮石7g。5劑,水煎,每晚服1次。 1981年7月9日,三診。 服上藥14劑,諸癥未見明顯好轉。今診左脈沉細,右脈細弦略滑。再以原法加強。 生黃芪10g,生杜仲12g,陳皮6g,茯苓12g,桂枝3g,遠志6g,佩蘭7g,炙甘草6g,熟地黃12g,五味子7g,南沙參10g,北沙參10g,川貝母7g,山藥15g,地骨皮8g,牛膝8g。5劑。1981年8月31日,四診。患者服藥后2個月未發喘息,但微感不適,胃納好轉,月經仍錯后。舌苔白,脈細弦、兩尺沉細。再以前法加減。 蘇梗5g,海浮石8g,遠志6g,桂枝6g,杏仁6g,法半夏7g,五味子5g,云苓12g,旋覆花3g,陳皮6g,杜仲10g,苦桔梗6g,熟地黃8g,山藥12g,當歸8g,象貝母6g。1981年9月29日,五診。 患者服藥后諸癥減輕,唯近來胃不思納,舌苔白,脈細弦略數。再以前法加減。 佩蘭6g,南沙參6g,北沙參6g,焦谷芽8g,焦麥芽8g,清半夏4g,苦桔梗5g,竹茹6g,紫菀10g,遠志6g,佛手6g,枸杞子8g,山藥10g,茯苓10g,陳皮6g,五味子4g,生甘草5g,厚樸4g。3劑。 1981年10月27日,六診。 患者外受風邪感冒,不發熱,晚間喘息發作,出汗,胸憋悶,喘甚則痛,無痰,口干不思飲,二便飲食尚可,舌苔淡黃,脈右寸稍浮而數、左脈沉細。 ……
吳兆祥醫案 作者簡介
吳兆祥(1895-1987),字子禎,河北滄州人,曾得到“京城四大名醫”之施今墨、汪逢春的親傳,行醫近50載,于北京同仁醫院中醫科退休,對內科、婦科、兒科尤為擅長。 吳中云,老中醫吳兆祥之女,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致力于中醫文化研究,著有《中醫文化談》《中醫心理養生談》《傳奇傅青主》《感悟人生:硬筆書法古詩文集錦》等,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