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學不可以已-《荀子》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2244
- 條形碼:9787208142244 ; 978-7-208-1422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不可以已-《荀子》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全書分成導論和本論兩個部分,在導論部分,首先回顧了《荀子》的研究歷史;其次以《論語》為參照,初步揭示出“學、政、道”三位一體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結構,*后以《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文本為參照,進一步說明了“學”是儒家審視世界的獨特的姿態(tài)和立場,“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過于政治的更為廣闊的共同的生活空間。與之相應,本論便分成“學”、“政”、“道”三個部分共六章。*章以《勸學》為中心,闡明《荀子》對學之為學的基本結構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為中心,通過學(德)與政的微妙關聯(lián)的闡明,呈現(xiàn)儒家自覺堅守的位置和立場;第三章以《王制》為中心,闡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圖景;第四章以《禮論》為中心,闡述政治秩序(禮義之道)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禮義之道是如何組織政治生活的;第五章以《天論》為中心,闡述天人關系;第六章以《性惡》和《解蔽》為中心,闡述性與心的關系,而以“心可以知道”為重點。
學不可以已-《荀子》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除《荀子》文本外,本書還運用了大量古籍以及中外有關學術成果,以獨特的角度展開了研究和思考,對于各家不同的觀點,既作了客觀的介紹,又結合自己的思考,表達了贊成或不同的看法,且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
學不可以已-《荀子》思想研究 目錄
一、 作為一部作品的《荀子》1
二、 回到“本末一體”8
1. “本末一體”與“體用相即”8
2. 本質主義:現(xiàn)象與本質(本體)14
3. “內”與“外”23
三、 《荀子》的基本結構以及開端的意義27
1. 《荀子》的基本結構,以《論語》為指引27
2. 為什么要以“學”為開端,或以“學”為開端的意義33
(1) 《論語》中的“學”34
(2) 《孟子》中的“學”40
(3) 《老子》、《莊子》對儒家之“學”的批評47
本論
**部分 學57
**章 學之為學的基本結構:以《勸學》為中心58
**節(jié)勸學58
一、 命令與邀請:《勸學》開篇與《學而》開篇的差異58
二、 學與思:對《孟子》的批評64
三、 假,類,積72
第二節(jié)修身,為己之學80
一、 學之數(shù)與學之義80
二、 得其為人84
第三節(jié)學之為學的基本結構89
一、 結構與要素91
二、 目標與階梯102
第二章 《荀子》之學的出場:以《非十二子》、《儒效》為中心111
**節(jié)君子治治112
一、 情性之治與亂114
二、 國家之權稱與法120
三、 君子之辯說127
第二節(jié)知通統(tǒng)類130
一、 非思孟:統(tǒng)與類130
二、 天下之大事:舜、禹之制與仲尼、子弓之義138
三、 君子儒145
第三節(jié)大儒之效149
一、 大儒之效150
二、 德與位,亦即學與政的關系問題171
第二部分 政187
第三章 王者之政:以《王制》為中心188
**節(jié)為政以德189
一、 導之以德189
二、 齊之以禮197
三、 內(政)與外(交)209
第二節(jié)處之有制218
一、 王者其人219
二、 明分使群:尊君與養(yǎng)民223
三、 職官之序位236
第三節(jié)王霸之辨:從《論語》到《荀子》244
一、 具具而王244
二、 具具而霸249
第四章 禮義之統(tǒng):以《禮論》為中心260
**節(jié)禮之本:生之直接性與治之反身性262
一、 禮之起:圣話敘事262
二、 禮者,養(yǎng)也,別也,治也275
三、 禮有三本:天地、先祖、君師286
第二節(jié)禮之理:反本成末292
一、 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293
二、 情與文俱盡,或曰稱情而立文297
三、 推恩而不理,不成仁306
第三節(jié)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316
一、 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317
二、 三年之喪328
第三部分 道343
第五章 天人相分:以《天論》為中心348
**節(jié)明于天人之分349
一、 唯圣人為不求知天349
二、 官人守天,而自為守道也357
第二節(jié)人能參乎天與地364
一、 治與亂,非天也365
二、 錯人而思天,失萬物之情也378
第六章 性心有別:以《性惡》、《解蔽》為中心393
**節(jié)人之性惡:對《孟子》的批評398
一、 性、偽之分400
二、 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417
三、 圣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432
第二節(jié)心可以知道444
一、 心有蔽,知道(學)以解蔽也446
二、 心何以知道:虛壹而靜460
三、 學也者,固學止之也488
結論503
附錄 《荀子》思想研究歷史概述516
一、 經學視野中的荀子思想研究518
1. 漢唐時期518
2. 宋明時期尊孟抑荀521
3. 清時的尊荀與排荀523
二、 現(xiàn)代學科體制下的荀子思想研究527
1. 1949年以前漢語世界的荀子思想研究529
(1) 從傳統(tǒng)的經學模式向現(xiàn)代研究模式的過渡529
(2) 中國哲學史創(chuàng)立以后的荀子思想研究530
(3) 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荀子思想研究532
2. 1949年后大陸的荀子思想研究533
3. 1949年后臺灣地區(qū)的荀子思想研究536
4. 20世紀日語世界的荀子思想研究538
5. 英語世界的荀子思想研究542
參考文獻547
學不可以已-《荀子》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沈云波,男,1978年生,貴州思南人,哲學博士,2008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現(xiàn)就職于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方向為形而上學與儒家政治哲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