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旅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84810
- 條形碼:9787503484810 ; 978-7-5034-848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旅懷:.: 本書特色
“徐州明清十人文萃”叢書收錄的是徐州明清時期十位歷史文化名人的作品集,這十位名人分別是:明萬歷朝進士張貞觀,明代散曲大家、“樂王”陳鐸,明崇禎朝舉人、著名遺民詩人閻爾梅、萬壽祺,清康熙朝狀元、詩人李蟠,清《金瓶梅》評點家張竹坡,清雍正朝兵部尚書、直隸總督李衛,清道光朝拔貢、咸豐朝舉人、詩人孫運錦,清光緒朝舉人、書法家張伯英,清末民初學者、詩人周祥駿。 李蟠所著,杜明偉、李銀德編的《旅懷/徐州明清十人文萃》為其中之一。
旅懷:.: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題畫十二首、挽舅祖孫六公、射虎石、竹枝詞、送周九疇妹夫歸奉天、仿曹唐小游仙、甲子正月二日作、送呂青履先生之太湖廣文任等。
旅懷:.: 目錄
**編 《偶然集》詩存
五言絕句
題畫十二首
七言絕句
挽舅祖孫六公
射虎石
竹枝詞
送周九疇妹夫歸奉天
仿曹唐小游仙
五言律詩
甲子正月二日作
送呂青履先生之太湖廣文任
人日
送沈天庵入都
喜子先歸自開原,夜飲,限韻,兼寄羅明府
喜子先來自維揚,是日沈生亦至
贈張生謙六
夜泊采石
德州曉渡
蒙陰即事
旅懷
新晴
題繽紛堂
送彭克念
金陵喜晤顧立齋先生
贈邱生
同殿勖夜飲
喜湘南至
亞父祠
多景樓
七言律詩
白燕詩十首
丁丑紀恩作
秋日述懷
寄懷侄坦庵
送楊甥西歸
送李青巖
送子先西歸并序
巢司寇招飲署樓索題
蒙陰八詠
蒙山疊翠
汶水拖藍
敖山卓筆
堂阜遺跡
龍泉漱玉
北麓書堂
……
五言排律
五言古風
七言古風
斷句七言
第二編 根庵文集
第三編 集外匯錄
第四編 附錄
跋
旅懷:.: 節選
《徐州明清十人文萃·李蟠集:旅懷》: 壽姜太守序 嘗讀《南山》之詩曰:“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即繼之曰:“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明乎!”德被于民者,自獲福于天也。彭城,篯鏗肇封其地,享年八百,迄今遺澤猶存,丹井在焉,其一征也。 癸巳春,奉使東粵,道經城下,聞其太守姜君之賢,時方奉檄監試于金陵。夫監試,重任也。徐距省會幾千里也,州牧于監試素非其職也,乃不他人是任而悉以委公,則其清風亮節足以取信于當時者可知矣。嘗心志之,思見其人。甲午春,使還過徐,始相晤于郵亭,溫然善下,與之語,皆確有成畫而沉毅之氣屹然不可奪,足以維世道而挽頹風,非徒一郡之良有司也。徐人士因造車而請乞一言以為公壽,余固不能已于言也,爰進徐人而詢之催科善而撫字勤歟?徐人日“我公有重耗包收之禁,有用一緩二之征,刑獄清而盜賊息歟”,徐人日“我公有打降誣告之罰,有樗蒲保甲之令,倉廩實而禮讓興歟”,徐人日“我公有積谷勸農之政,有宣諭講約之條,如是而政幾備矣”,徐人曰:“未也。我有學校,疇其興之。是丹是雘,我公是賴。我有子弟,疇其育之。春弦秋頌(誦),我公是率。我有風俗,疇其善之。宣勤示儉,我公是先。我有疾苦,疇其軫之。剔弊除奸,我公是恤。”言未畢,余執管而笑曰:“有是哉!為政若此,宜徐人之極不忘也。”徐人又交聲而進曰:“猶未也。公以仁愛為心,以忠信為行,清心寡欲以澄其源,沉幾練達以善其用,此又未可以臚陳而枚舉者,其以是為祝嘏之詞。”余聞言而是之,因重有感焉。圣天子久道化,成吏治民,(士)風騷骎日上,如公者定以循良膺不次之擢風,示有位在在,以公之治徐者治其郡與邑,而公又即以治徐者治天下,將世際雍熙、俗登仁壽,不特龔黃卓魯之治史不勝書,而唐虞三代之風于今再見也。其所以壽身以壽世者,又豈蕪詞所能道其萬一哉? 是為序。 孫鳳書太守文序 天地之文章莫大于山水,而分支別干必祖昆侖,溯流窮源定歸滄海,故生其地(者),本其扶輿磅礴之氣、汪洋浩蕩之奇,積累涵濡數百年而始萃之(于)一人之身。而其人與交,亦卓然獨有奇千古。金翁叔、蓋元固以大節著,張伯英、索幼安以草圣稱,陰鑒、宋纖之徒以詞章文學名于世,其生也不偶,其傳也必遠,有非尋常淺長薄技可彷佛其萬一者,今又數百年而有鳳書先生。 先生武威望族,祖、父以世德祀于鄉。少舉賢書,壬辰受知于洗馬楊子,扶九登進士高第,官翰林。謬忝世好,得讀其闈墨、坊刻諸篇,佩春華而銜秋實,彬彬乎稱大雅焉。讀其文矣,常想見其為人,然猶未窺全豹也。閱十二年,先生以翰林出守彭城,公余接見,聆其議論,(睹其風)采,退而自喜得見其人矣,庶得盡讀其文。周歲,庶政畢舉,富而后教,因請其課士,近藝并已刻、未刻諸稿編輯付梓,公諸海內,以為多士。式既獲請,受而卒業,披讀之下,則見夫嵯峨萬狀、異想天開,不啻華岳之聳峙、太岱之峻極也;則見夫灝瀚流轉、波濤壯闊,不啻銀河之貫注、三峽之倒流也;則見夫窅然而深、蔚然而秀,不啻山陰道上、武夷峪中路轉峰回、丹崖翠壑,令人應接不暇也;則見夫藻思綺合、逸興遄飛,不啻西子湖心、富春江畔樓臺掩映、魚鳥縱橫,無時不在圖畫中也。噫!觀止矣。然學山而不至于山,不知山之何以高(且峻)也;學海而不至于海,不知海之何以大且深也。是蓋有本焉。士不通經,不適于用,胃(謂)無全史,論議無所折衷而歸于至。當先生于書無所不讀而尤湛深于經史之學,凡十三經箋注、廿一史諸書,每歲必一過,皆得其要領而識所指歸,復博涉于《左(傳)》《國(語)》、秦漢唐宋及有明先輩大家之文而自成其為一家(之)言,則謂經史之文為先生之昆侖、滄海也可,即謂先生之文為斯文之昆侖、滄海也亦無不可。 ……
旅懷:.: 作者簡介
李蟠(1655-1728),南直隸徐州人,清朝康熙年問狀元。文學家、經學家、史學家、書法家、詩人、水利及佛道學者。出身世族,43歲時為康熙所點為丁丑科一甲一名進士,繼纂《大清一統志》。康熙三十八年,因于順天府鄉試中秉公取士而遭誹謗,被輕判戍遼,后賜歸。雖獲邀出山卻不樂官途,晚年優游林下,留心學問,直至正寢。著有《根庵文集》《詩經文》《四書制藝》《學庸講義》《偶然集》等,編有《十名家選》《經文選》等。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