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變革時代的新工具與法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80918
- 條形碼:9787509380918 ; 978-7-5093-8091-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變革時代的新工具與法治 本書特色
“新工具”一詞是英國哲學家、法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代表作的書名,所指代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時期,新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當下的中國“法治”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依法治國”不僅僅是治理模式的改變更加是對法治的認識和作為領導人和全體國民的思想上的轉變。因此,《星空系列:變革時代的“新工具”與法治》也是法理學界對這一主題的回應。
變革時代的新工具與法治 內容簡介
“新工具”一詞是英國哲學家、法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代表作的書名。所指代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時期,新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培根寫作《新工具》一書的目的是為了給人們的理智提供一種新的方法,即新的認識工具,這就是建立在唯物主義經驗論基礎上的歸納法。而當下的中國“法治”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依法治國”不僅僅是治理模式的改變更加是對法治的認識和作為領導人和全體國民的思想上的轉變。 因此,我們推出《變革時代的“新工具”與法治》也是法理學界對這一主題的回應。
變革時代的新工具與法治 目錄
**節 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聯系不是矛盾嗎?
二、人和自然不存在互相依存的關系嗎?
三、如何全面理解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有關論述?
第二節 劃分社會經濟時代的物質標志
一、經濟時代的概念
二、馬克思關于劃分經濟時代的不同提法
三、生產方式:劃分經濟時代的物質標志
第三節 市民社會、市民階層與市民精神
一、市民社會的含義
二、市民精神的塑造與市民社會的培育
第四節 社會研究方法論系統
一、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系統的三個層次
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系統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人的本質與價值
**節 人的本質研究的方法論
一、馬克思主義之前關于人的本質研究的方法論缺陷
二、歷史唯物主義人的本質觀的形成
三、歷史唯物主義入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人的價值量及其評價
一、人的價值是質和量的統一
二、人的價值的本質
三、人的價值量的評價標準
四、評價人的價值量的意義
第三節 人的價值的實現和發展過程
一、原始社會:人的價值的兩重性
二、階級社會:人的價值的“二律背反”
三、社會主義社會:人的價值不斷提高
第四節 人的自我完善的手段與方法
一、需要與手段的矛盾是人的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力
二、人的自我完善的條件(手段)分析
三、人的自我完善的方法與途徑
第三章 改革與生產力發展
**節 社會科學也是**生產力(上)
一、問題的提出
二、回到馬克思:生產力系統的全面考察
三、理論與現實:社會科學也是生產力
四、機會與任務:重視社會科學研究為經濟建設服務
第二節 社會科學也是**生產力(下)
一、社會科學也是“硬科學”
二、社會科學的三大生產力功能
三、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參與經濟建設主戰場
……
第四章 改革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章 列寧法律思想與社會主義法制
第六章 法治文化與法治實踐
第七章 司法理論與司法公信力
第八章 法學教育與法治人才培養
第九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法學研究
后記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