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軌時期中國政府俘獲現象透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58647
- 條形碼:9787302458647 ; 978-7-302-4586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轉軌時期中國政府俘獲現象透視 本書特色
本文主要以我國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問題為研究對象,從微觀層面上分析少數擁有“權勢”的企業與政府官員串通以獲取政策支持的過程和方式,并在有效識別政府俘獲的影響因素和形成機理的基礎上,給出相應的治理機制。該分析綜合了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跨學科研究視角,以政府俘獲理論、扎根理論、企業社會資本理論和博弈理論為理論基礎,對政府俘獲的形成和運行都提出了新的洞見。在運用一個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俘獲對生產分配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負面影響后,提出了我國在政府俘獲治理方面的對策和建議。
轉軌時期中國政府俘獲現象透視 內容簡介
本文主要以我國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問題為研究對象,從微觀層面上分析少數擁有“權勢”的企業與政府官員串通以獲取政策支持的過程和方式,并在有效識別政府俘獲的影響因素和形成機理的基礎上,給出相應的治理機制。該分析綜合了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跨學科研究視角,以政府俘獲理論、扎根理論、企業社會資本理論和博弈理論為理論基礎,對政府俘獲的形成和運行都提出了新的洞見。在運用一個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俘獲對生產分配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負面影響后,提出了我國在政府俘獲治理方面的對策和建議。
轉軌時期中國政府俘獲現象透視 目錄
目錄
**章緒論1
**節問題的提出1
第二節研究目的及意義4
一、
研究目的4
二、
研究意義4
第三節國內外研究現狀5
一、
政府俘獲形成與運行7
二、
政府俘獲測度9
三、
政府俘獲影響15
四、
政府俘獲治理19
五、
相關研究評述22
第四節研究內容和方法24
一、
研究內容24
二、
研究方法26
三、
技術路線27Ⅴ轉軌時期中國政府俘獲現象透視目錄第二章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影響因素與形成
機理研究的基礎理論29**節轉軌時期政府俘獲概念界定29
第二節政府俘獲與腐敗的比較分析34
第三節政府俘獲的基本模型38
一、
芝加哥學派的斯蒂格勒模型38
二、
弗吉尼亞學派的佩爾茲曼模型41
三、
圖魯茲學派的委托代理模型43
第四節組織合法性策略49
一、
組織合法性的來源49
二、
組織合法性策略的研究維度52
三、
組織合法性策略與政策支持54
第五節社會資本56
一、
社會資本的提出56
二、
社會資本的研究維度58
三、
社會資本與政策支持60
第六節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影響因素及
形成機理研究的概念框架62
第三章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影響因素及形成
機理的定性建模分析69**節研究問題描述69
第二節政府俘獲的扎根理論分析過程72
第三節扎根理論的案例選擇75
第四節政府俘獲的扎根理論建模與檢驗78
一、
數據編碼及分析方法78
二、
理論建模79
三、
理論飽和度檢驗79
第五節轉軌時期政府俘獲的影響因素分析84
一、
制度約束84
二、
合法性策略87
三、
社會資本運作89
四、
政策支持92
第六節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形成機理分析94
第四章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影響因素及形成
機理的實證分析99**節研究對象的選取及數據收集100
一、
研究對象的選取100
二、
問卷設計和內容101
三、
問卷發放與回收情況102
第二節變量設置和測度104
一、
被解釋變量104
二、
解釋變量106
三、
中介變量108
四、
控制變量111
第三節研究假設111
一、
企業合法性策略與企業社會資本的
關系112
二、
企業政策支持與企業社會資本的關系113
第四節研究方法描述114
一、
描述性統計分析114
二、
相關分析114
三、
結構方程模型114
第五節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分析116
一、
描述性統計116
二、 Pearson相關分析118
三、
偏相關分析119
第六節結構方程建模分析122
一、
初始模型構建122
二、
模型初步擬合與評價124
三、
模型調整與修正126
四、
模型確定128
第七節結果討論132
第五章轉軌時期政府俘獲影響分析139
**節問題描述與模型假設139
第二節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的構建142
第三節均衡解分析144
第四節模型分析146
一、
生產效應和分配效應146
二、
路徑依賴效應148
第五節模型擴展149
一、
福利與效率損失150
二、
沉淀成本154
第六節地方殯葬業政府俘獲與規制失靈的
案例分析155
一、
背景介紹155
二、
哈爾濱市殯葬業政府俘獲的影響
因素及作用機理156
三、
哈爾濱市殯葬業政府俘獲影響160
第六章轉軌時期政府俘獲治理167
**節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168
一、
公開透明和開放立法168
二、
減少行政審批和準入限制169
三、
縮小自由裁量權的空間和模糊地帶170
第二節規范企業合法性策略與行為171
一、
加強企業商業倫理建設171
二、
完善企業合法性策略立法172
三、
培養商會力量174
第三節減少非正式關系對正式權力影響175
一、
完善政企溝通渠道176
二、
建立政府問責機制177
第四節全面評估規制政策影響179
一、
定點服務評估調查180
二、
放松規制監督調查181
三、
規制影響評估181
四、
記分卡績效評級182
四、
結論184
參考文獻188
附錄一205附錄二208
展開全部
轉軌時期中國政府俘獲現象透視 作者簡介
李健,博士,中央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基金研究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