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供精神醫學及其他相關專業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232456
- 條形碼:9787117232456 ; 978-7-117-2324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供精神醫學及其他相關專業用 本書特色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是臨床精神病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國外也稱綜合性醫院精神病學。其主要內容是精神科醫生在綜合性醫院中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重點研究心理社會因素、軀體疾病和精神障礙之間的關系,從心理、社會和生物醫學等多方面來多維診斷和處理病人。會診聯絡精神病學可對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更能體現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也是減少醫患沖突、防范醫療事故的重要手段。 然而迄今為止,我國尚無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規劃教材。因此這本教材的編寫在我國精神病學專業教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供精神醫學及其他相關專業用 內容簡介
本套書為本科精神醫學專業第二輪衛生計生委“十三五”規劃教材。*輪規劃教材于2009年出版,結束了我國精神醫學專業近30年辦學無統編教材的歷史。經過幾年使用,在目前專業發展迅速、對人才培養也有了新要求的情況下,再版這套教材很有必要。作為規劃教材定位在"經典、權威、實用"上,爭取成為精神醫學專業教材中的"干細胞"。全套書11種。2016年底前出版。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供精神醫學及其他相關專業用 目錄
**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概述
一、會診聯絡精神病學概念
二、綜合性醫院的精神衛生問題
三、會診聯絡精神病學在不同類型醫院的實際應用
第二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與心身醫學的關系
第三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歷史、現狀及展望
一、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歷史
二、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現狀及展望
三、會診聯絡精神病學與多學科團隊協作模式的關系
第二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工作內容
**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任務
一、為非精神科專業的臨床各科醫生提供會診聯絡服務
二、對相關的醫務人員進行精神科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培訓
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精神衛生相關知識的教育
四、科學研究
第二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工作類型
一、以患者為中心的會診聯絡
二、以邀診醫生為中心的會診聯絡
三、以整個醫療小組為中心的會診聯絡
第三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服務模式
一、非精神科醫生為主的服務模式
二、綜合性醫院精神科為主的服務模式
三、專科精神病院為主的服務模式
四、會診聯絡中心的服務模式
第四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常見情況
一、綜合醫院各科室申請精神科醫生會診的情況
二、精神科申請臨床其他各科醫生會診的情況
第三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工作流程
**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接診形式和程序
一、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接診形式
二、會診聯絡程序
第二節 病史采集
一、病史采集的方法
二、病史采集的內容
第三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臨床訪談
一、臨床訪談步驟
二、臨床訪談技術
三、臨床訪談內容
四、會診訪談中的軀體問診及體格檢查
五、會診訪談中的技巧
第四節 實驗室檢查與輔助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二、影像學檢查
第五節 心理評估常用工具
一、常用心理評定量表
二、心理評定量表的應用價值及注意事項
第六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診斷方法
一、診斷程序
二、暴力和自殺風險的評估
三、診斷標準
第七節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治療干預方案
一、會診聯絡精神病學的治療干預策略
二、精神藥物治療
三、心理治療
第四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常見綜合征及精神行為問題
**節 常見的各種綜合征
一、意識障礙綜合征
二、記憶障礙綜合征
三、智能障礙綜合征
四、情感障礙綜合征
五、幻覺妄想綜合征
六、緊張綜合征
七、其他綜合征
第二節 軀體形式障礙及分離(轉換)性障礙
一、軀體形式障礙
二、分離(轉換)性障礙
第三節 進食障礙
一、概述
二、臨床表現
三、診斷治療與會診聯絡要點
第四節 睡眠障礙
……
第五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在不同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第六章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在特定人群中的應用
第七章 精神障礙患者合并軀體疾病的會診聯絡
附錄 實用心理評定量表
參考文獻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會診聯絡精神病學-供精神醫學及其他相關專業用 作者簡介
王高華,教授,一級主任醫師,精神病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神經精神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候任會長,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理與精神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湖北省醫學領軍人才,武漢大學珞珈杰出學者。擔任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八年制《精神病學》教材副主編,《中華精神科雜志》副總編輯,《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編委,Psychiatry Research,評審專家,《臨床精神醫學雜志》編委,《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編委。長期從事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精神藥物與代謝性疾病,抑郁癥與神經再生。培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30余名,主持“十二五”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Stanley基金課題多項,發表SCI論文30余篇。曾獲中華精神衛生一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 曾勇,教授,博士畢業,曾留學泰國、美國及德國,博士研究生導師,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昆明醫科大學心理學碩士點負責人。系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第五屆至第七屆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第三屆、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第五屆全國委員、常委,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全國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生分會第四屆全國委員、第五屆副理事長,中國醫師協會云南省分會精神病學第一屆、第二屆主任委員,云南省醫學會精神病學第四屆、第五屆副主任委員,云南省性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長期從事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的醫、教、研工作,發表論文90余篇,英文專著1部,譯著1部,參編著作5部,獲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獲云南省教育廳多媒體軟件比賽一等獎1項。培養已畢業碩士研究生24名,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及省科研課題16項。 李平,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齊齊哈爾醫學院精神衛生學院副院長。齊齊哈爾市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北方精神醫學論壇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理事,齊齊哈爾市心理學會理事。 從事教學工作15年,先后負責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大學生心理衛生等課程的教學。主要研究領域:精神障礙的神經影像學。主持或參與國家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4項。目前已發表論著2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篇[通訊作者],獲各類優秀論文獎5次;參與教材編寫6部,其中副主編1部。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