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樂津學新論 本書特色
《中國樂律學新論》所選27篇文章,以當代溫州籍樂律學家潘懷素、繆天瑞的文論開卷,意在接續溫州之文脈,弘揚先輩之學術。其中潘懷素的《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問題》(節選自潘懷素《南宋樂星圖譜研究》油印本),亦似乎為首次正式出版。其次為陳其射教授的論文,陳其射教授曾任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治院井井有條,學術研究成果亦豐碩多產。陳克秀教授的論文隨后,陳克秀教授為溫州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著名樂律學家,其學術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然后則是趙玉卿教授的論文。趙玉卿博士現為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年富力強,著述頗豐,其于溫州這方水土之樂律學,既擔有承前之任,又擔有啟后之責。*后是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吳浩瓊的三篇論文,以示溫州大學音樂學院多年來開設樂律學課程,培養樂律學研究人才之成果。 本集所選溫州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學生的論文共25篇,絕大多數在國家重點期刊《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等刊物發表。此文集足可見溫州大學音樂學院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地方院校與地域文化結合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與獲得的成果。 本研究文集皆為學術研究的前沿成果,涵蓋律、調、譜、器等方面,采用文獻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結構嚴謹、手法簡練、體例新穎、內容豐富,為業界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學習研究提供方便,亦可館藏。更便于欲深究者查閱,是學習和研究中國樂律學的參考文獻。
中國樂津學新論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樂律學研究著作,大約30萬字,采擷了溫州大學音樂學院近年來樂律學研究的重要成果。這些成果涵蓋律、調、譜、器、聲、腔、體、拍等方面,采用文獻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本著以“學術性”和“前沿性”作為輯錄標準,體例新穎、內容豐富,為樂律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中國樂津學新論 目錄
中國樂津學新論 作者簡介
趙玉卿,博士,教授,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碩士點負責人。中央音樂學院碩士,上海音樂學院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音樂史、樂律學方向。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江南音樂文化的歷史語境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姜白石俗字譜歌曲研究》、主持完成山東省社科基金《〈樂書要錄〉(五、六、七卷)校注與研究》,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十一五”重大出版項目《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研究工作,獨立從事“新舊唐書·音樂志”的研究等課題和項目多項。出版著作及教材6部,在CSSCI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