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8331
- 條形碼:9787516178331 ; 978-7-5161-7833-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古今中外,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分節日民俗文化和歲時民俗文化兩種。紅河彝族傳統節日也不例外。紅河彝族的這些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具有全民性、功利性、娛樂性、教育性等四個特點和功用。簡言之,紅河彝族歷代先民在社會歷史文化生活的長河中,把美好吉祥的希望寄托于事物之中,創造了多姿多彩傳統節日文化,進而形成了一些務必恪守的風俗習慣和民俗事象。龍倮貴編*的《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研究》分節慶文化、節祭文化兩篇。
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研究》是“紅河學院學術文庫叢書”系列之一。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既有本民族傳統節日如彝族年、火把節,又有與當地漢族共有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清明節;既有傳統習俗性節慶如嘗新節、日月節、祭祖妣節等,又有原始宗教性節祭如祭龍節、祭樹神節、咪嘎哈等,并有節慶文化和節祭文化融一體的節日文化。 傳統年節是迎接新年來臨的具體表征,并是祈求五谷豐登的深層蘊意,如彝族年和火把節及春節;原始宗教節祭如“咪嘎哈”和“祭祖妣節”和生產性節日如“嘗新節”和“日月節”是表達族人的美好愿望,并帶有祀奉、紀念等意義;文娛性節日是較有地方民族特色節日文化,如男女青年歌舞節和羅色廟歌舞節。這些傳統節日不僅反映和體現了紅河彝族生產經驗、生活實踐及精神文化,并且反映了紅河彝族純樸、善良、誠實、勤勞、勇敢、聰明、憨厚、好客、熱情的民族心理、性格和情感。
紅河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龍倮貴(1963.9-)。男,彝族。紅河學院三級教授,紅河學院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專*《紅河彝族文化調查》《滇南彝族宗教習俗論》《彝族原始宗教藝術文化初探》《彝族圖騰文化研究》《尼蘇史詩》《紅河彝族阿哩》,出版合*《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辭》《滇南彝族尼蘇頗殯葬祭辭》《彝族原始宗教研究》《彝族傳統哲學思想研究》《哈尼族傳統宗教文化研究》《紅河地區彝文古籍文獻研究》;副主編出版《紅河彝族辭典》《紅河彝族文化史》,主持或參與***和省部級人文社科基金資助項目10多項。其中《彝族原始宗教藝術文化初探》榮獲第十五屆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專*成果三等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