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先鋒的多重影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54904
- 條形碼:9787514354904 ; 978-7-5143-549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鋒的多重影像 本書特色
《先鋒的多重影像》為福建省社科院院長南帆先生的*新文學理論研究論文集,由六大部分、三十二篇從不同角度研究和論述文學理論的學術文章組成。作者從文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拓展出文化、哲學以及整個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中文學藝術獨特的理性發展規律。本書不是一般意義的文學評論,而是從文學的本質屬性出發,著重區分了本質主義的研究誤區,提出文學生存、發展和變化關系主義研究。從關系主義出發,作者從迄今可以歷數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以及政治、經濟、藝術等等多方面與文學的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與限制,對于文學發展與自我創新的未來趨勢做了客觀的預測。文中區別于一般文學評論作品之處在于注重理性分析,兼顧文學經驗,因此對于文學作品的直接批評和分析較少,多為哲學和數學研究的理性推演分析方式,讀來如同參與一場文學的邏輯盛宴,酣暢淋漓。
先鋒的多重影像 內容簡介
“文學的先鋒性”是這本*作的理論焦點,關系主義、日常生活、審美及其隱含的價值轉移和博弈,這些問題顯示了作者關注的理論半徑。從20世紀文學史眾多現象的考察出發,作者持續思索社會歷史和審美二者之間相互交匯的理論邏輯。相對于社會科學的宏大話語,文學贏得了虛構的特權。虛構是文學介入歷史的實踐。文學的先鋒性恰恰顯現為,提煉日常經驗內部的歷史礦藏,以喜怒哀樂為語言對話社會科學的概念方陣。 文學收縮視野的目的是,讓人看到原先無法發現的內容。這是文學擁有的“無名的能量”。在諸多話語系統的博弈之中,審美不再缺席。借助文學的特有方式,審美真正地活躍起來了。 《先鋒的多重影像》為福建省社科院院長南帆先生的*新文學理論研究論文集。
先鋒的多重影像 目錄
**輯
文學的意義生產與接受:六個問題
文學話語的波長——關于文學研究的訪談
文學的視角
文學研究:本質主義,抑或關系主義
多維的關系
論“純文學”
第二輯
挑戰與博弈:文化研究、闡釋、審美
審美的重啟
交匯與互動:文學、歷史、記憶
敞開與呼應:文學形式、審美、歷史
文學形式的構成與多邊關系
搖擺的敘事學:人物還是語言?
研究方法、過度闡釋與二元對立
第三輯
虛構的真實
經驗、理論譜系與新型的可能
先鋒文學的多重影像
娛樂與大眾的兩副面孔
這個時代的文學生活
第四輯
壓抑和解放:從細節到符號
文學、大概念與日常紋理
文學、現代性與日常生活
當代文學、革命與日常生活
第五輯
散文解讀的幾個問題
巨大的文體空間
文無定法:范式與枷鎖
如今的小說
虛構的特權
第六輯
文學理論:本土與開放
中國文學理論的重建:環境與資源
“尋根文學”的理論后綴
文學、民族形象與對話
“關系與結構”中的文學和文化——關于文化問題的訪談
先鋒的多重影像 作者簡介
南帆,1957年出生,現居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福建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曾經出版《后革命的轉移》《無名的能量》等學術作與《關于我父母的一切》《辛亥年的槍聲》等散文集多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