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駱駝祥子 本書特色
北京青年祥子的夢想,就是掙出一輛車,就像身經百戰的武士贏得一顆徽章,可以使他自由、獨立。他早出晚歸、風風雨雨地拼搏,打動了車廠老板的女兒虎妞,潑辣的她設計嫁給了這個比自己小十多歲、老實勤奮的大男孩。就在祥子覺得離夢想一步步越來越近時,厄運卻悄悄降臨。岳父的刁難和失蹤,虎妞的難產去世,社會局勢的混亂,使得他舉步維艱。困頓的歲月里,他與鄰家女孩小福子由憐生愛,小福子因生活所迫賣身為娼,祥子說:“等著吧!等我混好了,我來!一定來!” “可是,祥子你得從此好好的干哪!”他囑咐著自己。“干嗎不好好的干呢?我有志氣,有力量,年紀輕!”他替自己答辯:“心中一痛快,誰能攔得住祥子成家立業呢?把前些日子的事擱在誰身上,誰能高興,誰能不往下溜?那全過去了,明天你們會看見一個新的祥子,比以前的還要好,好的多!” 可是,命運啊……
駱駝祥子 內容簡介
本小說描寫了老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個人奮斗史, 他所有的理想只是買上自己的車, 過自食其力的生活。但這微薄的渴望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一步步化為泡影, 祥子也由一個單純、質樸、可愛的鄉村農民, 變為城市里一個喪失靈魂的無業游民……
駱駝祥子 相關資料
我發現老舍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 據我接觸到的文學情報,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朱光潛 老舍是市民文學的代表,獨特的下層生活經驗,使得老舍對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著深入的了解和體會,老舍作品中的愛與恨同市民社會中的愛與恨是一致的。 ——陳思和 老舍先生的小說,只要印成本子,我差不多都看過,在藝術上,《駱駝祥子》是*成熟的。在這部小說里,我們清晰的認識出一個人,他的性格,體態,遭遇,都活生生的在我們眼前跳躍著。其中文字的美妙處,雖然不一而足,雖然是*出色的一點,但是我在讀完之后不能不說文字的美妙乃是次要的。我掩卷之后,心里想的是祥子這個人,他的命運,他的失敗的原因,他那一階級的人的悲劇。至于書中的流利有趣的文章,我一面瀏覽,一面確覺得它有引人入勝的力量,可是隨看隨忘,沒有十分的往心上走。看到盡頭處,我的注意力完全在書中的主人公身上,我覺得他是一個活人,我心里盤算著的是這一出悲劇,我早忘記了作者是誰,更談不到作者的文筆了!這是藝術的成功處。 ——梁實秋 老舍顯然已經認定,在一個病態社會里,要改善無產階級的處境就得要集體行動;如果這個階級有人要用自己的力量來求發展,只突然加速他自己的滅亡而已……毫無疑問,老舍是把社會批判當做小說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駱駝祥子》是一本深含個人情感的小說,在這里老舍向具體寫出他對個人單獨救國的必然徒勞所感覺到的新信念。要是沒有健全的環境,祥子所作的那種個人主義的奮斗努力不但沒有用,*后還會身心交瘁。 ——夏志清 對城市文明病與人性關系的探討……這部小說的成功在于其真實地反映了舊中國城市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揭示了一個破產了的農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會拋入流氓無產者行列的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所經歷的精神毀滅悲劇。老舍在祥子的下層城市貧民身上所發現的不敢正視現實、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個人奮斗道路破滅以后的茍且忍讓,與他在其他一些小說中常寫道的“老中國的兒女”之間顯然存在著某種共同點,這是同一經濟文化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國民性格中的某些弱點。……老舍不止于批判現實社會,也不止于批判傳統文明和落后的國民性,他顯然在思考城市文明病如何和人類沖突的問題。 ——錢理群 老舍探索勞動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個嶄新的結論,顯示了他過去作品所沒有的可貴的進展。——唐弢 祥子的悲劇是深刻的,因為他具有人生悲劇、家庭悲劇和心靈悲劇的多重性。 ——楊義 洋車夫、老媽子、便衣警探、車廠老板、妓女、擺小攤的,他們出沒的場景則是大雜院、小茶館和街邊巷口。……可是在老舍的筆下,他們都有了生命,有了靈魂,并且活色生香!是我們透解他們也有夢想,也有奮斗,也都活鮮鮮的惹人愛,惹人愁,可歌和可泣。俗語云:“點鐵成金”,有所謂“化腐朽為神奇”,唯有《駱駝祥子》才當得起。 ——司馬長風 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畫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復雜關系中凸顯出來的。他的悲劇,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產物。 ——樊駿 對于“個人主義末路鬼”的譴責,當然說明了作者思想的進展——他對集體主義的贊成和向往。但是應當認為:使祥子這樣的人物得到這樣的一個結局,是不真實的,是不應該的。故事的結尾太低沉了,太陰慘了! ——劉綬松 處處寫他(祥子)那一死兒的守常,不能應變,那股子又爭又讓,半推半就,含著辣又嚼著甜,軟不是,硬不成的勁兒,實很出色。 ——畢樹棠 要改善他們的命運是不可能的,除非消滅了洋車夫的存在。而這個問題就關系于國家的命運,國家若做了奴隸,祥子們的悲劇和定命就得繼續演開下去,絲毫沒有救藥。 ——吉力
駱駝祥子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
小說家、劇作家。
1899 年生于北京,原名舒慶春,滿族正紅旗人;
1918 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任小學校長;
1924 年赴英,任教于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正式開始文學創作;
1930 年歸國,先后任教于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
1937 年奔赴國難,直至抗戰勝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表作老舍(1899-1966)
小說家、劇作家。
1899 年生于北京,原名舒慶春,滿族正紅旗人;
1918 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任小學校長;
1924 年赴英,任教于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正式開始文學創作;
1930 年歸國,先后任教于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
1937 年奔赴國難,直至抗戰勝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表作
《駱駝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館》(1957)
《正紅旗下》(1962)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