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及其文學風貌-以科舉與文學為研究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6702
- 條形碼:9787516176702 ; 978-7-5161-767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及其文學風貌-以科舉與文學為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及其文學風貌--以科舉與文學為研究中心/閩南師范大學文化詩學研究叢書》以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及其文學為研究對象,作者認為家族意識是中國文化的基因,文學成為吳敬梓家族的不朽功業。作者把吳氏家族子弟及其文學創作置于特定的歷史文化時空中,將文學中的社會和文學語境所處的外部社會溝通互訓,使文學與多種文化文本互動,揭示出這個家族的發展變異以及家族子弟文學創作所顯示的深刻社會內涵與文化意蘊,同時,作者以新的視角對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作了別開生面的研究。
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及其文學風貌-以科舉與文學為研究中心 目錄
叢書總序
序
緒 論
**章 舉業望族的誕生
**節 文化全椒
第二節 明清時期全椒吳氏家族世系考述
第三節 儒林文化一一全椒吳氏家族舉業興家之特質表現
一 “家聲科第從來美”:全椒吳氏家族興家舉業之榮耀
二 儒學在全椒吳氏家族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吳氏家族的舉業興家歷程
四 吳敬梓求取舉業功名之心路歷程一一以辭博學鴻詞
科考試為研究中心
第二章 家族、舉業、儒學和文學之互涵互動關系
**節 家族意識: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前進的原動力
一 風水觀念與家族本體意識
二 家族意識是吳沛前行的原動力
三 吳敬梓的門第觀念及衰門意緒
第二節 全椒吳氏科舉家族發展的承繼與變異
一 吳沛:全椒吳氏家族的精神魂靈
二 吳敬梓:榮耀家族的不孝子
三 明清易代之變對于吳氏家族的影響
四 全椒吳氏家族舉業與文學關系研究
第三章 吳敬梓文學作品的思想與情感探究
**節 作為思想者的小說家
一 “束身名教之內,而能心有依違”:思想覺醒的
吳敬梓
二 悟性與奴性一一吳敬梓與金兆燕的分合道路及
文學創作
三 文本內外:從《儒林外史》看文本與現實的雙向建構
四 《儒林外史》的敘事方式
五 《儒林外史》人物杜慎卿本事考補一一兼論吳敬梓
與吳檠之關系
第二節 詩人情懷
一 人生而有情
二 鄉關之思:吳敬梓文學作品中的思鄉主題
三 此心不安處,非吾鄉
第四章 吳娘研究
**節 “將為君子儒”一一全椒吳氏家族之悲歌
一 維系奉儒守家傳統之艱難
二 “千秋讓德仰姬宗”:儒家思想在吳敬梓、吳娘
父子間的承襲
三 水繪園中寄哀思:吳娘詩歌創作中的懷祖情結
與衰門意緒
第二節 “人世多幽憂,壯心漸磨滅”一一吳浪命運的
悲劇性
一 “貧賤饑寒常苦悲”
二 從入世到歸隱:全椒吳氏子弟的心路歷程
第三節 揚州是吳敬梓、吳煨父子人生的重要驛站
一 “人生祇合揚州死”:貧病交加的吳敬梓在揚州
猝然離世
二 “良朋當好會,感慨深平生”:吳娘揚州所
寄情深思長
三 揚州見證吳、金兩家子弟同作天涯淪落之人
第四節 吳浪“無意進取”論
一 吳娘迎鑾獻詩賦得賜舉人
二 父子之間心心相印:吳敬梓辭博學鴻詞科試與吳娘
“無意進取”
三 吳娘“無意進取”:士人與政治之疏離
四 世交的全椒吳、金兩家相異的舉業征程
五 文化世家之精神延續
余論
附錄1: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世系表
附錄2:吳娘年譜簡編
參考文獻
序
緒 論
**章 舉業望族的誕生
**節 文化全椒
第二節 明清時期全椒吳氏家族世系考述
第三節 儒林文化一一全椒吳氏家族舉業興家之特質表現
一 “家聲科第從來美”:全椒吳氏家族興家舉業之榮耀
二 儒學在全椒吳氏家族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吳氏家族的舉業興家歷程
四 吳敬梓求取舉業功名之心路歷程一一以辭博學鴻詞
科考試為研究中心
第二章 家族、舉業、儒學和文學之互涵互動關系
**節 家族意識: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前進的原動力
一 風水觀念與家族本體意識
二 家族意識是吳沛前行的原動力
三 吳敬梓的門第觀念及衰門意緒
第二節 全椒吳氏科舉家族發展的承繼與變異
一 吳沛:全椒吳氏家族的精神魂靈
二 吳敬梓:榮耀家族的不孝子
三 明清易代之變對于吳氏家族的影響
四 全椒吳氏家族舉業與文學關系研究
第三章 吳敬梓文學作品的思想與情感探究
**節 作為思想者的小說家
一 “束身名教之內,而能心有依違”:思想覺醒的
吳敬梓
二 悟性與奴性一一吳敬梓與金兆燕的分合道路及
文學創作
三 文本內外:從《儒林外史》看文本與現實的雙向建構
四 《儒林外史》的敘事方式
五 《儒林外史》人物杜慎卿本事考補一一兼論吳敬梓
與吳檠之關系
第二節 詩人情懷
一 人生而有情
二 鄉關之思:吳敬梓文學作品中的思鄉主題
三 此心不安處,非吾鄉
第四章 吳娘研究
**節 “將為君子儒”一一全椒吳氏家族之悲歌
一 維系奉儒守家傳統之艱難
二 “千秋讓德仰姬宗”:儒家思想在吳敬梓、吳娘
父子間的承襲
三 水繪園中寄哀思:吳娘詩歌創作中的懷祖情結
與衰門意緒
第二節 “人世多幽憂,壯心漸磨滅”一一吳浪命運的
悲劇性
一 “貧賤饑寒常苦悲”
二 從入世到歸隱:全椒吳氏子弟的心路歷程
第三節 揚州是吳敬梓、吳煨父子人生的重要驛站
一 “人生祇合揚州死”:貧病交加的吳敬梓在揚州
猝然離世
二 “良朋當好會,感慨深平生”:吳娘揚州所
寄情深思長
三 揚州見證吳、金兩家子弟同作天涯淪落之人
第四節 吳浪“無意進取”論
一 吳娘迎鑾獻詩賦得賜舉人
二 父子之間心心相印:吳敬梓辭博學鴻詞科試與吳娘
“無意進取”
三 吳娘“無意進取”:士人與政治之疏離
四 世交的全椒吳、金兩家相異的舉業征程
五 文化世家之精神延續
余論
附錄1: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世系表
附錄2:吳娘年譜簡編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明清時期全椒吳敬梓家族及其文學風貌-以科舉與文學為研究中心 作者簡介
呂賢平,男,1969年元月生,安徽全椒人。1989年滁州師范學校畢業;2004年畢業于暨南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明清文學等相關研究,已出版《南柯記評注》(合*),在《明清小說研究》、《東南學術》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