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那年夏天-美國1927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13076886
- 條形碼:9787213076886 ; 978-7-213-07688-6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那年夏天-美國1927 本書特色
在那年夏天,美國的股票市場欣欣向榮,總統(tǒng)每天只工作4個小時,密西西比河流域發(fā)生了大洪災(zāi),還有一場舉世嘩然的大審判。在那年夏天,美國人還見證了有聲電影的誕生、電視的發(fā)明和一個黑幫頭子的盛極而衰。當然,那年夏天還與兩位“凡人英雄”密不可分:一位是單人不間斷飛越大西洋的航空英雄查爾斯·林德伯格,另一位則是“棒球*偉大的球員”貝比·魯斯。 在這本“輕歷史”作品中,布萊森用“萬歷十五年” 式的寫史手法,將各種人物和事件巧妙地拼接為一面“敘事之鏡”,折射出了一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同時,也讓我們在幽默睿智的文字后見識到了喧囂的冒險、盲目的樂觀和狂熱的譫妄。布萊森不僅帶我們回到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生活的“那年夏天”,還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種歷史敘事的優(yōu)雅之美。 1927年的美國已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國,正步入世界舞臺的中心,將開創(chuàng)被后人稱為“美國世紀”的新時代。但是,國家的成長也伴隨著煩惱和彷徨,社會機制的失調(diào)雖然凸顯了各種“人性之惡”,但也為反思和改革創(chuàng)造了空間。
那年夏天-美國1927 內(nèi)容簡介
如果說,菲茨杰拉德創(chuàng)造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文學(xué)史上的不朽形象,奏響了“爵士時代”的挽歌;那么,布萊森則通過以“萬歷十五年”式的敘事手法,將紛繁復(fù)雜的人物和事件巧妙地組合在一起,讓20世紀20年代美國人和美國社會的特質(zhì)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那年夏天》亦堪稱威廉·曼徹斯特的傳世之作《光榮與夢想》的“前傳”。后者細致勾勒了從1932年至1972年美國社會整整四十年的社會巨變,而前者則見微知著,聚焦風(fēng)暴來臨前的“那年夏天”,將“浮華時代”的天鵝之歌演繹得惟妙惟肖。 我們還為《那年夏天》特別制作了一本“小冊子”,其中囊括了圖書、報紙、雜志、法律文件和網(wǎng)絡(luò)資源等各種圖文信息,將書中涉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一網(wǎng)打盡。如果你不滿足一知半解,讀這本小冊子,你定會滿載而歸! 《那年夏天》英文版剛推出(2013年10月)就成為“亞馬遜”網(wǎng)站當月*圖書。收獲的其他獎項還包括:“蘋果”系統(tǒng)應(yīng)用軟件“iBooks”2013年“*非虛構(gòu)類圖書”;Goodreads網(wǎng)站(“美國豆瓣”)由網(wǎng)友票選的“讀者選擇獎”。《那年夏天》在西方主要媒體的圖書排行榜上也表現(xiàn)不俗,《星期日泰晤士報》將其選為“年度*圖書”,《芝加哥論壇報》推選該書為“當年*值得關(guān)注的圖書”。 湛廬文化出品
那年夏天-美國1927 目錄
那年夏天-美國1927 相關(guān)資料
[各方贊譽] 2001年,先師 陸公諱谷孫先生第一次借原版書給我,乃是比爾•布萊森的《東西莫辨逛歐洲》。2016年,先師辭世的夏天,《那年夏天》漢譯本寄到了我主編《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辦公室。十五年來,身為忠實讀者,我見證了這位美國大胡子作家的風(fēng)格轉(zhuǎn)變,從無厘頭游記升級到了大眾歷史的挖掘。我依然記得,某年冬夜,在北靜安的老破小里,一邊用沐足機泡腳一邊讀《萬物簡史》,常常笑出聲來吵醒家人。這份“窮讀”之樂依然可在《那年夏天》中輕易尋得,只是作者或因年事漸高,段子收斂了,對往昔文明的遐思增多了——不知有沒有細心的讀者拿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來作一番筆法對照。 ——朱績崧 微博、微信公眾號“文冤閣大學(xué)士” 《那年夏天》是大眾讀者可以“捧起來讀下去”的優(yōu)秀通俗歷史著作。作者將1927年夏天各種人與事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生動地講述了“大蕭條”前美國的社會百態(tài)。如錢穆先生所言,“初看好像說故事,到家卻須大見解”,這本書對專業(yè)讀者也有參考價值。 —— 徐以驊 復(fù)旦大學(xué)國際政治系教授/主任 比爾·布萊森詳細記述了1927年夏天的美國故事。讀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往事和今日美國正在發(fā)生的諸多事件驚人的相似。和布萊森的其他作品相比,《那年夏天》的主旨更宏大,研究更深入,讀者可以在睿智風(fēng)趣的文字背后收獲更多東西。 ——王文 中國人民大學(xué)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 多年前讀比爾·布萊森的回憶錄《閃亮的日子》時,他搜集和化用史料的能力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布萊森生于1951年,1927年的往事他未曾親歷,寫那年的事很能看出他研究和整合材料的功力。這將近400頁的書有長達119頁的參考資料,真是熱情和用功的典范。 貝小戎 《三聯(lián)生活周刊》記者 《那年夏天》是一本妙趣橫生又通俗易懂的書。布萊森的寫作對象并不局限于一年的時間。人性的本質(zhì)就潛藏在稀奇古怪又出人意表的事件組合中。 ——《芝加哥論壇報》 布萊森是一位了不起的歷史學(xué)者,他敘事精確、文筆輕快。如果你覺得教科書太干癟,就趕快入手一本《那年夏天》或者布萊森的其他著作。它們會使你增廣智識、愉悅心靈。 ——《赫芬頓郵報》 比爾·布萊森重述了美國歷史中一個舉足輕重的時段……他繪聲繪色地勾勒出那個如墜云里霧里的夏天——其實是整個時代。 ——《波士頓環(huán)球報》 這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時間之旅,既有爵士時代的丑聞,也有棒球時代的英雄……布萊森讓你在1927年夏天的漫漫旅程中得到心靈的療愈……一旦全書進入尾聲,你將發(fā)現(xiàn)他對美國歷史的批判力度超過了之前的所有預(yù)想。 ——《金融時報》 讀歷史可以如此享受嗎?比爾·布萊森確實是一位面向大眾的敘事大師。《那年夏天》再一次證明他可以同時拋接不同的球,創(chuàng)造一種引人入勝的手法而不使其中一個球落地。他非常擅長人物和事件的描寫,寥寥數(shù)語就傳遞出大量信息。 ——《每日郵報》
那年夏天-美國1927 作者簡介
比爾·布萊森 布萊森是享譽世界的非虛構(gòu)作家,因旅游文學(xué)而聲名鵲起。他擅長描寫世界各地的日常瑣事,風(fēng)格詼諧幽默,構(gòu)思舉重若輕。其面向大眾的歷史作品有些“批判色彩”,但絕不會夸張到道德說教的地步。 1951年出生于美國艾奧瓦州。2004年,作品《萬物簡史》榮獲英國皇家學(xué)會頒發(fā)的“安萬特獎”。2005年,英國杜倫大學(xué)為了褒獎布萊森“對社會有重大貢獻”,遴選他為 “校監(jiān)”,在他卸任后又將主圖書館命名為“布萊森圖書館”。2013年被英國皇家學(xué)會選為榮譽院士,成為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外國人。 布萊森還被英國人票選為“最受歡迎的美國佬”。布萊森的其他作品有《布萊森英語簡史》《趣味生活簡史》,以及《"小不列顛"札記》等“布萊森旅行隨筆系列”。
- >
史學(xué)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jīng)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