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2015-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1521
- 條形碼:9787516191521 ; 978-7-5161-9152-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5-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 內容簡介
《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2015)》精選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的重要智庫報告,分三個板塊展現了中國法治的發展歷程。法治指數板塊將法治指數引入政府信息公開、高等院校信息公開和地方人大立法三個領域,集中展現了信息公開制度確立后的政府透明程度和地方人大立法狀況。國情調研報告涵蓋中央的人大立法和地方的法治量化評估兩個維度,用一手數據客觀反映中國法治的進行時。地方經驗板塊微觀剖析四川、廣東等省域法治,以探索中國的法治路徑。
2015-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 目錄
**篇 2014年的中國立法
一 2014年立法概況
二 2014年立法評析
三 2015年立法展望
第二篇 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第三方評估報告
一 評估依據、對象、指標及方法
二 各級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尚需解決的問題
四 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建議
附錄
第三篇 中國地方人大立法指數報告(2014)
一 測評方法
二 立法工作信息公開情況
三 立法活動情況
四 立法參與情況
五 立法優化機制情況
六 地方人大立法展望
第四篇 中國地方量化法治的實踐與評估
一 對地方法治總體情況的量化和評估
二 對立法活動的量化評估
三 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量化評估
四 對司法活動的量化評估
五 對目前量化法治實踐的總體評價
六 展望:地方法治指數及其測評的關鍵議題
第五篇 中國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數報告(2014)
一 測評意義
二 測評對象、指標及方法
三 總體測評結果
四 各板塊測評情況
五 完善建議
附錄
第六篇 四川地方立法的回顧與思考
一 四川地方立法的概況與特點
二 四川地方立法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三 加強和改進四川立法的思考與建議
附錄
第七篇 法治建設的廣東經驗
一 堅持黨領導依法治省,法治廣東建設為黨委工作重點
二 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性作用
三 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四 推進司法改革,確保司法公正為社會底線
五 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社會治理
六 面臨的挑戰
七 結語
2015-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 節選
《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2015)》: 要把黨領導立法作為黨委工作的重要任務。地方黨委要研究和建立把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轉變為國家意志的途徑和方法。一是指導人大編制和批準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從宏觀上把握立法服務于法治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總目標,增強立法的針對性。二是把握地方立法工作的領導權,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地方發展總目標,提出地方立法的階段性目標和任務,將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結合起來,發揮立法在引領、推動和保障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建立黨委向人大及其常委會提出立法建議的工作機制和法定程序,及時把黨委的重大決策和在實踐中行之有效、可以普遍推行的措施辦法,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范,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協調推進地方各項改革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四是支持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做人大的堅強后盾,減少部門利益對立法的不當干擾,遏制權力擴張的趨勢,改變“政府部門端什么菜、人大就吃什么菜”的現象。五是及時主動研究、幫助協調解決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如體制機制等重大制度的創設、民生的重大利益調整、重大行政審批事項的設立與廢止、政府相關部門的重大爭議等。 ……
2015-實證法學-法治指數與國情調研 作者簡介
田禾,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研究員,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司法制度、實證法學。 呂艷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室主任、研究員、《法治藍皮書》執行主編、法治指數創新工程執行專家。研究方向:行政法、信息法。 栗燕杰,法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法、實證法和社會法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