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40555
- 條形碼:9787509640555 ; 978-7-5096-405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 本書特色
盡管我國研究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文獻浩如煙海,但對內蒙古自治區的研究在這一方面還相對薄弱。由于產業結構優化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于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馬愛玲編*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對經濟高速增長下的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特征、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現狀展開深入分析,揭示了產業結構演變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闡明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產業轉移的動因和障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路徑及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建議。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 內容簡介
盡管我國研究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文獻浩如煙海,但對內蒙古自治區的研究在這一方面還相對薄弱。由于產業結構優化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于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內蒙古財經大學學術文庫·第1輯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對經濟高速增長下的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特征、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現狀展開深入分析,揭示了產業結構演變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闡明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產業轉移的動因和障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路徑及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建議。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 目錄
第1章 導論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1.1.1 選題背景1.1.2 研究意義1.2 基本概念界定1.2.1 農業、農民、農民工1.2.2 農村勞動力、農業剩余勞動力與農村剩余勞動力1.2.3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1.3 研究目的1.4 研究思路與方法1.4.1 研究思路1.4.2 研究方法1.5 本書的框架與主要內容1.6 創新點和不足之處1.6.1 本書可能取得的創新1.6.2 本書的不足之處
第2章 文獻綜述2.1 國外研究動態與述評2.1.1 結構主義的理論模型及述評2.1.2 新古典主義的理論模型及述評2.1.3 國外勞動力轉移理論的*新成果與述評2.2 國內研究動態2.2.1 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的估算2.2.2 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的研究2.2.3 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經濟效應的研究2.2.4 產業結構變動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影響的研究2.2.5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研究2.3 國內外研究動態評述2.3.1 國外研究現狀述評2.3.2 國內研究現狀述評
第3章 理論基礎3.1 產業結構轉變理論3.1.1 配**克拉克定理3.1.2 庫茲涅茨理論3.1.3 錢納里一塞爾昆理論3.2 現代產業結構優化中的勞動力轉移模式3.2.1 勞動力梯度轉移模式3.2.2 勞動力輻射轉移模式3.2.3 小結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進程分析4.1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歷史進程4.1.1 改革開放之前的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概況4.1.2 改革開放之后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概況4.2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特征4.2.1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基本特征4.2.2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產業轉移的特征4.2.3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鄉城轉移特征4.3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4.3.1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勞動力基本現狀4.3.2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的估算4.3.3 內蒙古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5章 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演變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影響研究5.1 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動趨勢5.1.1 內蒙古自治區三次產業產值結構演變趨勢5.1.2 內蒙古自治區各產業就業結構變動趨勢5.1.3 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偏離度的分析5.2 內蒙古自治區三次產業內部結構演變趨勢5.2.1 **產業內部結構演變趨勢5.2.2 第二產業內部結構演變趨勢5.2.3 第三產業內部結構演變趨勢5.3 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對剩余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5.3.1 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動的方向偏離5.3.2 三次產業內部結構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影響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產業結構對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影響的實證分析6.1 模型的構建與變量描述6.1.1 理論假設6.1.2 變量選取6.1.3 數據來源6.1.4 模型的設定6.2 模型的檢驗6.2.1 參數估計6.2.2 模型調整6.2.3 相關性檢驗6.3 結論與評述
第7章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路徑7.1 立足地區優勢,推進農牧業產業化7.1.1 農牧業產業化對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作用7.1.2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的實現路徑7.2 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對農村轉移勞動力的拉力7.2.1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7.2.2 推進農村牧區工業化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7.3 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7.3.1 內蒙古自治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路徑7.3.2 發展草原文化特色產業,促進少數民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7.4 本章小結
第8章 促進內蒙古自治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建議8.1 加大產業結構優化和調整的力度8.1.1 加快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現代農牧業8.1.2 促進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8.1.3 努力優化服務業結構,促進轉移勞動力就業8.2 建立城鄉統一制度,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8.2.1 統籌城鄉建設規劃,走新型城鎮化道路8.2.2 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8.2.3 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管理制度8.2.4 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8.3 提高農村牧區人力資本水平8.3.1 加大對農村正規教育的投資8.3.2 增加對農村牧區成人職業教育的投資8.3.3 加快“新農合”建設,提高農牧民醫療保健水平8.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基于內蒙古自治區產業結構優化視角的研究 作者簡介
馬愛玲,女,1975年9月生,內蒙古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近年來先后在核心期刊公開發表經濟類、教育教學類論文十多篇。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項目、內蒙古社科聯項目各一項,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多項。曾獲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內蒙古財經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