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戲曲電視劇創作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77173
- 條形碼:9787504377173 ; 978-7-5043-771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曲電視劇創作新論 內容簡介
《戲曲電視劇創作新論》在文化軟實力建設背景下重新審視了戲曲電視劇藝術的價值和地位,分析了戲曲電視劇對于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并在大量實例解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戲曲電視劇的創作策略,以期對創作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戲曲電視劇創作新論 目錄
前言
上編 理論探索
一、戲曲電視劇對于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意義
(一)戲曲電視劇在當代戲曲傳播格局中的地位
1.傳統載體與新型媒介并行疊加的戲曲傳播格局
2.戲曲電視劇: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性轉化
(二)戲曲電視劇對于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意義
1.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2.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給戲曲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3.戲曲電視劇有利于戲曲多重價值在當代的傳播
4.戲曲電視劇有助于提高中國流行文化的國際競爭力
二、戲曲電視劇創作檢閱
(一)戲曲電視劇的歷史成就
(二)戲曲電視劇創作面臨的困境
1.戲曲電視劇所面臨的文化沖擊
2.戲曲電視劇所負的體制枷鎖
3.戲曲電視劇所戴的經濟鐐銬
(三)戲曲電視劇創作存在的問題
1.藝術創作中的多方面的缺欠
2.專業創作、營銷人才的缺乏
3.地域、劇種發展的不平衡
4.相關從業者憂患意識的淡漠
5.營銷運作手段的不足
6.統一創作規范的不完善
三、戲曲電視劇創作策略探析
(一)影視藝術創作的共性原則
1.把握思想性是前提條件
2.體現藝術性是價值核心
3.利用市場性是必要手段
(二)好劇本是成功的首要條件
1.戲曲電視劇劇本與戲曲舞臺劇本、普通電視劇本的異同分析
2.戲曲電視劇劇本的創作策略
(三)怎樣加強畫面美感
1.藝術美與技術美
2.戲曲電視劇畫面內在美與外在形式關
(四)如何提高聲音魅力
1.戲曲藝術的聲音美感
2.戲曲電視劇中聲音的分類
3.戲曲電視劇錄音的后期制作
(五)好創作還需要好運作
1.戲曲電視劇的競爭優勢分析
2.戲曲電視劇的市場營銷策劃
3.對作品“包裝”的重新認識
4.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下編 案例解析
一、昆曲電視劇詩意美的體現——《司馬相如》(昆曲)解析
二、用視聽語言表現戲曲程式——《瘦馬御史》(京劇)論析
三、《孔乙己》的三度創作——《孔乙己》(越劇)論析
四、鄉土語境下的主流戲曲劇目的電視化改編——《村官》(眉戶劇)論析
五、戲曲特技在電視畫面中的呈現技巧——《白蛇傳》(川劇)評析
六、戲曲電視化的探新之路——《哥哥你走西口》(京劇)論析
七、歷史用屏幕語匯詮釋舞臺劇——《鳳陽情》(評劇)論析
八、申冤路上“四重奏”——《楊乃武平冤記》(越劇)論析
九、蒙太奇思維下的戲曲敘事——《詩仙李白》(黃梅戲)論析
十、現代戲的電視化演繹——《山里的漢子》(豫劇)論析
十一、現實題材戲曲電視劇的寫意化表達——《郎對花,姐對花》(黃梅戲)論析
十二、實踐“戲曲為體。影視為用”——《牡丹亭還魂記》(越劇)論析
十三、從舞臺劇到電視劇——《一錢太守》(越劇)論析
參考文獻
附錄:歷年獲獎戲曲電視劇名單
戲曲電視劇創作新論 節選
《戲曲電視劇創作新論》: 首先,與秦腔高昂激揚、豪放粗獷的演唱風格不同的是,眉戶的唱腔委婉細膩,唱調幽悱、深沉、凄楚、悲痛,善于抒情,擅長表現具有悲劇色彩的題材。同時,眉戶劇這種婉約的唱腔,朗朗上口,能使劇中人物與觀眾坦誠相見,這又使得眉戶劇的唱更加能夠表達語言無法表現的情感。在《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中,“眉戶曲”被分為清客曲子和江湖曲子兩種,其中的清客曲子為農村手工業者閑暇時地攤演唱的曲詞。眉戶曲的這種起源正好又與農村的生活狀態達到不約而同地契合。本劇在題材方面以農村建設與生活為主,著重塑造高秀民苦苦甜甜的復雜思想感情,這恰是這種眉戶唱腔善于表達的。 其次,由于形成的時間比較晚,所以眉戶劇的表演程式很少,動作真實、生活化,更加貼近于現實。在吸收其他劇種風格與題材方面,眉戶劇也具有特別的優勢。 再次,現在而言,眉戶劇不僅在晉南地區流行,而且在整個西北地區都很有市場,選擇這樣一個劇種去創作戲曲電視劇,多是出于受眾方面的考慮。 正因如此,戲曲電視劇《村官》的創作不僅可以大量展現生活化的場景,又可以套用眉戶劇的唱腔,款款描繪劇中人物的心理斗爭。 2.富有鄉土氣息的俚俗語言風格 《村官》*大的特點是貫穿全劇的俚俗鄉土氣息,這主要是通過劇中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首先是《村官》的唱詞。看過《村官》以后,*難忘懷的應該是兩首主題曲:片頭曲“黃連(哪個)一兩,甘草八錢,大干世界,小小村官,品個人情,看個方圓,有悲有喜,有苦有甜”與片尾曲“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你對姥姥好,姥姥對你親”。這實際上是通過*通俗的語言將本劇所要表達的悲劇性主題和主人公的苦甜人生以*平民化的形式體現出來。片尾曲中,“姥姥”指的是老百姓,就是父老鄉親,其實,從高秀民當上村主任的那一刻起,他何嘗不是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慢慢感動著他的家人、他的父老鄉親。這兩段唱詞的設計,通俗易懂、感人至深,通過不斷地在劇中的穿插,制造出了整部劇作的情感基調。 ……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