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陜西金石志 本書特色
《陜西金石志(套裝共20冊)》包括:《陜西金石志·卷一二》、《陜西金石志·卷十一二》、《陜西金石志·卷十三四》、《陜西金石志·卷十五六》、《陜西金石志·卷十七八》、《陜西金石志·卷十九二十》、《陜西金石志·卷三四》、《陜西金石志·卷五六》、《陜西金石志·卷七八》、《陜西金石志·卷九十》、《陜西金石志·卷廿一二》、《陜西金石志·卷廿三四》、《陜西金石志·卷廿五六》、《陜西金石志·卷廿七八》、《陜西金石志·卷廿九三十》、《陜西金石志·補遺》、《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一二》、《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三》、《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四》、《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五六七》共20冊。《陜西金石志(套裝共20冊)》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陜西金石志 內容簡介
著錄所藏金石拓本, 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 共兩千種, 編三十卷。前十卷為目錄, 按年代順序編排, 后二十卷按所見鐘鼎彝器和碑銘墓志石文字的出土時間、地點, 加以收藏者及器物內容辯證考據。
陜西金石志 目錄
陜西金石志·卷十一二
陜西金石志·卷十三四
陜西金石志·卷十五六
陜西金石志·卷十七八
陜西金石志·卷十九二十
陜西金石志·卷三四
陜西金石志·卷五六
陜西金石志·卷七八
陜西金石志·卷九十
陜西金石志·卷廿一二
陜西金石志·卷廿三四
陜西金石志·卷廿五六
陜西金石志·卷廿七八
陜西金石志·卷廿九三十
陜西金石志·補遺
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一二
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三
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四
陜西金石志·藝文志卷五六七
陜西金石志 作者簡介
武善樹:字獲堂,號念堂,陜西渭南(今渭南臨渭區)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中舉,會試未及第,大挑為候補知縣,歷任山西壺關、安邑、永濟、臨汾、襄陵等知縣,平陽府知府。民元后,拒北京國會議員職,回陜后參與編纂《續修陜西通志稿》,他對舊志中無金石文字深為痛心,蓋在續修陜西通志中予以補入,經廣泛征集,詳加考證,成《陜西金石志》三十卷,補遺兩卷,共三十二卷。 郭毓璋:字蘊生,陜西華縣人,出身貧寒。清光緒六年(1880)十三歲中秀才,人稱“神童”。師從陜西維新變法,被康有為譽為“海內耆儒”的劉古愚先生。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鄉試中亞元,光緒二十九年(1903),中進士,光緒二十二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召見郭毓璋,贊其“不染習俗,操守可信”,任為鄂城知縣。光緒二十四年(1908)任孝感知縣。宣統元年(1909)任蘄州知州,皆有政聲。辛亥革命爆發后返陜。1912年任陜西都督署顧問,陜西農務總會會長,后被商界公推為陜西商務總會會長。1919年任國會議員,1923年任陜西通志館編纂。1924年后,郭專心從事編纂。有感于南宋以降,陜西文化日漸落后于南方,四庫全書均藏東南。“陜西僻處西北,士皆寒苦,無由遠涉江湖,又無力自購書籍,……至令斯文將喪,師道無傳,亦后死者大懼”的危機感,發憤編成《藝文志》七卷。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