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現代性視閾下俄羅斯文明圈的解構與重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43136
- 條形碼:9787509643136 ; 978-7-5096-431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現代性視閾下俄羅斯文明圈的解構與重建 本書特色
《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現代性視域下俄羅斯文明圈的解構與重建》主要圍繞在現代化轉型的背景下,討論俄羅斯作為亨廷頓口中東正教文明圈的核心國家正面臨著怎樣的解構危機,它又是如何應對的,以期對同樣作為文明型國家的中國及其當下的現代化轉型提供某種可資借鑒的經驗。
本書以黑格爾的主奴關系辯證法作為闡釋框架,以發生在19世紀上半期斯拉夫派與西方派之間的歷史爭論為主要考察對象,提出俄羅斯在文明建構中始終伴隨著分裂意識,俄國知識分子為終結“分裂意識”也始終在進行著努力。
俄羅斯民族因作為“強勢他者”的“西方”的存在始終未能擺脫“分裂意識”,但作為一個具有強烈彌賽亞意識的文明型國家而言,它又始終沒有放棄為爭取承認而進行的斗爭。進一步來說,這種斗爭正體現為俄羅斯民族的“自主性意識”,這是本書的主要題旨—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的基本內涵。
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現代性視閾下俄羅斯文明圈的解構與重建 內容簡介
《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現代性視域下俄羅斯文明圈的解構與重建》主要圍繞在現代化轉型的背景下,討論俄羅斯作為亨廷頓口中東正教文明圈的核心國家正面臨著怎樣的解構危機,它又是如何應對的,以期對同樣作為文明型國家的中國及其當下的現代化轉型提供某種可資借鑒的經驗。 本書以黑格爾的主奴關系辯證法作為闡釋框架,以發生在19世紀上半期斯拉夫派與西方派之間的歷史爭論為主要考察對象,提出俄羅斯在文明建構中始終伴隨著分裂意識,俄國知識分子為終結“分裂意識”也始終在進行著努力。俄羅斯民族因作為“強勢他者”的“西方”的存在始終未能擺脫“分裂意識”,但作為一個具有強烈彌賽亞意識的文明型國家而言,它又始終沒有放棄為爭取承認而進行的斗爭。進一步來說,這種斗爭正體現為俄羅斯民族的“自主性意識”,這是本書的主要題旨—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的基本內涵。
分裂的宿命與自主性的抗爭-現代性視閾下俄羅斯文明圈的解構與重建 目錄
章俄羅斯文明圈的建構一解構史
節何為俄羅斯文明圈
一、亨廷頓的“文明圈”概念
二、命運的幻象:對文明圈理論的回擊
三、當代世界的幾大文明圈
一、為什么要研究俄羅斯
二、為什么要關注兩派論戰
三、國內外對兩派論戰的研究現狀如何
四、為什么選取黑格爾的主奴關系辯證法作為闡釋框架
五、主奴關系辯證法框架下兩派論戰的深層內涵有哪些
六、為什么要引入俄羅斯文明圈的概念
七、本書的基本結構
四、俄羅斯文明圈而非東正教文明圈導論 章 俄羅斯文明圈的建構一解構史 節 何為俄羅斯文明圈 一、亨廷頓的“文明圈”概念 二、命運的幻象:對文明圈理論的回擊 三、當代世界的幾大文明圈 一、為什么要研究俄羅斯 二、為什么要關注兩派論戰 三、國內外對兩派論戰的研究現狀如何 四、為什么選取黑格爾的主奴關系辯證法作為闡釋框架 五、主奴關系辯證法框架下兩派論戰的深層內涵有哪些 六、為什么要引入俄羅斯文明圈的概念 七、本書的基本結構 四、俄羅斯文明圈而非東正教文明圈 第二節 俄羅斯文明圈的兩階段建構史 一、羅斯受洗:俄羅斯文明圈建構的起點 二、建立統一的俄羅斯國家:俄羅斯文明圈建構的 階段 三、俄羅斯帝國的建立:俄羅斯文明圈建構的第二階段 第三節 俄羅斯文明圈的建構一解構雙向運動 一、西方文明圈的崛起 二、彼得大帝改革:建構一解構的“雙重起點” 三、1812年衛國戰爭的悖論:俄羅斯文明圈解構的一個重要標志 四、十月革命:解構的終點與建構的起點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分裂的肇始:19世紀上半期斯拉夫派與西方派之爭 節 恰達耶夫與《哲學書簡》:論戰的開端 第二節 霍米雅科夫和基列耶夫斯基的應戰 一、А.С.霍米雅科夫的應戰 二、и.в.基列耶夫斯基對霍米雅科夫的回應 第三節 斯拉夫派與西方派的形成 一、西方派的基本構成及其代表人物 二、斯拉夫派的基本構成和代表人物 第四節 莫斯科論戰的展開與終結 一、如何看待俄羅斯 二、如何看待“西方”:馮維津論斷引發的爭論 三、俄羅斯應該選擇何種歷史道路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赫爾德與斯拉夫派的歷史意識 節 兩種對立的歷史意識 一、單線型歷史觀 二、多線型歷史觀 第二節 德國浪漫派先驅赫爾德及其文明有機論思想 一、赫爾德其人 二、赫爾德的文明有機論思想 第三節 斯拉夫派與文明有機論 一、赫爾德與斯拉夫世界的不解之緣 二、謝林:赫爾德與斯拉夫派之間可能的思想媒介 三、赫爾德與斯拉夫派之間的觀念接續 第四節 文明有機論在俄國的傳播與發展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分裂的宿命:從黑格爾的主奴關系辯證法看俄羅斯的分裂意識 節 黑格爾的主奴關系辯證法 一、黑格爾主奴關系辯證法及其當代“翻譯”版本 二、“主奴關系”的現代性語境 第二節 兩派論戰:俄羅斯分裂意識的首次命名 一、何為俄羅斯意識 二、早期的斯拉夫派與西方派之爭 三、“文明”與“土壤”的分裂 四、后論戰時期的分裂 第三節 主奴關系框架下的“西方與俄羅斯” 一、俄羅斯與西方:自我與“強勢他者” 二、“西方”也是一個分裂的整體 三、西方派/斯拉夫派:西方啟蒙理性/浪漫派的回聲 第四節 為爭取承認而斗爭 一、關于“承認” 二、“奴隸意識”之于西方派:愚昧落后 三、“奴隸意識”之于斯拉夫派:自主性喪失 四、俄羅斯人特有的“主人情結”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歐亞主義與斯拉夫主義——俄羅斯文明圈重構的兩種可能方案 節 歐亞主義:被放逐者的回歸之路 一、《歐洲與人類》:歐亞派形成的起點 二、《回歸東方·預言與現實·歐亞主義者的主張》:歐亞主義的成熟 三、1929:古典歐亞主義的終結 第二節 歐亞主義的基本理論要素 一、反對西化 二、回歸東方 三、“歐亞洲”及其中心:俄羅斯 第三節 歐亞主義與獨立自主的道路 第四節 后蘇聯時期俄羅斯文明圈重建的可能范式 一、斯拉夫主義:文化一血緣型認同范式 二、歐亞主義:文化一地緣型認同范式 三、蘇聯解體和蘇共亡黨的教訓 四、歐亞主義與當代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空間重建 本章小結 結語 附錄一 馮維津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問與答 附錄二 現代性視域下的“聚和性”概念及當代東正教 參考文獻 后記信息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