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11724
- 條形碼:9787515911724 ; 978-7-5159-117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 本書特色
結構系統是航天飛行器中一個較大的分系統,其對保證航天飛行器任務的完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傳統航天飛行器結構技術雖然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但是還不能滿足面向空天一體、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的技術發展需求。因此,目前需要對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技術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與技術剖析。
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 內容簡介
結構系統是航天飛行器中一個較大的分系統,其對保證航天飛行器任務的完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傳統航天飛行器結構技術雖然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但是還不能滿足面向空天一體、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的技術發展需求。因此,目前需要對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技術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與技術剖析。
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 目錄
第1章概論1
1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基本概念1
1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發展歷程及關鍵技術2
12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發展歷程2
12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關鍵技術7
13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特點9
131承受載荷9
第1章概論1
1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基本概念1
1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發展歷程及關鍵技術2
12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發展歷程2
12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關鍵技術7
13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特點9
131承受載荷9
132安裝設備9
133提供構型10
14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研制10
141可行性論證階段10
142概念設計階段11
143樣機研制階段12
參考文獻14
第2章典型航天飛行器結構介紹及國外發展現狀15
21航天飛機結構系統概述15
211前機身結構15
212中機身結構19
213后機身結構22
214翼面結構24
22航天飛機軌道飛行器的制造過程29
23X37B結構方案概述31
231X37B飛行器概述31
232X37B結構選材32
233X37B結構總體傳力分析32
234X37B結構系統技術特點35
24云霄塔(SKYLON)飛行器結構方案概述35
241SKYLON飛行器概述35
242SKYLON結構系統37
243SKYLON起落架系統40
25IXV結構方案概述41
251IXV飛行器概述41
252IXV結構系統43
253IXV機構系統46
26追夢者(Dream Chaser)結構方案概述47
261Dream Chaser飛行器概述47
262Dream Chaser飛行器結構發展歷程49
263Dream Chaser飛行器的創新性55
參考文獻56
第3章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完整性要求57
3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的設計目標57
311質量57
312工藝性57
313簡易性57
314維護性57
315可達性57
316互換性58
317維修性58
318貯箱適用性58
319費用58
3110各項要求的相容性58
3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的設計特性58
32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的環境條件59
32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的載荷64
323熱特性70
324材料特性71
325其他特性75
33使用壽命78
331安全壽命78
332破損安全78
333材料特性79
334載荷譜79
335循環載荷79
336持續載荷79
34設計驗證80
341文件80
342分析81
343確定載荷、壓力和環境的試驗82
344材料特性試驗83
345研究性試驗85
346鑒定試驗86
347驗收試驗91
348飛行試驗92
349特殊試驗93
參考文獻95
第4章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96
41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材料96
411復合材料97
412輕質金屬材料100
413其他金屬材料102
414結構材料工藝選擇103
42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的特點103
421結構輕質化104
422結構多功能集成化106
423設計和制造數字化107
424結構可重復使用性108
43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構型109
431硬殼/半硬殼結構109
432桿系結構110
433復合材料整體結構111
44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件117
441梁119
442壁板132
443夾芯結構(夾層結構)140
444貯箱157
45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連接175
451對接接頭175
452鉚釘連接181
453金屬的膠接與膠焊連接185
454復合材料連接192
參考文獻198
第5章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機構設計199
51概述199
52傳動機構199
521傳動機構功能199
522傳動機構設計200
523傳動機構的負載力矩203
524傳動機構活動關節203
525伺服傳動器206
526傳動機構與機身結構的連接設計207
527傳動機構設計考慮因素208
53空間機構209
531有效載荷艙門結構與機構209
532太陽電池陣機構215
參考文獻219
第6章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疲勞和損傷容限設計220
61疲勞設計220
611材料疲勞性能曲線220
612疲勞特性圖221
613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及相應措施223
614疲勞設計準則230
615疲勞設計原理231
616疲勞壽命估算方法231
62損傷容限設計241
621基本概念241
622與安全壽命設計方法的區別243
623與斷裂力學的關系244
624損傷容限設計的內容和方法245
625結構剩余強度分析249
63復合材料結構的耐久性/損傷容限設計253
631復合材料結構損傷、斷裂和疲勞的特點254
632復合材料結構耐久性/損傷容限設計要求256
633復合材料結構耐久性/損傷容限設計方法概述259
634復合材料結構耐久性/損傷容限的設計選材和材料設計260
635提高復合材料結構耐久性/損傷容限的特殊設計技術262
參考文獻264
第7章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與制造一體化265
71概述265
72結構設計制造一體化設計平臺265
721設計制造一體化設計平臺總體架構265
722基于FiberSIM/VPM搭建復合材料設計制造一體化設計平臺266
723復合材料結構快速優化設計268
724制訂基于MBD的裝配體設計規范269
725實現總裝過程的有效管理269
726構建復合材料設計基礎資源庫270
73基于MBD的結構設計271
731基于MBD的產品結構定義方式272
732MBD技術工程應用關鍵技術272
733基于MBD的產品數據管理系統集成技術273
734基于MBD的產品設計273
735基于MBD的三維設計規范274
736預期效果275
74自動化制造技術275
741自動鋪層技術及設備276
742熱塑性復合材料自動化成型技術及自動化設備配套280
743復合材料零件自動化生產流水線281
744復合材料自動化檢測技術284
75低成本制造技術285
751低溫固化復合材料技術285
752RTM286
753RFI286
754輻射固化技術287
76基于MBD數字化設計與制造287
761流程設計288
762自動下料290
763激光投影291
77虛擬裝配技術291
771需求與國內外研究狀況291
772關鍵技術298
773研究方法及途徑300
參考文獻303
信息
可重復使用新型航天飛行器結構設計 作者簡介
彭小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兼任某重大項目總指揮、863某主題專家組副組長。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朱永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型號總設計師。國家特殊津貼專家,取得多項軍隊科技進步獎和國防科技進步獎,獲得多項國家和國防科技進步獎。王悅,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獲得2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姚世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型號副總師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4項,中國航天基金獎1項。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