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鄉村小說視域下的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7548
- 條形碼:9787516187548 ; 978-7-5161-8754-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小說視域下的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研究 本書特色
陳國和所*的《鄉村小說視域下的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研究》著重考察當代鄉村小說土地制度變遷書寫表現出的不同內涵和特點,旨在準確理解當代鄉村小說的延伸演變,整體把握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范式的形成和審美特點,以及這種書寫范式如何被質疑、解構和替代,分析這種書寫策略變化的內在原因,梳理這種現代民族—國家想象復雜的社會文化形態。
鄉村小說視域下的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考察當代鄉村小說土地制度變遷書寫表現出的不同內涵和特點,旨在準確理解當代鄉村小說的延伸演變,整體把握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范式的形成和審美特點,以及這種書寫范式如何被質疑、解構和替代,分析這種書寫策略變化的內在原因,梳理這種現代民族—國家想象復雜的社會文化形態。
鄉村小說視域下的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研究 目錄
一 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
二 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章 文化記憶的建構與民族國家的認同
**節 土改小說
一 宗法勢力的退場
二 國家政治的楔入
三 鄉村倫理的異動
第二節 合作化小說
一 生活的政治化
二 空間的社會化
三 時間的程式化
第三節 農村改革小說
一 土地承包的歡呼緒論 一 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 二 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章 文化記憶的建構與民族國家的認同 **節 土改小說 一 宗法勢力的退場 二 國家政治的楔入 三 鄉村倫理的異動 第二節 合作化小說 一 生活的政治化 二 空間的社會化 三 時間的程式化 第三節 農村改革小說 一 土地承包的歡呼 二 經濟結構的變革 三 生活觀念的碰撞 第二章 反思與顛覆:再解讀與解構 **節 鄉村秩序的失衡與重建 一 家長秩序的變化 二 應對心態的差別 三 縫隙與立場 第二節 人道主義反思 一 現實批判 二 個人抗爭 三 歷史追問 第三節 烏托邦的終結 一 生存疼痛 二 夢想之思 三 神似現實 第三章 民間與見證 **節 土地制度變遷與農民見證 一 土地與苦難 二 命運與循環 三 平民敘事與歷史見證 第二節 土地制度變遷與地主見證 一 土地與輪回 二 地主與敘事 三 質疑與見證 第四章 邊緣與記憶 **節 流亡與記憶:知識分子的土地制度變遷敘事 一 流亡與放逐 二 歷史與記憶 三 創傷與救贖 第二節 婦女與記憶:漂泊者的土地制度變遷敘事 一 見證物/見證人 二 對稱敘事 三 東西方的文化資源 第五章 土地制度變遷書寫與本土資源 **節 民間文化資源 一 俠文化與革命敘事 二 復仇與革命 三 縫隙與規訓 第二節 儒家文化傳統 一 儒家文化傳統的發掘 二 地域色彩與風俗畫卷 三 本土化敘事策略 第三節 史傳文化傳統 一 通古今之變 二 實錄寫真 結語 **節 土地流轉小說 一 土地崇拜 二 史詩重建 第二節 土地書寫與歷史真實 一 見證與真實 二 創傷書寫與人文關懷 附錄 從《四書》看閻連科的創傷書寫 一 創傷與饑餓 二 刨傷與救贖 三 創傷與歷史 參考文獻 后記 信息
鄉村小說視域下的當代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書寫研究 作者簡介
陳國和,湖北通山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湖北作協簽約評論家,湖北科技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文學批評和新媒體傳播研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