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史記》與傳記文學二十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3655
- 條形碼:9787100123655 ; 978-7-100-12365-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記》與傳記文學二十講 本書特色
《〈史記〉與傳記文學二十講》是《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大家韓兆琦先生關于傳記文學的研究成果的文集。韓先生以《史記》為中心,并以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幾位在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人物的寫作風格和代表作品為研究對象,深度研究了傳記文學這種文學重要文體在中國的發展歷程。韓先生追蹤溯源,認為中國古代傳記文學的成熟應該以《史記》為起點。《史記》是我國古代**部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妒酚洝肥状芜\用豐富多彩的藝術手法,描繪了眾多歷史人物,它凸顯了傳記文學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征和不同于普通人物傳記的強大藝術感染力。
《史記》與傳記文學二十講 內容簡介
《史記》問世開啟中國傳記文學與敘事散文、備受唐宋八大家的推崇! (史記) 與傳記文學二十講》拓展傳統的《史記》研究內容, 彰顯與唐宋八大家之韓柳歐蘇的比較研究, 透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的藝術真諦, 以平實、幽默的語言風格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
《史記》與傳記文學二十講 目錄
**講 司馬遷與先秦士風之終結 // 1
第二講 司馬遷的文學觀 // 11
第三講 司馬遷的審美觀 // 26
第四講 從項羽、劉邦二本紀的寫法看司馬遷的史學與文學 // 42
第五講 “漢三杰”的歷史功勛與其各自的人生道路 // 69
第六講 呂后執政的歷史教訓 // 97
第七講 “文景之治”與其神圣光環下的黑暗 // 109
第八講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與其晚年悲劇 // 123
第九講 關于《史記·孔子世家》的幾點思考 // 140
第十講 《史記》十表總論 // 153
第十一講 《史記》書法釋例 // 179
第十二講 《史記》中的特殊修辭與畸形句例 // 198
第十三講 《史記》敘事中的若干自相歧異 // 222目 錄 **講 司馬遷與先秦士風之終結 // 1 第二講 司馬遷的文學觀 // 11 第三講 司馬遷的審美觀 // 26 第四講 從項羽、劉邦二本紀的寫法看司馬遷的史學與文學 // 42 第五講 “漢三杰”的歷史功勛與其各自的人生道路 // 69 第六講 呂后執政的歷史教訓 // 97 第七講 “文景之治”與其神圣光環下的黑暗 // 109 第八講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與其晚年悲劇 // 123 第九講 關于《史記·孔子世家》的幾點思考 // 140 第十講 《史記》十表總論 // 153 第十一講 《史記》書法釋例 // 179 第十二講 《史記》中的特殊修辭與畸形句例 // 198 第十三講 《史記》敘事中的若干自相歧異 // 222 第十四講 中國古代傳記文學略論 // 242 第十五講 韓愈的傳記藝術 // 262 第十六講 柳宗元的傳記藝術 // 282 第十七講 歐陽修的傳記藝術 // 298 第十八講 蘇軾的傳記藝術 // 319 第十九講 《新五代史》的思想與藝術 // 334 第二十講 傳記文學的派生藝術光映千秋 // 355 后 記 // 393信息
《史記》與傳記文學二十講 作者簡介
韓兆琦,男,1933年生,天津市靜海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隨后考入復旦大學,師從蔣天樞先生學治古代文史,1963年研究生畢業。此后長期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從事古代文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曾出版《史記箋證》(200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全本全注全譯《史記》(2010年,中華書局)、《史記講座》(2008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中國傳記藝術》(1998年,內蒙古教育出版社)、《中國古代散文專題》(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著作,F為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