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寄語中小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96382
- 條形碼:9787203096382 ; 978-7-203-0963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寄語中小學 本書特色
杜汀鶴編著的《寄語中小學》以生動鮮活的正反案例見長,少有空泛的說教,便于中小學教師、學生閱讀借鑒。另收4篇附錄,3篇是教育人物回憶,追憶了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孝義縣中小學教育的三位功臣,他們是教育界的楷模。一篇教育紀事,重現40年前孝義縣百名教師上山下鄉為“普及高中”付出的艱辛勞動,讀來令人震撼。
寄語中小學 內容簡介
《寄語中小學》輯錄作者退休后所寫的教育札記22篇。主題如下: 破除應試教育的禁錮,創建使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做人的教育。具體思路—— 素質教育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陽光雨露。只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才能徹底根除應試教育造成的災難,才能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對人才的戰略需求; 校長要以教師為本,要發揚民主、科學管理,還要當好三種角色; 教師要以學生為本,要尊重學生人格,要尊重教育規律; 學生要成人成才,必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校要創建良性機制,加強教師師德、師能建設,主動引領教師發展; 中小學教育要積極傳承并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都恼Z中小學》以生動鮮活的正反案例見長,少有空泛的說教,便于中小學教師、學生閱讀借鑒! ×硎4篇附錄,3篇是教育人物回憶,追憶了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孝義縣中小學教育的三位功臣,他們是教育界的楷模。一篇教育紀事,重現40年前孝義縣百名教師上山下鄉為“普及高中”付出的艱辛勞動,讀來令人震撼。
寄語中小學 目錄
大愛之聲 必有和者
正文
一、兩個輟學少年引起的思考
二、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
三、師德是教師成長、成功的導向系統
四、校長樹立一個理念教師強化兩個翅膀
五、創建良性機制,引領教師發展
六、鼓勵并引導學生質疑、探究、觀察、實踐
七、“自主、合作、探究
——教給學生一種對人生影響*大的本領
八、教育就是幫助人培養良好習慣
九、短論一束
十、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還有多遠
十一、素質教育:救孩子,舍我其誰
十二、愛國、誠信、勤儉——為xx校學生講三題
十三、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六題
十四、讓兩個雕塑家同心協力朝著一個目標行動
十五、教師要重視并開好家長會
十六、普及國學經典建設精神家園
十七、《弟子規》并非兒童少年專利
十八、做人**求知第二
附錄一
他引領孝義中學崛起在三晉大地(郭向勝)
附錄二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霍聯光)
附錄三
執著的追求頑強的拼搏(吳治斌)
附錄四
“文化大革命”期間孝義縣社辦高中始末
寄語中小學 節選
《寄語中小學》: 七、“自主、合作、探究” ——教給一種對學生人生影響*大的本領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當前中小學教師在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探索的一大熱點。反復學習之后,我以為“自主、合作、探究”中,“自主”是一種途徑;“合作”既是一種形式,也是一個目標:“探究”是一種手段或策略,即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實現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學習方式,用一句話表達是: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開展自主性、探索性活動的機會,通過個體與群體的合作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 榱朔奖惚硎觯曳秩齻問題與大家商榷! ∫、教師的尊重與賞識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趥鹘y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高高在上,有著濃烈的“權威”意識,在學生面前,命令多于交流,斥責多于鼓勵,否定多于肯定。不論課內課外,教師總是居高臨下,很少平等相待。隨著教改的深入,廣大教師自覺摒棄“師道尊嚴”的陋習,積極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但怎樣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呢?實踐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解答:教師以生為本的尊重與賞識能激發學生自主求知的欲望和勇氣。XX中學做過一份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的問卷調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喜歡和藹可親、不當眾訓罵學生、講課幽默風趣而又循循善誘的老師。學生為什么喜歡這樣的老師?因為這樣的老師能尊重學生。因為尊重,就能平等相待;因為平等相待,不懂敢問,有話敢說,還敢說實話、真話,說錯了也不是“放屁、胡說”、“無稽之談”。這樣學生可以站起來插話、暢所欲言,思維無禁區。一句話,有了教師的尊重與賞識,也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意識”和“教學民主”的體現。以生為本的觀念產生尊重賞識、平等相待的態度。尊重賞識、平等相待的態度促使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學策略隨之改變:冷峻變熱情,命令變商量,“獨角戲”變成“群言堂”。 有一位張老師教《社會分工和角色》時,一名學生質疑“李大釗‘青春’這首詩的含義是什么?”這首詩不是課文的正文部分,對這個問題張老師沒有思想準備,如果在以往,她會說:“扯哪兒去了?這是語文學科的問題,下課去問語文老師!”但如今張老師的處理則變成了“其他同學是如何理解的?”“老師,我是這樣理解的:詩人希望國家、民族、人類、地球、宇宙永遠充滿青春,每個人包括作者本人都應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睂τ趯W生的理解老師立即加以贊賞:“你理解得很好。”學習《網絡中的生活》一課時,有這樣一個問題:青少年上網既有利也有弊,那么,怎樣做才能趨利避害呢?張老師先請學生出“金點子”,前后四人一組互相溝通、啟發。同學之間互相質疑,互相補充、修正,共提出“自我約束,合理利用”等10余條金點子!
寄語中小學 作者簡介
杜汀鶴,中共黨員,1937年生。山西省孝義市趙家莊人。大專學歷,高級講師。曾任中學教師、高中校長、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等職。1963年被評為晉中地區模范教師,1986年被評為山西省成人教育先進個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