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天氣學分析-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64191
- 條形碼:9787502964191 ; 978-7-5029-6419-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氣學分析-第3版 內容簡介
“天氣學分析”課程包括課堂教學、課內練習及課外作業三個基本環節,《天氣學分析(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為這三方面提供了基本教材和具體安排。《天氣學分析(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共分13章,主要介紹天氣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溫帶氣旋、寒潮、大型降水、對流性天氣、臺風等中國重要天氣系統與天氣過程的分析方法,以及MICAPS系統、NCAR繪圖軟件包的更新版——Windows中文平臺下的NCAR繪圖軟件包的使用方法和GrADs數據分析顯示系統簡介。 《天氣學分析(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作為氣象院校“天氣學分析”課程的基本教材和氣象及相關專業的科研、業務工作者的參考書或工具書。
天氣學分析-第3版 目錄
再版前言
前言
第1章 天氣圖基本分析方法
§1.1 天氣圖底圖
§1.2 地面天氣圖分析
§1.3 等壓面圖分析
實習一 地面天氣圖初步分析
實習二 等壓面圖初步分析
第2章 天氣圖的綜合分析
§2.1 溫壓場的綜合分析
§2.2 鋒面分析
§2.3 天氣分析基本原則
實習三 鋒面的初步分析
實習四 鋒面的綜合分析
第3章 輔助天氣圖分析
§3.1 剖面圖分析
§3.2 單站高空風圖分析
§3.3 溫度一對數壓力圖分析
§3.4 等熵面分析
§3.5 能量分析
實習五 剖面圖分析
實習六 單站高空風圖分析
第4章 高原和低緯天氣分析
§4.1 高原地區的天氣分析
§4.2 低緯熱帶地區的天氣分析
實習七 流線分析
第5章 中小尺度天氣分析
§5.1 地面中分析的資料來源和處理方法
§5.2 地面中尺度天氣圖的分析
§5.3 輔助圖的分析
實習八 大氣穩定度指標的計算及分析
第6章 溫帶氣旋的分析
§6.1 北方氣旋的特征及其發生、發展過程
§6.2 南方氣旋的特征及其發生、發展過程
§6.3 溫帶氣旋的預報
實習九 北方氣旋個例分析
實習十 地轉風渦度計算
第7章 寒潮天氣過程的分析
§7.1 寒潮天氣過程的環流型
§7.2 寒潮強冷空氣活動的分析和預報
§7.3 西風帶長波的分析
實習十一 寒潮天氣過程個例分析
實習十二 長波計算和分析
第8章 大型降水過程的分析
§8.1 中國大型降水過程及暴雨概述
§8.2 江淮梅雨
§8.3 降水條件的診斷分析
實習十三 梅雨天氣過程個例分析
第9章 對流性天氣過程的分析
§9.1 對流性天氣過程的成因分析及天氣預報
§9.2 強對流性天氣過程的環流背景
§9.3 強對流性天氣過程的實例
實習十四 雷雨、冰雹天氣過程個例分析
實習十五 能量計算和分析
第10章 臺風天氣過程的分析
§10.1 臺風概述
§10.2 臺風的路徑
§10.3 臺風暴雨
實習十六 臺風個例分析
第11章 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
§11.1 MICAPS系統概述
§11.2 MICAPS 3.2 主界面
§11.3 MICAPS 4.0簡介
§11.4 圖形顯示和操作
§11.5 數據編輯
§11.6 中短期天氣預報組件的使用
§11.7 氣象衛星組件的使用
§11.8 圖形的保存及打印
§11.9 一維圖形和三維圖形
§11.10 系統維護
第12章 繪圖軟件包NCARG:KS的使用
§12.1 基本模塊
§12.2 虛線與背景
§12.3 等值線模塊
§12.4 地圖模塊
§12.5 矢量圖
§12.6 自動曲線圖
§12.7 BMP位圖
第13章 GrADS數據分析顯示系統簡介
§13.1 基本概念
§13.2 基本操作和基本命令
§13.3 軟件操作設置
§13.4 變量、表達式和函數
§13.5 格點和站點數據格式
附錄1 地面天氣圖的填寫
附錄2 等壓面圖的填寫
附錄3 風力等級特征及換算表(蒲福風力等級表)
附錄4 降水量等級表
附錄5 臺風委員會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
附表1 常用單位換算表
附表2 等壓面地轉風速查算表
附表3 等高面地轉風速查算表
附表4 u,v分量查算表
附表5 蘭勃特投影和極射赤面投影的放大率m及m2/f廠隨緯度變化查算表
附表6 地轉參數和羅斯貝數隨緯度變化查算表
附表7 沙瓦特指數(SJ=T500-Ts)中的Ts參數查算表
附表8 標準等壓面上的位溫(θ)查算表
附表9 P=850 hPa θse查算表
附表10 P=700 hPa θse查算表
附表11 P=500 hPa θse查算表
附表12 □查算表
附表13 □查算表
附表14 標準等壓面上露點換算比濕表
附表15 各標準等壓面之間的厚度表
附表16 凝結函數F值查算表
參考文獻
天氣學分析-第3版 節選
《天氣學分析(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高原上500 hPa圖上的測風記錄,除了個別站外,一般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在分析時都認真地加以考慮,尤其是在夏半年多雨季節時,高原上經常有些淺弱的小槽、小脊或閉合系統不斷地在活動。如果仍按40gpm的間距來分析等高線,勢必要把小系統漏掉。所以為了使分析準確,以利預報起見,必須以20gpm為間隔來分析等高線。等溫線的分析有時也采用2℃為間距,只有個別站的記錄有地方性的影響。如帕里位于高原南端,在它的西北和東南兩面都是海拔7000m以上的高山(珠穆朗瑪峰與大吉嶺),500 hPa上所測得的風有時受其影響;如在南風特別強烈時,就應該考慮地形的作用,不要僅根據一個站的記錄把高空槽畫得太深。又如班戈站和申扎站,因為海拔在4700m左右,500hPa上的測風記錄就有地方性影響。天氣系統弱時,08時測風報告經常為西北風,20時轉為西南風,對于這種情形不要誤認為有高空槽逼近。是否有槽接近,須把400hPa、300hPa等其他層次及500hPa本層次的歷史演變結合起來,做出綜合判斷。又如高原西南部的噶爾站的西邊和南邊有海拔7000m以上的山峰,因而盛行西南風。當500hPa槽過后,往往仍吹西南風,所以必須看高層是否轉為西北風,若風向已轉西北,則表明槽已過境。 ……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