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09736
- 條形碼:9787303209736 ; 978-7-303-2097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 本書特色
在西方哲學目前,“社會存在”是馬克思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術語的創新內含著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革命性變革。因此,通過聯系西方哲學目前的存在論傳統理解馬克思哲學在存在論層面上發起的總體性變革,通過與現代西方哲學家的對話比較,透視馬克思社會存在論所構成的不可超越的意義視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徐先艷著的《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主要圍繞馬克思的“社會存在論”,遵照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研究方法,立足經典文本,深入闡釋了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的創立過程、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 內容簡介
在西方哲學史上,“社會存在”是馬克思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術語的創新內含著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革命性變革。因此,通過聯系西方哲學史上的存在論傳統理解馬克思哲學在存在論層面上發起的總體性變革,通過與現代西方哲學家的對話比較,透視馬克思社會存在論所構成的不可超越的意義視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徐先艷著的《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主要圍繞馬克思的“社會存在論”,遵照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研究方法,立足經典文本,深入闡釋了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的創立過程、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 目錄
一、研究緣起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結構、思路說明及創新之處
五、相關術語的使用說明
**章傳統存在論的歷史演變及理論困境
一、古代存在論的演變及其特征
二、近代存在論的演變及其特征
三、傳統存在論的實質及困境
第二章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的創立過程
一、馬克思對傳統存在論的批判與超越
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及《論猶太人問題》:社會存在論的序曲
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社會存在論的初現導論
一、研究緣起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結構、思路說明及創新之處
五、相關術語的使用說明
**章傳統存在論的歷史演變及理論困境
一、古代存在論的演變及其特征
二、近代存在論的演變及其特征
三、傳統存在論的實質及困境
第二章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的創立過程
一、馬克思對傳統存在論的批判與超越
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及《論猶太人問題》:社會存在論的序曲
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社會存在論的初現
四、《德意志意識形態》:社會存在論的形成
五、《資本論》及其手稿:社會存在論的充分展開
第三章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的基本內容
一、社會存在的基本內涵
二、社會存在與社會實踐
三、社會存在與人的存在
四、社會存在與自然存在
五、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第四章馬克思社會存在論與現代存在論之比較
一、馬克思與盧卡奇的社會存在本體論之比較
二、馬克思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之比較
三、馬克思與薩特的存在論之比較
結語: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的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信息
馬克思社會存在論研究 作者簡介
徐先艷(1980-),女,四川內江人,200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先后獲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講師,碩士生導師,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在《哲學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學報》、《思想理論教育》等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出版譯著《尋解訪談》。主要研究領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