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428531
- 條形碼:9787534428531 ; 978-7-5344-2853-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增訂本) 本書特色
學科方法的研究是學科成熟和深化的標志,在歐美國家有關人文社科方法論的研究已經進入專業細分、操作性強的背景下,不少中國學者也認識到不重視方法研究將不可能推進學科進步,并由此加強了方法及方法論的研究。這本著作,圍繞設計藝術學研究的方法,從設計藝術研究的范疇、特征、方法體系、文獻綜述,以及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方法、實驗性研究、調查研究諸多方面作了細致、深入的闡述,通俗易懂、操作性強,可以說是一本有益于設計藝術研究入門和深入下去的重要教科書。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增訂本) 內容簡介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路徑、技巧、手段;是人感性經驗的歷史性積累,并且是其理性意義上的總結與升華。方法首先來自于個人成熟的經驗,但它又是無數人共通的長期積累;方法是群體智慧和知識的一部分,并自成體系。方法學是關于方法的科學,是方法的理論體系。做任何事情,處理任何問題都存在著方法問題,藝術設計和對藝術設計的研究也不例外。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立新先生撰著的《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是我國設計學界*本有關設計研究方法的專著,也是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和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專業性設計的方法論教材、設計藝術學研究的方法論著作則一直欠缺。主要是其撰寫有相當的難度和限定。我以為,一是作者需要對設計藝術的具體設計等實踐有著較好的了解,這是其知識基礎;二是對設計藝術研究有著較長期的實踐和思考,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套研究方法,而且這種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和實用性;三是作者具有較好的方法學基礎和敘述能力及經驗。作者正好具備了上述三方面的條件,加之其教學的需要和研究積累,水到渠成地完成了這本著作的撰寫,不但填補了學科空白,為完善我國設計藝術學的學科建設作出了貢獻,而且為廣大設計工作者提升設計能力、開闊設計思維,并對其設計實踐加以理論審視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工具;對于從事設計藝術研究、教學和設計藝術的各專業研究生而言,這更是一本內容充實、信息量大、實用性強、富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方法手冊,有益于開展設計藝術的各項研究。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增訂本) 目錄
序一張道一/001 序二李硯祖/003 **章導論/001 一設計藝術學研究的特征及范疇/003 1. 什么是設計藝術學研究/003 2. 設計藝術學研究的特征/006 3. 設計藝術學研究的范疇/007 4. 設計藝術學研究的復雜性與難點/010 二設計藝術學研究的方法體系/011 1. 設計藝術學研究的方法論/011 2. 設計藝術學研究的方式/012 3. 方法的交叉與綜合/014 三設計藝術學研究的目標/014 1. 研究在設計實踐中的作用/015 2. 研究對積累設計知識的作用/017 3. 研究過程中建構起生活現實/018 4. 研究完善設計藝術學學科結構/019 四設計藝術學研究過程/020 1. 研究的五個階段/020 2. 以理論為主的研究過程示例/022 3. 以實踐為主的研究過程示例/025 第二章理論與研究/029 一理論的三個層次/030 1. 宏觀理論/030 2. 中層理論/031 3. 微觀理論/031 二理論的基本結構/032 1. 概念/033 2. 變量/033 3. 命題與論辯/034 三理論與研究的關系/036 1. 設計決定理論/036 2. 理論對研究的作用/037 3. 理論的建構與檢驗/038 第三章文獻回顧與選題/043 一文獻回顧的作用/044 1. 文獻回顧能系統地熟悉設計學科狀況及研究動態/044 2. 文獻回顧能了解一個設計理論的源流/048 3. 文獻回顧能了解當前設計理論的環境/050 二查閱文獻與選題確立/051 1. 在查閱文獻過程中確定研究選題/051 2. 在查閱文獻中集中論題/053 3. 在查閱文獻中掌握研究主題的構成/054 三查閱文獻的方法/055 1. 如何查閱設計的相關文獻/055 2. 以實踐為目的和以理論為目的的查閱方式/057 3. 設計文獻解讀與研究過程/059 第四章研究工作如何展開/063 一研究目標與方法/064 1. 描述性研究/064 2. 解釋性研究/066 3. 探索性研究/067 4. 改進性研究/069 二研究方式與方法/071 1. 縱向性研究與橫向性研究/071 2.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073 3. 歷史性研究與邏輯論證研究/075 4. 相關性研究與實驗性研究/076 5. 調查研究與田野考察/079 6. 個案研究與綜合性研究/083 三研究性質與具體方案制訂/085 1. 理論性研究/086 2. 實踐性研究/087 3. 研究方案的制訂/090 第五章定性研究法/095 一定性研究的策略/096 1. 實地實物,自然主義觀察/096 2. 當事人視角,參與式互動/099 3. 研究者作測量,語言分析模式/102 4. 審視長期過程,注重整體歸納/103 二定性研究三種范型/105 1. 草根理論/106 2. 藝術人類學/109 3. 闡釋學/112 三定性資料的收集、分析與檢驗/118 1. 定性資料收集與編碼/118 2. 定性資料分析過程與方法/121 3. 定性分析的檢驗/124 第六章定量研究法/129 一設計資料如何定量/130 1. 資料分類整理/130 2. 資料的轉換/133 3. 資料錄入與數據清理/134 二頻數分布和統計圖表/135 1. 頻數分布表/135 2. 百分比、比率與百分位數/138 3. 統計圖/140 三變量關系的分析/145 1. 單變量分析/145 2. 雙變量分析/150 3. 多變量分析/153 第七章歷史性研究法/159 一歷史、課題與語言/160 1. “歷史是設計的工具”/160 2. 歷史性研究課題的確立/162 3. 歷史性研究中的闡釋/164 二文獻、證據與評介/165 1. 現存文獻與實物證據/166 2. 記憶性證據與推論性證據/168 3. 多重證據與設計史評介/172 三歷史闡釋的四個中心/173 1. 以因果、批評為中心/173 2. 以精神、風格為中心/176 3. 以結構、文化為中心/178 4. 以敘述、想象為中心/181 第八章實驗性研究/187 一實驗的程序與類型/188 1. 實驗性研究的程序/188 2. 實驗室實驗與實地實驗/189 3. 教學性實驗與模擬性實驗/193 二經典實驗設計/200 1. 實驗組與對照組/200 2. 前測與后測/201 3. 自變量與因變量/202 三實物實驗與實地實驗/203 1. 從傳統物到現代物/203 2. 人、物、環境的沖突與適應/207 第九章調查研究法/211 一調查研究的概念、分類與過程/212 1. 調查研究概述/212 2. 調查研究的分類/215 3. 調查研究的過程/216 二抽樣方法與問卷設計/218 1. 基本抽樣方法及實例/218 2. 設計調查的問卷結構編排/222 3. 題目設計/225 三資料收集與數據處理/230 1. 自填問卷法/230 2. 結構訪問法/231 3. 數據錄入及清理/233 4. 設計調查報告的寫作/234 第十章田野考察法/239 一田野考察的過去與現在/240 1. 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歷史與方法/240 2. 設計田野考察的對象、目的和意義/244 3. 設計田野考察的三個階段/247 二田野考察生存策略/248 1. 精心策劃一份詳實的考察提綱/248 2. 認真選擇一個合適的考察地點/249 3. 依靠當地朋友、政府,深入民間結識新友/251 4. 抓住重點對象,追蹤深訪/253 三田野考察的方法及實踐/258 1. 田野考察的基本方法/258 2. 田野考察中如何凸顯“人”/268 3. 田野考察的民族志方法運用/270 4. 田野考察的比較研究法/274 第十一章相關性研究/279 一相關性研究的策略/280 1. 注重自然產生的聯系/281 2. 測量特定聯系的變量/282 3. 以統計方式分析變量關系/283 二相關性研究的二種方式/284 1. 從關聯研究構建設計理論/285 2. 從因果研究確定決定性因素/287 三相關性研究實例/289 1. 歷史文化村鎮空間結構的相關性研究/289 2. 數字藝術創作中多元視角及其與吸引力問題的相關性研究/293 3. 社會變遷與當代工藝定位的相關性研究/295 第十二章邏輯論證法/299 一什么是邏輯論證/300 1. 形式邏輯與論證邏輯/300 2. 邏輯論證的特點、結構與過程/304 3. 論證的充足理由原則/308 二邏輯推理與驗證/311 1. 演繹與歸納/311 2. 類比與假說/315 3. 證明與反駁/321 三邏輯論證的使用/325 1. 論證理論的框架/326 2. 以邏輯論證架構設計邏輯/329 3. 設計邏輯系統的建立/332 第十三章個案與綜合研究法/339 一個案研究的策略/340 1. 個案研究的特點與目的/340 2. 案例的選擇與篩選/344 3. 收集個案研究資料/348 二個案解析的方法/350 1. 闡述性案例分析/350 2. 結構性案例分析/353 3. 探索性案例分析/361 三綜合研究的方法/365 1. 案例綜合與方法綜合/365 2. 多重案例整合研究實例/367 3. 多種方法整合研究實例/371 第十四章撰寫研究論文/377 一論文與報告的類型/378 1. 設計研究論文的類型/378 2. 設計研究報告的類型/381 二論文的結構、步驟、提綱/383 1. 一般結構及步驟/383 2. 提綱撰寫法/385 三論文規范與基本要素/388 1. 題目、摘要、關鍵詞/388 2. 前言與結論/390 3. 圖例與圖表/392 4. 參考文獻、注釋、附錄/393 附錄一調查問卷示例/399 附錄二開題報告示例/403 附錄三課題申請示例/411 附錄四研究論文示例/420 附錄五學術研究規范/432 附錄六李立新設計學研究及治學方法訪談錄/435 后記(**版)/441 后記(第二版)/444
展開全部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增訂本) 作者簡介
李立新
1980年入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師資班,1998年畢業于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師從諸葛鎧先生,獲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東南大學研究生院,師從張道一先生,獲藝術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藝術學院科研處處長,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學科帶頭人,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美術與設計》版常務副主編,南京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江蘇省特色專業“藝術設計學專業”學術帶頭人,江蘇省精品課程《設計史》主持人。作者獲獎情況2011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前十卷)入選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工程”;2007年《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前二卷)獲首屆政府出版獎;2006年《設計史》獲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獎;2006年《設計概論》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6年《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三等獎;2005年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獎;1999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美術學學術論文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一、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六朝設計史》(主持);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設計價值論》(主持);三、江蘇省教委文科項目:《江南彩衣堂裝飾藝術研究》(主持);四、江蘇省社科九五規劃重點項目:《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承擔);五、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工業藝術學》(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