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1934-1945-《自然》百年科學經典-III-第三卷(上)-英漢對照版(平裝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580731
- 條形碼:9787513580731 ; 978-7-5135-807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34-1945-《自然》百年科學經典-III-第三卷(上)-英漢對照版(平裝本) 本書特色
《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平裝版)第三卷上(1934-1945)》是一套自然科學論文精選集中的一卷,收錄了國際綜合性科學期刊《自然》從1934年創刊到1945年期間發表過的經典科學論文78篇,這些文章由《自然》雜志主編遴選,由《自然》雜志的資深編輯為每篇文章撰寫編者按,并由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翻譯成中文并審訂。全書通過原汁原味的科學論文,回顧了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天文、地球科學等)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1934-1945-《自然》百年科學經典-III-第三卷(上)-英漢對照版(平裝本) 內容簡介
《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是國內一套英漢雙語對照版的《自然》論文精選集,匯集了自《自然》雜志1869年創刊以來近150年間自然科學各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天文、材料、基礎醫學、地球科學等)的重大發現和發明。每篇文章均配有由《自然》雜志編輯撰寫的簡短導讀,中文譯文由國內各領域的專家審稿把關。與此前世界范圍內曾出版過的各種《自然》論文選集相比,本套叢書涵蓋時間跨度廣,所選篇目多。《百年科學經典》第三卷收錄了1934年~1945年這段時間內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經典論文,共計139篇,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論文的內容涉及當時歷史背景下的許多科技進展。其中核物理進入了一個空前的飛速發展階段:1934年費米研究中子轟擊元素而引發的放射性隱含了持續核反應發生的可能性;1934開始,由于重水在核反應堆中存在潛在的應用價值,重水的生產成了當時各國關注的焦點;1939年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現了核裂變現象,*早的核武器就是基于鈾核裂變制造而成的;1942年,費米建立了*個鏈式裂變反應堆,正是這些理論研究開啟了人類掌握核能源的大門。在這段歷史時期,生物、化學、天文和地理等基礎學科及眾多交叉學科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青霉素的作用機制,病毒的本質和機理,液晶的性質,星云紅移的解釋,地磁場的成因,電視的發展……無論是原子彈還是青霉素,無論是病毒還是合成金屬,這些科學研究在戰爭爆發之前,還都處在試驗探索階段,然而戰爭一來,各國都集中了大量資源和科學家加快了研究進程,使得重大研究發明接踵而至。《〈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第三卷在帶我們回顧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科學進展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科學作為一柄雙刃劍,在社會的進程中起到的雙重作用。
1934-1945-《自然》百年科學經典-III-第三卷(上)-英漢對照版(平裝本) 目錄
1934-1945-《自然》百年科學經典-III-第三卷(上)-英漢對照版(平裝本) 相關資料
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版過如此大部頭的《自然》雜志的科學論文精選集,這套選集將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科學史研究甚而近現代社會發展研究的第一手資料。——英國著名的科學和科普作家、《自然》雜志顧問編輯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 在《自然》上發表的是新穎的、創新的、對世界確實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文章。這不僅對推動新一代的人思考問題,產生新的思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學科交叉中有重大的發現。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縢吉文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國外的一些出版單位合作,把《自然》一百多年來出版的論文的精選部分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可以幫助讀者追蹤自然科學發展的軌跡與脈絡,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和對于科學方法的認識。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新智 經過嚴格的、高水平的英文翻譯,再經過嚴格的審校。能幫助我們對一百多年科學發展的歷史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 尚仁成 外研社推出的這套《〈自然〉百年科學經典》是國內第一部以英漢雙語對照形式出版的《自然》雜志經典論文選集,薈萃了《自然》雜志自1869年創刊以來最具開創意義、最具影響力的經典科學文獻,并將這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原始文獻原汁原味地呈獻給中國讀者。雙語對照的形式不僅可以使讀者領略文章的原貌,也更加便于中國讀者閱讀不同專業領域的文獻,擴大受眾群體,促進不同文化、不同專業領域之間的學術交流。 這套叢書收錄的科學文獻大部分是原創性的科研論文,另外也有少量綜述、新聞快報和通訊評論等。通過縱覽這些篇目,讀者既能從微觀上欣賞優秀科學家在處理具體問題時的超凡智慧,又能從宏觀上了解各個學科領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總體概貌。 此外,該叢書還特意安排了幾組系列文章,以展示真理的探求者們圍繞同一論題進行的學術爭鳴。從這些嚴肅的科學爭辯中,讀者將感受到碰撞迸發的思想火花和收獲背后的艱辛探索。 叢書的編者為每篇文章都精心撰寫了簡短導讀,這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全文大意,而且也可以為讀者展現當時的研究背景,引領讀者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去感受這些非凡科學研究所蘊含的價值。 ——新華網信息
1934-1945-《自然》百年科學經典-III-第三卷(上)-英漢對照版(平裝本) 作者簡介
(英)約翰·馬多克斯(Sir John Maddox),《自然》雜志前任主編,著名物理學家,兩度擔任《自然》主編達23年之久。(英)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bell),《自然》雜志現任主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獲得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威斯特費爾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萊斯特大學獲得上層天體物理博士學位,并在萊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路甬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水力機械專業畢業,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機械系液壓氣動研究所研修,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